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层级论在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应用
2019-05-25王蕊严波刘泓滨
王蕊 严波 刘泓滨
摘要:“思维层级论”认为在人们的生活活动,可以通过运用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精神六个不同层次进行描述、理解和分析,以了解其内在逻辑结构。具体在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各环节中,也能帮助指导教师和参赛者理清思路,利用竞赛契机,实现育人的核心功能。
关键词:思维层级论;学科竞赛
2011 年,教育部同财政部共同制定《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学科竞赛建设的内容,并认为大学生学科竞赛相关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培养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潜能、兴趣、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培养作用和意义。也就是说,开展學科竞赛目的,就是为了让参赛者通过经历备赛、参赛的一系列环节,成为心怀天下、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的国之栋梁。运用“思维层次论”理论来分析学科竞赛的各环节,不难发现学科竞赛“立德树人”的功能的科学性,从而为指导和完善学科竞赛带来新的思考和突破。
一、“思维层级论”内涵
(一)“思维层级论”的定义
“思维层级论”,最早由格雷戈里·贝特森提出,后由罗伯特·迪尔茨整理推出。它是大脑处理事情的一套模式,也是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表现分析系统。该理论认为,大脑在处理问题时一般都可以分为六个系统层次,即精神、身份、信念、价值、能力、行为和环境,这六个层次从环境到精神由低到高、由外而内排列。其中能力、行为、环境为低层(或外层),精神、身份、信念和价值为高层(或内层)。见图1所示。在人们的生活活动,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这六个不同层次进行描述、理解和分析,以了解其内在逻辑结构,即把困扰自己的复杂事情,放在不同层次的潜意识里面进行处理,从而使事情变得清晰,然后找到困惑的突破口和解决方法。
(二)“思维层级论”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精神,指自己与整个世界其他人、事物的关系,解决“还有谁?”(Who else?)的问题。精神层涉及人们对于自己人生意义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贡献问题,这些认识从深层次理清了人们的活动是“为什么”和“为谁”的问题,并为人们的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以及身份定位提供深层意义和目的。
第二个层次:身份,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解决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who am I?)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等问题,衔接“精神”层级。信念和价值观支撑着个人的身份定位”,即在某时、某地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做等问题背后的“我是谁”的问题。身份通过一系列具有优先次序的信念和价值观表现出来,而这些信念和价值观是由更大范围的技巧和能力支撑的,反过来技巧和能力又展示了特殊的信念和价值观。
第三个层次:信念、价值,指个体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并外化为自己行为表现的个性倾向性。解决“为什么?”(why?)的问题,体现在“哪些事情是重要、有意义的?”“事情应该怎样?”“为什么做(或不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哪些事情值得去做,可以得到或失去一些什么?”等方面。能力和技巧为环境中的各种行为提供支持,而信念和价值观则为技巧和能力提供动机和指导,决定了我们的处世态度,即我们为什么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特定的方式做事情。它强化和支撑着我们某种特定的行为或能力,并让我们对某事赋予不同的意义。它配合更高一级的身份层级,说明我需要有一套怎样的信念和价值。
第四个层次:能力,指人能否顺利完成某项活动任务及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解决“怎样做?” (How?)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如何做好这件事?”“还可以选择其它什么办法完成这件事情?”“可以怎样做?”“我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我掌握了什么技能?”等方面。这一层次涉及策略、技巧和能力,个体情绪控制能力,是个人在环境中用来指导行动的。
第五个层次:行为,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解决“做什么”(What?),具体表现在“做什么?”“做过程是怎样的?”“做法是什么?”“事情内容是什么?”“是否做了?”,行为体现了能力及其在现实中如何作用,即个体在环境中实际用什么行为方式来运作。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及能力方面制约行为的发挥。行为决定于个人的品性,个体的能力制约行为的效率。
第六个层次: 环境,即人和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邻里关系、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等。解决“何时、何地?” (Where and when?)等问题。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人们活动的条件和范围受环境因素决定。个体参与社会的机会越多,环境对其的影响也越显著。
(三)“思维层级论”层级之间的关系
“思维层级论”的六个系统层次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通常情况下人们按照从低到高、从外到内的顺序思考。低三层(环境、行为和能力)是高三层(信念、身份和精神)的现实反映。环境、行为和能力受意识主导,比较容易察觉与分析,层次越低,问题越容易解决,同时,低层次的问题亦容易在高层次里找到解决方法。相反,高层次问题则较难在低层次中解决。如果个体在处理问题时,能将六个层次贯通起来,则个体会身心一致,全力以赴地去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事情不成功,有压力或情绪,定是六层之中有不协调的情况出现。
把“思维层级论”用于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各环节之中,探索这六个系统层次在引导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对应的层级要求,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参赛中,心怀天下,树立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理想,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意识,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和参赛目的,利用环境资源,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具体操作和实施,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在完成竞赛的同时,完成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
二、思维层级论对学科竞赛的分析
(一)学科竞赛的实施环节
通常我们在参加学科竞赛时,都需要经历以下环节:选题(确定解决什么问题,选题是否有研究意义)——价值分析(需求分析、存在问题、哪些问题要来解决)——核心竞争能力(如何做、怎么解决问题,优势)——实施内容(做什么)——现有资源(团队人员的遴选、团队制度等)。“思维层级论”的六层次贯穿始终。
(二)“精神”与参赛目的和选题
几乎所有的学科竞赛目的和任务均与鼓励参赛者将所学运用到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有关。如2018年教育部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目的便明确 “鼓励大学生了解國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能力,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热血青春力量;培养学生敢闯敢创、敢于冒险、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精神”。这就需要参赛者在明确参赛目的和选题时,需上升到“精神”层级上做工作。一方面,理清自己的参赛的意义,是否兼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体现生命价值。另一方面,确定选题时,是否将自己所要做的项目与社会贡献相联系,推动社会的发展。在精神的高层级上做工作,是竞赛发挥“立德”功能的保障。
(三)“身份”与责任意识
“身份”在学科竞赛中体现在,参赛者通过与团队成员和老师的互动,无数次的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进一步了解“我是谁?”反思“我以什么样的立场和定位来做这个项目?”“我将以怎样的身份去成就自己的人生,服务他人?”同时树立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参赛学生能通过竞赛,小试牛刀,参与到国家、社会的各项事务建设中来,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有担当的一员,践行中国梦。
(四)“信念”与价值分析
在参赛过程中,参赛者一旦明确了选题方向,就需要对项目本身做需求分析,无数次的探寻“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做?”“项目的哪些点更有意义?更重要?更需要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信念、价值层级都在运作。指导教师可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可为或不可为”进行引导。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想要放弃时,引导学生再次明确比赛的意义和重要性,关注参赛过程本身带来的个人成长和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作用,而非仅关注外部的名次、荣誉、奖金等结果。坚持真善美的价值观,摈弃假大空。回归比赛的成长与育人本质。
(五)“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能力”层级体现在竞赛的核心竞争力环节,涉及参赛者已具备和可能发展的能力以及参赛项目具体怎么做来解决所提问题两个方面。参赛者已具备的能力和参赛中可能的发展能力有专业技能、自学能力、心理素养、团队合作和创新研究能力等。运用这些能力,参赛者可总结出项目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即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项目提出的问题,怎么解决遇到的困难,所选项目具备哪些优势和创新点。
在此环节,教授能力和方法最为重要,指导教师首先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适时调整指导方式,把以往关注知识的单项灌输,转变为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以学科竞赛为契机,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事、如何习得适宜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与团队合作。其次,将口头说教落到实际学习中,加强创新协同性人才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与力度,督促学生具体去操作去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非仅仅写个项目申报书。第三,利用比赛中碰到的问题和团队讨论、学习,提升参与者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解决突发事件等综合能力,实现参与者的成长成才。
(六)“行为”与实施
“行为”是具体做什么,也就是在备赛、参赛过程中具体怎么实施。有了理念和能力,就需要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团体成员如何根据分工各尽其责。根据实施计划和创设的一系列问题一步一步实践和多次练习。然后分享、讨论总结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方案,继续尝试,直至实现目标。
(七)“环境”与团队资源
“环境”层级具体到学科竞赛,是指参赛团队拥有的外部资源,包括团队成员的构成、团队成员的关系和分工、竞赛制度、奖励机制、参赛条件(实验室、文献资料、场地、经费、物料、社会资源等)和保障等。学校和指导教师应尽可能为参赛团队,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提供外部条件支持,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促进竞赛顺利开展。
此外,老师的指导和师生关系也影响着比赛的进行。指导教师一是要通过设计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其次设立互助学习小组,为学生建立支持团队,再次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室或讨论教室,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时空环境,最后指导教师实时的引导、回应、评析、反馈与鼓励,也是在“身份”与“信念”层级上工作的应用。
应用“思维层级论”逻辑思维来分析学科竞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能使我们看到学生背后的心理影响在哪个层级,以便指导教师在对应的层级进行问题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力问题。具体在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各环节中,也能够帮助指导教师和参赛者理清思路,利用竞赛契机,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
参考文献:
[1]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08).
[2]武素云.思维层级论与大学生中国梦践行的价值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3]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8]号.
[4]欧群.运用“理解层次”分析一堂数学课[J].中教研究,2015(01).
(作者单位:王蕊、刘泓滨,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严波,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严波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