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2019-05-27李晚莲高光涵
李晚莲,高光涵
(湖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1]。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2]。我国近年来突发事件数量增加,事件类型多样化。突发事件的频发和不确定性加大了政府的危机管理难度,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互联网因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广泛性等特点成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成为突发事件中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3]。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有效引导、精准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有利于解决突发事件并缓解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目前,学界缺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缺少对研究总体态势的系统勾勒和图景研究。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演化和趋势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文献计量法是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某专业学科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Citespace是采用较多的文献计量工具[4],其使用由德雷克赛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的Java软件,于2005年问世[5],利用共词分析原理[6]识别文献数据将其演化动态和研究热点可视化[7]。近年来,Citespace被各学科的学者们广泛关注和使用[8]。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从文献作者、机构、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热点及其未来趋势。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研究数据来源,选择知网网页中的高级检索,设定检索条件为“主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来源类别设定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共检索出文献349篇,剔除不符合标准的论文数据后,最终获得223篇有效文献。将文献标题、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等数据导出为Refworks格式纯文本分析,并进行转码处理,形成样本数据库。
二、文献相关统计及知识图谱分析
(一)文献时间及数量分布统计
根据知网导出的文献数据,利用Excel绘制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文献年代分布图(见图1)。2009年发文量仅为1篇,2010-2014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研究不断涌现。2015年至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处于稳定状态,发文量变动较小,但总数偏少。
图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二)文献的作者分布
通过对研究文献作者的计量分析发现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学者共10位,占总发文量的27.8%,这些学者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核心作者。其中,张玉亮和兰月新发文量高达16篇,张玉亮的研究前期聚焦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研究[9-11],后期聚焦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和治理[12-14]。兰月新是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学者,他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模型的构建[15-16]和网络谣言传播和治理[17-18]。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发现,超过2/3的学者都与其他学者有合作关系,但存在部分发文量较高但无合作关系的学者,未能形成研究网络。
(三)文献的机构分布
对研究文献的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第一,跨校跨区域机构合作,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之间的合作。第二,校内机构合作,主要表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和人文学院之间的合作,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和应急管理学院之间的合作。第三,地区间机构合作,主要表现为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与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之间的合作。同时,通过统计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机构发现研究的核心机构有其固定的研究团队,且大多数为跨学科机构合作,有利于促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但仍存在部分发文量较多但合作较少的机构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发文量都达到16篇。
(四)文献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是能够反映文献内容的值得信赖的指标。将Citespace的Node types设置为Keywords,同时将阈值项中的“TopNper slice”设定为50,生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其中网络密度为0.067 1,表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集中度较高。Nodes为43个,Lines有59条,字体大小代表着该关键词频次出现的多少,各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越多代表它们间的联系越紧密。从图2中和关键词频次排名前20统计表(见表1)中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网络舆论、非常规突发事件、意见领袖、公共危机、系统动力学、信息社会、舆情应对等是频次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且处于图谱的中心位置。
图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频次统计表
2.关键词聚类分析。在对关键词进行图谱绘制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选择“Clustering”,得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见图3)。其中,模块值ModularityQ=0.57,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0.7493,Q值>0.3,说明网络划分出来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Q值越大表明网络的聚类结果越好,平均轮廓值>0.7,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19]。从图3可以看出,其前沿标签分别为非常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舆情事件、信息社会、网络舆论、预警等,这些标签代表了研究领域的前沿视角[20]。
图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综合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统计、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以及文献数据的摘要分析,可以将现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热点主题总结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表现形式、预警、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
三、研究进展
(一)研究热点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研究,如“意见领袖”“网民”。一是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的研究。通过对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观点变化和引导作用的研究[21-22],证实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和引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民的研究。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民的行为演变[23]、情绪演化[24]、关注度区域分布[25]等进行研究,得出网民行为演变、情绪演变和关注度区域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有利于舆情管理部门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表现形式的研究,如“网络舆论”“网络谣言”。一是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络舆论传播特点、传播机制[26]和引导策略[27]的研究分析,为政策取向、应急策略等提供建议。二是对网络谣言的研究。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对于网络舆情具有影响作用,通过建立网络谣言危机预警模型[28]和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影响模型[29],发现有效监测和治理网络谣言有利于减轻民众的恐慌情绪,更有利于对突发事件的解决。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研究,如“预警”“指标体系”“信号分析”。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展开了研究(见表2)。一是基于不同触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研究,学者们基于暴恐突发事件[30]、旅游突发事件[31]、电网突发事件[32]、群体性突发事件[33]等不同的触发事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或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建构。二是基于不同技术方法的网络舆情预警研究,如大数据分析[34]、Web挖掘[35]、信号分析[36]等,将这些技术融入到预警机制中,搭建更有效率更科学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体系。
表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文献分析
4.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研究,如“舆情应对”“舆情治理”“应对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舆情引导和政府应对两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应对策略展开了研究(见表3)。一是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策略研究。学者们分别从舆情演化阶段[12,37]、舆情关键节点识别[38-39]和舆情导控主体[40-41]等角度出发,运用危机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网络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理论和方法针对不同舆情阶段、不同舆情节点、不同舆情主体提出不同的舆情引导策略。二是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策略研究。学者们从涉警事件[42]、高校群体性事件[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4]等不同类型的触发事件角度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策略。另外,还有学者分析了微信[45]和微博[46]两大网络平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针对网络平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策略。除此之外,也有学者结合国外经验对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47-48]。
表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文献分析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数据文献所选取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仿真分析(见表4)。一是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危机过程管理理论[12,49]、利益相关者理论[50,51]等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40,52]。二是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舆情结构[53]、舆情传播路径[54]和舆情关键点识别[38]等内容进行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30,55]构建指标体系。三是仿真分析方法,学者们运用系统动力学[24,56]、BP神经网络[28,57]、传染病传播模型[58-59]等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研究并展开仿真分析。
四、研究演化与趋势
(一)研究演化分析
通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时间分区图谱(见图4)分析,可将突发事件网舆情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归纳梳理。
第一,研究探索阶段(2009-2010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主要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非常规突发事件”“预警”等。这一阶段的研究多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内涵和特征等理论研究。2008年,国务院发改委颁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2008年第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通知》,提出成立信息内容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来研究网络舆情预警技术,把舆情预警放到了保障信息安全的突出位置。学者曾润喜等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一文里,将网络舆情预警融合到突发事件情境中,同时他指出预警是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60]。随后涌现出许多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和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图4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时间分区图谱
第二,研究发展阶段(2011-2014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主要为“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舆情应对”“网民”“高校”等。网络舆论是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的转化这一观点得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学者们的认同,2012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管理机制,因此学者们将网络舆论作为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同时,该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如网民、意见领袖等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舆情主体的研究逐渐增多。另外,陈强等指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扩散速度快、破坏性强和舆情主体同质性强等特征,因此要加大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61]。
第三,研究深化阶段(2015-2018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主要为“系统动力学”“网络谣言”“新媒体”“应对机制”“舆情治理”等。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新媒体时代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要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互联网的治理。这一阶段,不同的学科将学科范围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前沿理论融入到突发事件网路舆情的研究中。从管理学角度,将治理理论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融合,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将沉默的螺旋理论融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等研究的出现,对于舆情传播和引导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利用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的研究逐渐增多,学科交叉融合现象显著。
(二)研究趋势分析
通过对上述知识图谱的热点和研究演化路径分析,笔者认为未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高校是网民密集度高的区域之一,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征。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又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重要的参与群体和影响群体,负面舆情的扩散将会影响大学生正面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规律和演化等研究尤为重要,是未来研究热点之一。
2.突发事件非理性网络舆论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负面舆情具有更强的危害性和影响力,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等,这些负面舆情可统称为非理性网络舆论。突发事件中非理性网络舆论的生成和扩散会影响突发事件的解决,及时阻断非理性网络舆论能够使政府掌握解决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因此,未来利用沉默的螺旋、集合行为等理论研究非理性网络舆论生成原因、扩散规律和引导策略等的研究将会增加。
表4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方法分析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一是舆情演化机理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复杂性,已有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研究比较模糊,因此理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二是演化过程中的多主体博弈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如利益相关者理论或模型构建如系统动力学建模等途径对演化过程中多主体参与进行分析,得出各主体在不同舆情阶段的策略行为,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提供理论借鉴。
4.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采取治理措施是重要且必要的,但是目前的治理仍存在法律规制缺失,网络干预内在悖论等困境[2]。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研究趋势将会朝着利用善治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多元协同治理、整合性治理等公共管理学科理论和利用大数据、网络技术等方法来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五、结 语
既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核心研究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表现形式、预警、应对策略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分析,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实践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在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学科交叉、理论体系丰富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今后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各机构、各作者之间的合作,注重不同学科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分析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不断丰富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理论体系,更好地解决突发事件,维护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