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05-27刘竹
刘 竹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部位疱疹、黏膜疱疹、溃疡,部分患儿可能合并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有文献指出,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促进小儿手足口病的好转[1],我科室进一步探讨了小儿手足口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的具体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共11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5±1.5)岁;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龄(4.3±1.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可行比较。纳入标准:本组患儿均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均能够配合接受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需要接受手足口病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措施:①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儿伴有口腔溃疡,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清洁口腔,分别在进餐前后为患儿使用淡盐水漱口,对于不能配合漱口的患儿,可以使用康复新液口含。②饮食护理。受到口腔溃疡的影响,患儿口腔疼痛,进食能力减弱,护理人员需要尽量为患儿补充流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补充维生素、蛋白质,保持口味清淡。叮嘱患儿家长多让患儿饮温开水。③皮肤护理。使用阿昔韦洛软膏涂抹在皮肤疱疹位置,叮嘱患儿家长看护患儿,在涂药之后不要轻易乱动。保持患儿的床单、被褥清洁、平整。如果是尚处于婴儿期的患儿,尽量不要使用纸尿裤,防止红臀。④做好心理护理,让患儿感觉亲切,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为患儿播放音乐或动画片,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对于表现好的患儿可以通过小红花、小糖果来表示鼓励,获得患儿的配合与依从。⑤实施健康教育。科室新增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宣传栏,将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整理成册,发放给患儿家长。通过面对面教育、图片、视频等方式加强健康教育,使患儿和家长能够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流行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等。加强患儿和家长的预防意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手足口病治疗有效率。疗效评价标准:①无效:患儿病症未见好转,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②有效:3天内患儿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5天内皮疹消退、11天内病情痊愈;③显效:患儿体温和皮疹均在3 d恢复正常,病情在7 d内痊愈。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7 d左右的时间病症逐渐好转,但是由于部分患儿的体质较弱或是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可能会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死亡[2]。近年来,临床中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不断完善,但是从治疗效果来看参差不齐,研究认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可能受到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为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根据患儿的病情,实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由于患儿比较年幼,依从性比较差,护理人员注重加强心理护理,让患儿消除对医院的恐惧和不安的感觉,并通过小红花等方法予以患儿鼓励和表扬,获得患儿的依从[3]。另外,患儿家长在护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护理中专门针对患儿家长展开了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更加全面的了解手足口病日常护理的正确方法,提高护理有效性,结果可见,观察组患儿病症的改善时间更短,患儿家长也普遍对本次护理干预表示满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促进病症的改善,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