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思维品质”写作课实践探索
2019-05-25赵来风
赵来风
英语写作既是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关键阶段。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实践中,如何在融合知识学习和写作技能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将以北京市2018年中考出现的邀请函的应用文为例,从“目标呈现、情景导入、问题引领、激励思维、反馈评价”五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思维品质”写作课堂。
一、目标呈现,明确写作任务,指引写作课思维品质的发展
笔者把“预期的学习结果”称为成果目标。本课的成果目标为:通过本课的学习,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理解邀请函的写作框架并写出基于邀请函内容的语言表达(100%的学生能够写出写作提纲);学生能够运用所获取的框架,提炼语言,分析2018年北京市中考写作任务,完成写作(90%的学生达到中考6分以上的标准,40%的学生达到中考9分及以上的标准);通过阅读理解中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学生能够运用标准评价同伴的写作成果,并阐释评价结果的原因(至少能说出两条原因)。
二、创设情境,调动多重感官,营造写作课的思维环境
导入是学生能否顺利进入新课的关键,导入的作用可以分为激趣、铺垫、引发思考。上课伊始,组织课堂之后,笔者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First close your eyes, and then listen, after that answer my question what it is about.” 闭上眼睛,利用听觉,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笔者打开《说唱脸谱》的音频,学生很兴奋地回答:“这是京剧”“Peking opera”“ Facial masks”“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art”……然后笔者又出示了一些有关京剧的服饰、脸谱的图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笔者又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Beijing Opera? Why? ” 这一环节通过调用学生多重感官,通过预测、了解一些关于京剧的初步知识,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并引出了主题,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交际性,触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
三、问题引领,巧用课堂生成,引发写作课堂的思维碰撞
写作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英语写作而言。因此,笔者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借助问题引领,巧用课堂生成,构建邀请函的写作框架,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
Who do you want to invite to join the lecture? 随着这个问题的抛出,学生都说出了自己想要邀请的同伴。笔者出示了一张学生熟悉的澳大利亚朋友Glenda and Berney的照片,告诉学生:“They are interested in Beijing Opera too, shall we write an email to invite them to join the lecture ?”学生比较同意此看法,紧接着笔者追问:“What shall we write to invite them to take part in the lecture? ”笔者利用投影,给学生做示范:“We should tell them the time of the lecture, for example, the lecture will be held at 4 next Tuesday. ” 在学习任务单上,建构了时间和时间表达语言的思维导图。
然后笔者出示了任务单,学生两人小组合作,以invitation为中心,以“What shall we write to invite them to take part in the lecture?”的核心问题为引领,构建邀请函内容的思维导图,并提取基于邀请的语言表达。
本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巧用课堂生成,展开平等对话,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任务,提取信息,迁移创新的思维品质;学生在比较邀请函的框架与自己结合任务建构的框架中,提升了自己的分析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
四、激励思维,巧用头脑风暴形式,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
针对写作任务,在提取时间词汇时,学生只想到了“at four next Tuesday”,因为在学习理解环节,学生见到了这个短语。根据题目要求,没有规定是哪一天、哪个地方,因此,为了引发学生的头腦风暴,笔者肯定了学生的答案:“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How about at 3:00 next Monday?”学生则积极呼应,紧接着从周一到周日的词汇,具体的日期词汇,比如October 9th,时间的表达法等都被激活提取出来。同样有关学校的地点词汇也都展现在学生的语言积累本上。由于大家头脑风暴的时间、地点都是基于自己的词汇基础,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一定选择对别人、对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这样就体现了邀请的诚意。
通过头脑风暴学生对表达建议的句型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 1. You had better do... 2. Its important to do... 3. Why not do...or why dont you do... 4. Remember to do... 5. Dont forget to do... 6. Its a good idea to do ... 7. Try to do... 8. Its necessary to do ... 这些句型激活了学生的旧知识,为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五、反馈评价,嵌入写作标准,呈现学生思维品质
新课程改革评价理念要求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提高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依据这个原则,笔者设计了写作后的评价活动。
笔者首先出示中考写作的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理解标准,笔者让学生圈出要点,讨论如何区分档差。然后,通过投影展示了两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依据评分标准,根据任务要求,进行示范:对于后进生的作品,依据标准,尽力找到优点,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鼓励他们写作;对于优等生的作品,依据标准严格评价,本着就低不就高的原则,避免学生骄傲。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明白了二档文主要看观点是否正确,要点是否齐全,语言是否通顺,语意是否连贯;一档文主要是在二档文的基础上,再恰当地使用丰富的句式和语言修辞等。明白标准后,两人小组互相评价,给出分数。然后把分数呈现给对方,并给出所给分数的理由。
学生在评价中,自觉地梳理了邀请函的写作框架,积累了语言;在阐释评价分数和依据时,很自然地运用了批判性思维,比较理性地陈述事实,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初中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思维品质”写作课更是很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依据思维导引、思维碰撞、思维迁移、思维建构等思维品质课堂的基本流程,根据成果目标的要求,用心解读文本,挖掘出优质问题,创设真实的语境,设计任务性活动,引领学生学会做思维的主人,善于用思维作为学习工具来做事,从而实现写作课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培养。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北庄中学)
□责任编辑 王 慧
E-mail:729628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