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原则

2019-02-16赵绥生

关键词:教科书哲学马克思主义

赵绥生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重构问题的提出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独特方式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对形形色色哲学派别的批判与论战中创建起来的。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刻意整理出一个自己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面对这位思想巨人身后留下的浩如烟海般的著作和手稿,后人只能在解读马克思文献的基础之上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即斯大林时代形成的苏联教科书体系,对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解读,实际上又直接受到列宁解读的影响[1]。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虽然几经修改,但基本上是前苏联教科书的翻版,始终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教科书藩篱的束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如卢卡奇、利辛等人,曾对苏联教科书大胆提出质疑,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体系没能准确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遗憾的是,这一挑战苏联教科书权威的学术思潮后来被压制了下去。在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下,我国哲学界终于开启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持续深入的反思。许多有创见的中国学者认识到苏联教科书体系实质上是在用陈旧的本体论哲学模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未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进行体系重构的问题。1990年前后,高清海、辛敬良、肖前等教授主编的几本带有探路性质的哲学教科书面世,在尝试突破苏联教科书束缚、展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本质特征方面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些探索对推动旧哲学体系革新方面的作用依然有限,因为直至今天,在我国高校统编教科书中,除了增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个小标题这样很小的篇幅来阐述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外,以本体论为基本框架的旧教科书体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二、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重构原则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版的几种尝试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教材成果,其影响与推动作用之所以有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在一本教科书的有限容量之中,如何在内容方面合理取舍,在结构方面体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从而准确、全面、概括性地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华,难度很大,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显然是不现实的。何况,对马克思这位思想巨匠文献的解读,还需要多代学者接力整理挖掘,攀登这座人类有史以来最辉煌壮丽的思想巅峰异常艰巨。单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出版而言,我国编译的中文第一版共50卷,耗时30年,于1985年出齐。目前正在进行的中文第二版,由中共中央编译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编译,计划到2020年出齐70卷。这些编译出版成就依据的是国外研究者已经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手稿的整理出版成果。而全世界的研究者何时能够彻底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与手稿的整理与研究,最终出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显然无人能够给出时间表。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重构,面临许多理论挑战,尝试性质的教科书不可能一次把诸多理论难题全部攻克,新构建的体系存在内容不完善、观点不彻底、解读不到位、结构不合理、表达不充分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憾是难免的。无论如何,体系重构探索的先行者们的理论勇气值得高度肯定。其三,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由中宣部、教育部确定,中央政治局审定,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统编。为慎重起见,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以前,是不会轻易替换旧教科书的。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笔者以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忽视,那就是这些教科书在尝试重构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之前,对于体系重构中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尚未完全梳理清楚,导致出现观点的摇摆,或者认识与表达不彻底等问题。笔者认为,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是全面确立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将直面体系重构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确定新体系要达到的目标,明确理论突破的方向和突破的重点,明确相关重大理论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这些涉及到体系重构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旧教科书体系的主要局限性有哪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引起的革命性变革到底是什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本质特征?新体系如何凸显这些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与传统哲学的区别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到底是什么?新体系需要阐述的基本观点以及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有哪些?确定新体系合理的理论起点及逻辑结构的依据是什么?……只有把这些相关重大理论问题梳理清楚了,才能为体系重构提供系统而明确的指导思想,使体系重构工作沿着正确而清晰的思路推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最高主题,以人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命题的原则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发了一场哲学领域革命的话,那么这场革命的根本性质体现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是什么?它与以往哲学主题有何区别?它有没有一个最高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重构首先需要梳理明白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变革,最重要的就体现在其哲学的主题发生了转换——从传统哲学的“物”转换成了“人”。古今中西方哲学,历来关注的最高问题是世界的本原,即宇宙的本体问题。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始把这个问题确定为“第一哲学”,自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哲学范式。追问宇宙万物之源即那个最高的存在,成为历代哲学家的宿命和哲学的“永恒主题”。这种哲学样式的产生有其历史合理性,它是古代人类渴望认识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了解宇宙万物产生与形成,渴望明白是否有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主宰世界、主宰人类命运等这种困惑心理的集中反映。笔者绝不赞同哲学起源于人类好奇心这一名言古训,任何时代的哲学都是对人类思想困惑或者价值观澄清等时代精神问题的回应。远古时期宇宙万物的起源问题,包括生命是谁赐予的、人的命运是谁主宰的等这些问题,是直接关乎人类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困惑。因此,宇宙的本体问题成为哲学长期关注的首要问题不足为奇。到了近代,哲学的主题发生了认识论转向,极力引导哲学跳出本体论哲学范式,但是人的主体意识尚未觉醒。近代杰出的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创立了唯物主义人本哲学,首次明确地把人作为哲学关注的核心,开启了哲学主题由物向人转换的尝试。但遗憾的是费尔巴哈缺乏科学的历史观理论指导,缺乏科学的思维方法,他眼中的人是远离社会关系的单个人、抽象人、从古到今一成不变的现成人,这个致命的理论缺陷决定了在费尔巴哈人本哲学框架内,不可能构建起真正的关于人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克服了费尔巴哈抽象人的缺陷,扬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把哲学关注的目光聚焦到现实的人上来,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与生产实践出发还原人类自身及其社会的发展历程,以揭示人类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规律和途径为己任,把探索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过程与实现路径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根本宗旨,用科学的历史观理论第一次解开了人类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部规律与秘密,最终使社会历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有没有一个最高主题?有没有一个最高命题?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哲学的主题由物转换成了人,它的最高主题就是人,最高命题就是人类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界、社会以及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的错误,不仅在于它依然落伍地把哲学定位于“科学的科学”,企图让哲学承担起所有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这一不合理功能,而且错在它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焦点引导到人之外的世界,去关注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却恰恰不是去关注人自身及其发展规律。在这一错误观念主导之下,传统的教科书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出发,构建起一个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理论框架。进入唯物史观部分则从社会存在与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出发,这种哲学强调自然界的先在性、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与统一性,强调社会存在而忽视人,强调社会基本矛盾而忽视人的需要与利益、人的自我实现与发展,强调人的阶级性而忽视对人的本性和本质的研究,其结果就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见物不见人”,以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以来蒙受西方哲学界“人学空场”的批评与责难。以苏联教科书为代表的旧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曲解与误读,就在于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丢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被抹杀、遮被掉了[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无误地宣称他们哲学的主题与实质: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命题与本质特征就是关注人类解放与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最基本的特征和价值取向,它是与传统的本体论截然不同的全新哲学思维方式。因此,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重构的一个重要标准或准则,就是看新体系是否自始至终把人这个最高主题凸显了出来,是否把人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最高命题确立了起来。

(二)确立实践思维模式,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本理论框架的原则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变革所在,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是全方位的,但是如果要用简短的两句话来高度概括其变革最重要特征的话,那么,第一是人的主题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最高命题的确立;第二是实践思维模式与实践唯物主义理论范式的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和最高主题,继而以实践思维模式与实践唯物主义理论框架作为基本的分析、解释工具,成功地解开了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自我发展、自我解放的内在规律与秘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强调唯物史观的根本特征在于实践思维模式,根本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是实践。因为他们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一个重要秘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必须从实践出发去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社会矛盾、社会规律。“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3]22马克思独具匠心创造的这种实践思维模式,把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作为历史观察的基本线索和分析工具,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实践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就相应地展开到什么程度,社会制度就相应地演变到什么程度,人的本质也就相应地被改造到什么程度,人的自由和解放也就相应地到达什么程度。正如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的:手工磨产生的只能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而蒸汽机产生的必然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6马克思独辟蹊径用实践唯物主义作为观察视角和分析工具,从生产劳动中找到了打开历史秘密的锁钥,把社会历史的演进、把人的本质和秘密、把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归结于实践,从而科学地指出了人类解放与走向自由的途径。

实践思维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具。“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3马克思主义全新的实践思维模式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从社会实践即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出发去解剖历史、解释历史,最终真正把握到了历史发展的脉搏,使科学的光芒第一次照亮了历来都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混乱不堪的历史观领域。离开了实践思维模式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框架,就背离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真谛,抽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必须忠实地再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思维模式,自始至终把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根本理论框架贯彻到底。

(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的原则

苏联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严重曲解,是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按照这种观点,马克思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而后才创立了唯物史观。这是一个无视历史事实的低级错误。无可争辩的事实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首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被公认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早期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

传统教科书从“运用说”出发,按照“两个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加历史唯物主义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体又分为四个板块:即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历史观成为虽然有联系但又相对独立和并列的四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的地位和价值受到极度挤压,不仅只是“四分天下有其一”,而且被置于哲学体系的最后。这一体系从离开人的生存环境和实践活动的“抽象物质”出发,以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为起点,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以传统本体论为基本框架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4]。而本体论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漠视人的价值与人的生活意义,把哲学引入玄而又玄纯思辩的经院哲学死胡同。这种经院哲学到了近代欧洲被终结,因为哲学家们终于意识到,无数哲学家们苦苦追寻两千来年的“最高问题”,即那个“终极存在”,却是一个超出人们思维能力的问题,压根就不该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由此近代哲学掀起了一场“拒斥形而上学”即抛弃本体论范式的哲学变革。本体论范式把哲学带入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玄而又玄的思辨哲学歧路,丧失了哲学应有的人文关怀精神,这种哲学被抛弃、被终结是哲学觉醒进步的必然。而苏联教科书重拾被摒弃的本体论哲学范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对近代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变革都是一个巨大的倒退,以这种落后的范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南辕北辙,谬之大矣!

恩格斯盖棺论定评价马克思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有两大发现,其中第一大建树就是唯物史观的创立。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彻底摒弃“运用说”,承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首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奠定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不朽地位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关注的主题并不是旧唯物主义那种人之前人之外存在的抽象“物质世界”,认为撇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和具体的社会条件来讨论“抽象物质”和“存在”毫无意义。因为“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5]7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再聚焦于世界的本体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而是关注现实的人及其自我发展、自我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重构必须挣脱传统教科书的“抽象物质”束缚,摒弃本体论范式,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而不是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把它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陪衬和附属。学界有人认为马克思一生就创立了“一个主义”,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严密而又统一的思想体系[4]。笔者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四)以“现实的人”为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主题与实践思维模式的充分展现、关涉其整个理论体系合理性、关涉准确体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逻辑的重大问题。苏联教科书体系“抽象物质”逻辑起点的失误教训,也警示我们选择逻辑起点问题须严肃审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探讨,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主要观点:以自然人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劳动为逻辑起点;以实践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存在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基本矛盾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人和劳动二位一体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人和人的需要及劳动三位一体为逻辑起点;以需要与物质利益为逻辑起点[6]。

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起点应考虑三个维度:第一,该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与思维逻辑;第二,该逻辑起点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合理展开;第三,该逻辑起点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的凸显。以这三个维度为坐标,我们能够选择的唯一合理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

首先,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奠基性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确立人的最高主题,其前提必须建立在对人的本质、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没有对人的正确把握,就不可能确立人的主题,没有对费尔巴哈人本哲学的超越,也就没有唯物史观的创立。此前关于人的认识上,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无一例外地陷入抽象人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费尔巴哈虽然把握到了历史的真正主体,但正如马克思所讽刺的那样,费尔巴哈心目中的人是从上帝那里来的,这种超越现实社会关系不食人间烟火的抽象人,不是历史中存在的人,从这种主观想象的人出发,不可能真正认识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超越前人,超越费尔巴哈人本哲学,第一次真正把握到人的本质,建立起科学的人学理论,进而创立唯物史观,关键就在于其实现了从抽象人到现实人的飞跃,而实现这一飞跃的关键,就是以现实生活中走出来的人替代从上帝那里走出来的带着光环的人,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现实的人的范畴,“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7。正是站在现实的人这个范畴基础之上,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即人性归结于社会关系的总和,归结于生产实践,科学地解释了人的本质是后天社会现实关系、社会现实环境的产物。说明了人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即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性也就相应地被改造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是抓住了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实践活动,第一次解开了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规律的秘密,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最终确立起唯物史观人的主题。

其次,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明确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再宣称:“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8唯物史观“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5]73。“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属于18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3]69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既然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那么研究社会历史就必须高度关注历史主体及他们的历史活动。“只要你们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你们就是迂回曲折地回到了真正的出发点。”[5]147

再次,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合理展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逻辑起点的范畴,还需要尽可能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它符合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逻辑现实;其次,它的内涵应该尽可能简单,不需要依赖其他范畴解释它,没有复杂的关系需要阐述它。有不少学者认为: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唯物主义,理所当然应该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殊不知实践范畴内涵太丰富、太复杂,诸如实践的主体及特征、实践的客体及特征、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形式及其历史展开、实践的内容、实践的动力与目的……可以看出,实践不是历史发展的原点,它的内涵和外延已经非常丰富,需要用其他复杂的范畴与各种关系来阐释,所以它不适合作为逻辑起点。而现实的人这个范畴内涵最简单,当人类开始他们的生活时,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无须复杂的解释,他们唯一的愿望和动机是维持生存。为了生存,首先需要获取衣食等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于是第一个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实践应运而生。生产劳动实践必然引起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时引起各种社会关系产生,由此引发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生产实践的发展迟早会导致剩余劳动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于是,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国家等政治现象水到渠成地出现,由此引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现实的人出发,一切历史现象都可以得到顺理成章的展开和合理解释,人们据此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整个历史的巨轮是如何被徐徐撬动并不断加速前进的。

最后,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有助于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围绕着人的自我发展来解读历史,才能更充分地确立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突出马克思哲学的主题。

(五)以人为核心,以历史主体自我解放和自我发展为主线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最大区别,是其博大宽广的人文关怀精神,它不仅仅关注无产阶级的解放,更关注全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7]423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人文关怀的最高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一个伟大功绩,就在于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马克思研究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其根本宗旨在于人,在于揭示人类自我发展、自我解放、最终到达自由而全面发展境界的路径、过程和规律。“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7]53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而环境又是人的实践的结果。揭示社会形态演进规律,最终目的是要说明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创造社会,也改造着人自身,在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开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解放道路。传统教科书以五种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展示社会发展规律,缺陷在于它关注的重点是社会而不是人,它只有社会发展的观察视角,而缺乏更重要的人的发展的观察视角。科学人学理论是马克思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对人类思想宝库的巨大贡献,是唯物史观最精彩的亮点之一,但是在传统教科书中却没有丝毫地位。纠正传统哲学体系“人学空场”的缺陷,必须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基本线索和主题,体现人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也是人自身的塑造主体,人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演变,也推进了人自身的发展,充分体现社会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与发展史。在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时,不仅要阐述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而且要突出人的自我发展、自我解放这条主线,阐明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如何改造着主观世界。这就需要充分阐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建树,阐述人的本质理论、人性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自我生成的规律、人类生产劳动实践与人的自我解放的辩证关系。需要充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即从人的依赖社会、物的依赖社会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的过程与规律,充分体现出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而且是其归宿点。

(六)坚持利益分析方法,以经济利益为一切社会关系与社会现象根源和本质的原则

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的一个重大失误,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利益思想和利益分析方法的漠视。唯心史观把历史发展的动因归结为历史主体的意志,因为他们看到了每一个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思想动机。英雄史观就是这种思维的典型反映。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超越唯心史观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停留在人们思想动机的表层,而是进一步深究历史主体五花八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根源,即“动机的动机”。列宁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归结”,切中要义。马克思完成的第一个归结,就是把所有社会关系归结为经济关系,即认为经济关系是制约一切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的深层物质根源和基础,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是制约人们所有思想动机背后的最终动因。“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8]209经济关系是除血缘关系以外人类形成的第一种社会关系,因为原始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而不得不进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首先面对的是处理劳动产品的占有、分配等经济利益问题。经济利益制约着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社会的阶级、国家、法律、政党等政治关系,以及宗教、哲学、伦理等思想文化关系,都是随着经济利益关系而发展起来的,都是经济利益关系的直接或者间接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国家、宗教、民族等社会矛盾的共同根源和实质是经济利益矛盾。唯物史观把所有社会关系归结为经济关系,就是认为只有在经济关系中,才能使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得到合理性解释,这为人们认识分析全部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提供了正确思路和科学方法:“一切历史现象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同样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8]335

马克思指出:每个时代人们努力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离开了人类实现自身利益的愿望和目的,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不可思议的。传统教科书把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归结为生产力,但如果否认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就没有真正说明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历史发展的原生动力,正是人类对自身利益与自我发展的孜孜追求。人类为实现自身利益与自我发展,达到理想的生活目标,不断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生产力。而人类在新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又会产生更新更高的理想生活目标。人类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过程中,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地解决又不断地产生,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9]。“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一部社会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实现自身利益与自我发展的历史。

既然全部社会生活的根源都深深地埋藏在经济事实之中,所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以贯之地坚持从经济利益关系入手,去分析一切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的本质。利益思想构成唯物史观观察社会最基本的立场与观点,利益分析方法构成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最锐利有效的分析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重构,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和利益分析方法,必须充分肯定人类追求自身利益、追求理想生活的合理性,从而高扬起人的旗帜,把人视为目的[11]。

(七)突破“物质黑洞”,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统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则

传统教科书体系用陈旧的本体论范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回答世界本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场亮相的第一立场与第一观点,从抽象物质范畴出发,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中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样的理论框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两方面的曲解:其一,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偏离了人的主题;其二,它使人成为客观物质世界的被动反映者和被决定者,无知无觉的抽象物质反倒成了人的精神意识的决定者和制约者。这样一来,历史主体通过能动的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创造精神、创造智慧、创造才能、创造激情全被掩盖了,这与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精神相去甚远。

唯物史观超越旧唯物主义哲学,表现在它不再像旧唯物主义那样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离开具体的社会条件来讨论那个抽象的物质和最高的存在。它跳出主观与客观对立的思维圈子,代之以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这一转换带来了全新的哲学思维模式:在主、客体对立统一关系中,人被置于历史创造主体的地位,成为自然的改造者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牢牢地占据着对客体的主导地位,而物质世界则被视为历史主体实践的对象性存在。实践唯物主义认为,纯客观的、抽象的物质存在不是人生活的真实世界,而是把外部物质世界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来把握,即外部世界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已经转化为社会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12]自然是“历史的自然”,历史是“自然的历史”,自然和历史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4]。

传统教科书按照“运用说”,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人为地把存在与社会存在、意识与社会意识分割开来,这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思维相左。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维中,存在即社会存在、意识即社会意识,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来替代存在和意识这对范畴。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种社会存在,自然界作为人类实践的一种对象性存在,处处被打上人的改造印记,自然已经是“历史的自然”,所以自然界也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和历史性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而独立存在的物质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个“无”,即这样的自然界压根儿就不存在。而人类所有的意识都是社会意识。由动物意识升华为人类意识,是生产劳动推动的结果,所以人类意识的产生本身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而人类后天所有的意识、思想、精神均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体的,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理应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统领之下来一体阐述。

四、余 论

限于篇幅与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限理解程度,上述原则并没有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重构原则的全部。对这些原则研究讨论得越深入越细致,越能保证体系重构更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华。此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重构中几个笔者困惑的问题,还期待学界同仁赐教。

第一,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这是体系重构中学术界分歧很大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分歧焦点在于:历史唯物主义显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但是如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唯物主义基本立场与世界观的话,显然又难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该问题的另一个分歧焦点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否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另外还创立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在新体系中是否需要给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单独留出一定的位置?以笔者之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是内在统一的,历史观统领着自然观,自然观是蕴涵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之中的。无须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割为“两个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关于辩证法内容的取舍与安置问题。在新体系中辩证法三大规律、辩证法范畴等内容如何安排?传统教科书把辩证法三大规律、诸范畴与唯物史观完全分割开来,独立出一个“四分天下有其一”的板块——“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笔者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思想最精彩之处,在于与唯物史观浑然一体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对辩证法部分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表述体系,把辩证法思想与唯物史观紧密结合起来,把辩证法三大规律与社会历史运动规律紧密结合起来,以历史辩证法为统领,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思想和历史辩证法有机融合起来,而不是像传统教科书那样单独讲唯物主义辩证法,撇开历史辩证法不讲。

第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容如何安排的问题。我国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融入了较大篇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如属于认识论的实践论、矛盾论等思想。这涉及到我们到底要构建狭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广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偏重于狭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原貌。偏重于广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笔者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建的是一座宏伟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结构,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思想属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实践应用方面的解读,在理论构成的层面上讲是有区别的。那么把这部分理论放在什么位置才合理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难题。如果要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可以单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章来解决这个结构问题?

猜你喜欢

教科书哲学马克思主义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