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R&D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9-05-25杨清沙建军
杨清 沙建军
摘要:文章利用2006~2015年西部地區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各省市R&D的投入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一元回归模型对西部十二省R&D投入与区域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模型对样本数据整体拟合较好,通过经济意义检验、F检验和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R&D投入逐年增加,但各省(市)之间的差异明显,投入规模最大的为四川省,投入强度最高的为陕西省;R&D投入对生产总值拉动作用突出,R&D投入与区域生产总值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为0.7793,即西部地区R&D活动的经费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区域生产总值增加0.7793个单位,但西部十二省(市)差距较大,贵州最高,内蒙古最低。
关键词: R&D;经济增长;投入规模;投入强度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即“研究与开发”,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D 活动经费投入规模及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我国科技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成就显著。西部地区GDP由1998年的14950.9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5018.9亿元,年均增长率14.3%,略高于全国13.2%的年均增长水平,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2015年,全国R&D总投入为14169.9亿元,而西部地区总投入为1731.61 亿元,仅占全国12.21%,投入总量偏小。
为了进一步探究R&D投入与西部各省(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分析2006~2015年西部地区各省(市)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的基础上,采用回归模型分析法对西部地区十二省(市)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中所指的R&D投入主要指 R&D活动经费投入,分为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十二省(市)。
一、西部地区R&D投入现状分析
为了分析西部地区R&D的投入现状,本研究选取R&D经费投入规模和经费投入强度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一)R&D经费投入规模
R&D经费内部支出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R&D投入规模,是指在报告年度内调查单位用于开展R&D活动的实际支出,是一个国家评价总体研发能力的重要指标。2006~2015年西部十二省(市)的R&D经费投入规模具有以下特征:
1. R&D经费投入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规模差异较大
2006~2015年西部地区各省R&D经费投入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区域内部各省之间的经费投入规模存在较大的差距,自2006年以来西部地区R&D经费投入最多的是四川和陕西,R&D经费投入较少的几个省份分别是西藏、宁夏和青海,2006年R&D经费投入最少的西藏为0.50亿元,最多的四川为107.80亿元,差距为107.30亿元,到201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499.80亿元,各省(市)规模差异较大。
2. R&D经费投入总量增长较快,但与全国的差距逐年增大
2006年西部各省(市)的R&D经费投入总量为357.50亿元, 2015年增加到1731.70亿元,年均增加137.42亿元,但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2006年西部省(市)R&D经费投入总量与全国的差距是2645.60亿元,西部占全国的24.13%;但到2015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12437.30亿元,西部仅占全国的12.21%。
(二)R&D经费投入强度
R&D经费投入强度一般是指R&D经费投入与经济规模的比值的百分数,是R&D经费投入占区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区域经济对R&D经费投入的支持力度和支撑能力。2006~2015年西部各省(市)R&D经费投入强度呈现出以下特征:
1. R&D经费投入强度逐年增加,但各省(市)之间差距较大
西部各省(市)R&D经费投入强度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陕西省的R&D经费年均投入强度在2%以上,是西部地区唯一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总体水平的省份,重庆、四川、甘肃等省的R&D年均经费投入强度在1%以上,其他8个省的均在1%以下,其中西藏、青海等省的年均R&D经费投入强度最低,青海省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省之间差距明显。
2. 西部R&D经费投入强度与全国和东、中部差距较大
2013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初次超过2%,2015年R&D经费平均投入强度高达2.07%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09年开始,西部地区R&D经费投入强均在1%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西部地区的R&D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和东部地区相比相差甚远。
总体来看,R&D经费投入无论是在投入规模上,还是在投入强度上,不但区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区域内部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形是一致的。
二、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数据与变量
在选取变量时,考虑到结果和实际情况的可比性,本研究选择 2006~2015年西部12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作为被解释变量Y,R&D投入经费作为解释变量X,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估计数据模型,使用EViews8.0进行实证分析。
(二)建立模型
根据上文选取的变量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模要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最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模型中只有一个解释变量,其一般形式是:
Y=β0+β1Xi+μ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X为解释变量,β0和β1为待估计参数,μ为随机干扰项。
(三)模型参数估计
运用eview8.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西部十二省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对12个方程进行模型估计,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以上的估计参数来看,西部十二个省的R&D经费投入地与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区域生产总值会随着R&D经费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四)模型检验
1. 经济意义检验
通过以上的参数估计得到了西部十二省各自的估计参数均大于0,说明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十二省各自的R&D经费投入每增加1单位,GDP分别增加0.6158单位、0.6321单位、0.7459单位、0.8329单位、0.9251单位、0.7765单位、0.7247单位、0.8726单位、0.8921单位、0.8545单位、0.8625单位、0.6169单位,其中贵州增加最为明显,内蒙古和西藏两省随R&D经费投入的增加,GDP基本保持相同的增加幅度。这与预期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意义相符,12个方程均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 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R2(0 3. F检验——显著性检验 对西部十二省的模型估计参数β1进行F检验:提出原假设H0:β1=0;备择假设H1:β1≠0,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下,查F分布表,自由度v1(k-1)=1,自由度v2(n-2)=8,临界值F■■(k-1,n-2)=F0.025=5.32,可知西部各省的F值均大于临界值5.32,因此,拒绝H0:β1=0,接受H1:β1≠0,即认为西部各省R&D经费投入对GDP的线性影响是显著的,通过F检验。 4. T檢验——显著性检验 对西部十二省的模型估计参数β1进行t 检验:提出原假设H0:β1=0;备择假设H1:β1≠0,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下,查t分布表,自由度(n-2)=8,临界值t■■(n-2)=t0.025=2.306,可知西部各省的t值均大于临界值2.306,因此,拒绝H0:β1,接受H1:β1≠0,即认为西部各省R&D经费投入对GDP的线性影响是显著的,通过t检验。 三、结论 (一)西部各省(市)R&D投入的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但区域差距较明显 通过对西部地区R&D投入的比较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各省的R&D的投入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R&D投入的绝对数量与全国及东、中部地区差距较大;在西部十二省(市)之间,四川省R&D经费总投入量在西部地区各省中最高,经费投入强度仅次于陕西省,但陕西省的 R&D经费总投入量却低于四川省,西藏R&D经费总投入量和经费投入强度在西部各省中最低。 (二)R&D经费的投入对生产总值(GDP)拉动作用突出 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得出,西部地区R&D与 GDP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R&D经费的投入对区域生产总值(GDP)增加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整个西部地区区域生产总值和R&D投入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7793,说明西部地区用于R&D活动的经费投入每增加1单位,GDP增加0.7793单位,在十二个省(市)中,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有六个省,分别为贵州、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四川,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有云南、重庆、西藏、广西、新疆和内蒙古。其中,生产总值和R&D投入相关关系最高的是贵州,为0.9251,说明贵州省R&D经费投入每增加1单位,GDP增加0.9251单位;生产总值和R&D投入相关关系最低的是内蒙古,为0.6158,说明内蒙古自治区用于R&D活动的经费投入每增加1单位,GDP增加0.6158单位;总之,西部地区各省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突出,但不同区域作用的大小差异较大,这与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效率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参考文献: [1]杜丽.R&D投入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16.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莉.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4]杨玉倩.中国R&D人员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5]姜南.自主研发、政府资助政策与产业创新方向——专利密集型产业异质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03). [6]丘东,王维才,谢宗晓.R&D投入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08). [7]余泳,陈龙,王筱.R&D投入、非R&D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6). [8]曹贤忠,曾刚,邹琳.长三角城市群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及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01). [9]尹伟华,袁卫.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关联网络DEA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3). (作者单位:杨清,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沙建军,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兰州新区商贸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