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的“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提升慈溪城市能级对策研究
2019-05-25朱玲
朱玲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产城融合”一直是城市规划实践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之下,“产城融合”发展理念需要进一步的革新。查阅相关学者文献,关于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城市能级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较多且多已达成共识,“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及其对于提升城市能级的策略研究存在不足。“产城融合”一直是城市规划实践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之下,本文提出在产城发展中融入创新要素,形成“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以应对产城融合新局面,对于提升城市能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探究“产城创”融合度,并依此分析提出提升城市能级的策略,是亟待发展的研究范畴。
本文将对国内外城市能级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追踪该领域的学术进展和实践动态,归纳总结提升城市能级的经验,掌握“产城创”融合和提升城市能级的理论基础。基于此理论,分析探索产城融合的新型路径,提出在产城发展中融入创新要素,形成“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并构建其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其次,在“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通过频度统计、理论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主要体现城市外部服务功能的城市金融经济、城市创新驱动、城市支撑服务三大领域,进而形成测量城市能级水平的指标体系;最后,根据城市能级指标体系测量结果,提出创新驱动的“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提升慈溪城市能级策略。
一、慈溪市城市能级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产城创”融合发展是指将城市的产业经济、创新驱动和城市服务三大城市功能进行协调融合,形成“产”“城”“创”良性互动的新型发展模式。在“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进行慈溪城市能级综合测度时,科学合理的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关系到测度结果的准确性,更要考虑到“产”“城”“创”三大因素。
因此,本文通过频度统计、理论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依据指标体系构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获取性等原则以及结合慈溪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为城市金融经济、城市创新驱动、城市支撑服务三大功能,形成测量城市能级水平的指标体系,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慈溪城市能级水平测量指标体系
金融经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年货运总量、年客运总量、货物周转量、客运周转量、年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增长率、国际旅游收入年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城乡居民存款年末余额、地方财政收入;慈溪城市能级测量指标体系创新驱动人均科研经费支出、科研经费占GDP比重、科研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万人拥有高校在校生数、万人拥有图书馆藏书;支撑服务公路交通车里程、公共汽车运营数、万人拥有固定电话数、万人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介入用户数、年末邮电业务总数、单位GDP工业用电量、城市绿化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率。
二、慈溪市城市能级现状分析
城市能级测量指标体系基于城市外部服务功能的城市金融经济、城市创新驱动、城市支撑服务三大领域数据,可以对慈溪城市能及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可依此进行慈溪城市能级现状的分析。2018年慈溪全市GDP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2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52.59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32.20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产业之比为3.0:60.6:36.4。其增长最为明显的第二产业是慈溪的支柱产业,然而核心工业经济存在能级水平不高,辖射带动能力较弱的现象。就整体而言,慈溪城市能级整体水平较主一二线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城市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上仍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三、“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提升慈溪城市能级的策略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上述内容,为提高慈溪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城市能级提升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第一、在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牢牢把握城市发展机遇,加快工业创新的进程,在已有的基础上,以更为高远的战略眼光和开拓创新的发展思维超前谋划城市开发建设,同时兼顾各产业平台的配套完善,不断抢占发展高地,切实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
第二、提升城市能级,发展现代形象产业,需要强化生态环境文化的建设,创造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三、提升城市能级,需要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完善城市现代形象产业体系,制定并改善城市能级结构,完善城市能级体系。此外,慈溪可通过城市三大功能的融合(城创互动、经城互动、经创互动)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