APP下载

政府投资综合管廊的决策分析

2019-05-27许兰森

城乡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管廊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 许兰森 汤 旭 刘 进 牟 翔

一、政府投资综合管廊建设现状

为了解我国目前综合管廊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于2018年对全国部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进行调研,项目涉及23个省市自治区,涉及76个管廊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总长度约1060公里。详见表1。

表1 调研综合管廊项目分布表

调查基本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 调研项目投融资模式分析表

从表2可以看出在综合管廊建设投资方面,政府出资建设的综合管廊项目占调研数量的比例达90%,项目投资总额比例更是达到95.68%,政府投资建设模式在管廊建设方面处于绝对的优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综合管廊建设一次性投资昂贵,短时间难以取得经济效益。二是各工程管线主管单位不同,权属单位众多,难以统一协调管理。三是后期运营管理难度大,管理不善易出现安全问题且运营管理费用较高。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有关要求,政府投资资金只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原则上不支持经营性项目。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符合政策规定的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出资建设模式的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能够有效防范项目的投资建设风险。二是能够保障为管线单位提供服务的稳定性。三是降低了管线单位的费用支出。四是保证政府对综合管廊的控制,所有权归属非常明确。为降低工程造价,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一般同步于城市道路建设,不便于分期建设,投资规模较大,政府出资建设势必会加大财政负担,所以政府出资(全额投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PPP模式等)建设综合管廊必须经过国家投资主管部门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调节、满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符合政府投资范围和政府投资目标,作出是否投资建设项目的决定。

二、管道直埋与管廊敷设方式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一)管道直埋方式成本

工程管线传统直埋方式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内总的成本可以表示为:

通过各管线行业实际调研情况,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100年)内各种管线以直埋方式出现的重复敷设次数为:电力管线2次(每30年更新一次),通信管线4次(每20年更新一次),给水、中水、燃气3次(每25年更新一次),污水2次(每30年更新一次)。

(二)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成本

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总成本:

综合管廊日常维护成本包括运行费、维护及检修费、大中修费等,而分摊到各入廊管线单位的日常维护费还需考虑利润率、对附属设施的使用强度、在管廊中的空间占比等。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三)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经济分析

将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总成本T2与各种管线采用传统直埋敷设产生的总成本T1进行比较,可以从经济效益方面判断管廊项目是否可行,对某一类管线也可以通过管廊全生命周期的经济分析,判断由传统敷设变为进入管廊是否经济,为管线单位决策是否入廊作为参考依据。

三、综合管廊建设政府投资经济效益分析案例

本文以某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为例,进行综合管廊与传统直埋敷设方式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内经济性比较,比较结果可以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综合管廊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总长度50.7公里,入廊管线为给水、电力(110kV及10kV高压电力)、通信、中水四类管线,规划道路采用矩形双仓(长度30.6公里,净空7.5m×3.5m),现状道路上采用拱形三舱(长度20.1公里,净空7.8m×6.35m)。

上述计算仅考虑了项目直接费用部分,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内采用传统直埋敷设直接费用支出为105.82亿元,管廊形式直接总费用支出129.89亿元,费用支出增加了24.07亿元,增加比例22.7%。

表3 管线全生命周期支出费用表

表4 管廊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表

对管线权属单位,除中水管线在管廊全生命周期内总支出费用有所增加外,其他各类管线(电力部门统筹考虑10KV和110KV两类,成本降低2.05%)都是降低了支出,总成本降低比例达到10.7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外给水、燃气等介质输送管道的入廊也可以大大降低管道漏损率,提高有效供给,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5年)统计,2015年重庆供水管道共为13803.80公里,年漏损量为14122.53万立方米/年,折合约10231m3/(km·年),据此计算给水可减少损失4.09万元/(km·年);天然气管道共为20051.24km,年漏损量为13247.70万m3/年,折合约6606.7m3/(km·年),据此计算燃气可减少损失1.255万元/(km·年)。

对政府投资部分,在管廊全生命周期共支出直接费用34.41亿元,财政资金转换为固定资产,考虑高压电缆下地产生的土地释放及增值(以2017年土地成交均价为641.64万元/亩计算,土地释放收益可达47.32亿元),对于政府投资也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从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分析考虑,项目具有可实施性。分析案例为较为极端情况下的现状道路占比高,导致建设成本大幅度提高,若管廊与道路同步建设,工程投资降低,经济效益将会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管廊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团队介绍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