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应用
2019-05-25高倩倩
高倩倩
摘要:文章结合新闻采访实际情况,从多个层面总结了新闻采访技巧的应用,以期为今后更好的在新闻实践中应用新闻采访技巧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采访;新闻实践;采访技巧
新闻采访是最常见的新闻实践,这一活动最能体现记者的职业特征,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也称之为采访技巧,将这些技巧巧妙地使用,便是一个记者最宝贵的财富。在新闻采访实践中,需要熟练地采访技巧有很多种,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采访新闻技巧的应用。
一、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新闻现场
新闻采访要想成功,首先取决于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在采访实践中,记者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新闻现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记者在第一时间获得一手信息和独家信息,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新闻,赶往新闻现场以及做出反应的速度,决定着记者能否在第一时间获取独家信息。所以在新闻实践中,一定要注重新闻的实效性,尽最大可能在新闻现场遭受破坏之前就达到现场,同时,以最快速度开启报道模式。最新鲜的新闻信息,是吸引观众视线的关键,同时,还可以创造出“重磅新闻”,提高新闻价值。
二、熟练掌握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在采访实践中,记者首先要确定新闻采访的主题及访问的大方向,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和方向进行采访提问,并且有针对性地引导被访问者围绕主题进行回答,记者尽量不提与采访无关的话题,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必须要掌握的提問采访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正面提问
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一些正式的新闻发布会,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提问机会,在进行提问时,直奔主题,紧抓关键点,在专访重要人物时,正面提问只适合于性格外向或者是不抵触采访的人物,即便是这样,在进行正面提问时,也要掌握好度,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总的原则就是不能超越正常的交流范围,不碰触新闻的伦理底线。在采访时,心态要保持尊重和平等,立场客观,尽可能地不要使用带有歧视、侮辱的言辞,对于那些抵触采访的人物,尽可能地不要使用正面提问这一方式,以免让受访者产生警戒心理。
(二)迂回提问及引导性提问
对于那些抵触采访、不信任采访的受访者而言,使用正面提问会适得其反,所以说在采访实践中,对于这样的受访者,建议使用紧扣主题的迂回提问,尤其是那些社会新闻事件的中心人物,采访这些人物时,可以先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然后再慢慢找合适的切入点,别让受访者觉得切入主题的方式太唐突。采访的时候,尽量不要提新闻的关键点,要用积极引导的方式让受访者接受关键话题的采访。使用迂回方法,旁敲侧击,逐步引导。对记者而言,是对采访能力的一个大考验。
(三)其他提问技巧
在前文中介绍的这两种提问采访方法,是最常用的采访方法,除此之外,在采访实践中,还会用到假设提问法、激将法、错问法、设问法等提问采访方法,不管使用哪种,最重要的是记者提问的问题要保持一个度,确保自己所提的问题,既要达到采访的目的,又要反映出采访的主题。
三、在倾听中找线索
在采访实践中,记者要善于倾听,要专注于采访,对采访感兴趣,就倾听技巧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要听事件全貌
采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完整地了解整个事件,因此,记者必须要通过自己的采访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通常状况下,受访者也希望用采访的方式,将整个事件告知大家,新闻记者倾听受访者讲述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也十分有助于记者开展后续访问,倾听受访者的阐述,可以帮助记者加深对事件的认识,记者还可以从受访者的讲述态度中,通过观察讲述者的神情以及对整个事件的主观态度,然后结合记者自己对事件的实地采访,从中找到新闻的主线索和关键点。
(二)着重倾听受访者讲述的重点
可以将新闻采访理解成为记者和受访者二者之间的交流博弈,在采访实践中,记者的思维要高度集中,反应快速,对新闻的线索要高度敏感,要有很强的线索嗅觉,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倾听中提炼出最具价值的线索,记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总结出体现主题的价值信息,深入提升新闻采访的价值,体现采访的质量和深度。
(三)倾听代表性事例
新闻传播有着很强的大众性,而新闻事件则是新闻传播的关键表现方式。任一新闻事件,只要和采访主题有关,有很强的典型性,可以感动人们,记者都应提高对事件的兴趣,耐心倾听受访者关于事件的阐述。从某种角度而言,新闻采访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该过程要全面反映事件全貌,采访时,记者要多倾听,特别是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记者要善于用、典型的事件,传递某些社会价值观。除此之外,在采访中,记者还要善于倾听、分析那些有分歧的声音而不是害怕这些分歧,积极拓宽自己的思维,甚至还要特意挖掘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善于从分歧中寻找新线索,从而深化对事件的认知,让新闻采访更加有深度、有价值。
四、强化非语言符号的认识和使用
非语言符号,不以人的语言表达为语言符号,而是以视觉、听觉等信息获取方式获得的语言符号。采访实践中,常用的非语言符号有受访者的眼神、情绪、神态等,这些非语言符号往往更能展示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在采访实践中,记者要善于倾听受访者的话语,更要善于观察受访者的非语言符号,比如说受访者的表情、情绪等,记者要善于从这些非语言符号中提取有价值的线索,方便自己做出相应的判断。与此同时,记者也要善于用自己的非语言符号和受访者进行沟通,比如说:保持微笑、目光平等等。记者要善于将受访者的这些非语言符号进行转换,而后与受访者进行语言交流,语言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使用,可以让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交流更加完善、高效。
五、做好采访记录
在采访时,记者要结合不同的采访形式,选择相应的记录方式,另外,记者还要熟练一些记录的小技巧。通常情况下,常见的采访记录方法有心记、笔记、录像、录音等,其中最常用的记录方法有两种:心记、笔记,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简单的人物专访或是会议采访,在使用笔记时,要灵活运用,先是要深入理解受访者的阐述观点,抓住受访者的阐述重点,通常使用缩记法,在记录时,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前提是记录要有条理性,记录好新闻事件的发生的起因、经过、遇到的问题、涉及到的关键点,另外,记录的笔速要控制好。
六、做好求证核实工作
在采访时,新闻记者经常会遇到模棱两可、难以判断的情况,受访者可能会有意回避某些话题,或是对某些情节有抵触心理,这就需要记者进行进一步的核实,核实事件真相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尽量使用自然巧妙或者是任何受访者可以接受的形式进行核实。在进行事件核实时,既要牢记新闻报道的职责,还要充分考虑受访者的情绪,二者都非常关键,尽最大努力,让整个采访过程得以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七、总结
总之,记者要想让自己的采访更高质,就要在实践中认真学习、灵活使用采访所需要的技巧,有效串接新闻采访的每一个步骤,确保新闻采访的完整性和流畅性,让新闻采访的水平和质量都得到很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岚.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J].新闻传播,2017(04).
[2]张云凤.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
[3]于显亮.新闻采访中的倾听与提问技巧分析[J].新闻传播,2017(11).
(作者单位:潍坊日报社诸城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