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理论课“三进”高校发展路径探析
2019-05-24彭竹
彭竹
【摘 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效性亟须增强;对此需要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思政理论课进高校的时代价值,进而更好地把握高校思政理论课发展的时代问题,勇担思政理论课发展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三进;思政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200-01
一、新时代思政理论课进高校的时代价值
首先,这个新时代,是承接过去、连接现在、启发未来的时代,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而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他们具备相应的素质和信仰,而这些素质、信仰则需要各思政工作者发光发热,以以点带面的策略首先培养好高校学生的素质、信仰。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因此,我们更加需要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突出位置,更加切实推进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更加着重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思政理论课进高校的时代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需要不仅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国家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认识思政理论课矛盾。
(一)思政理论课新时代要求与教学实践的矛盾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理论课要求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先,大多数的思政课教材内容不能做到及时更新,甚至更新之后部分思政课教师自我的理论学习素质也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使教学效果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部分传媒所宣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偏差;甚至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讲自己错误的价值观念。最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难适应时代发展与学生需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信息化授课与传统授课方式的矛盾
多媒体、信息化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这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和提取方式,更带来了传统授课方式所不具有的充沛的表现力和高涨的课堂氛围。如果使现代科技在教学领域正确充分运用,将会正确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但一味依靠现代科技在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化发展或受到阻碍,教师与学生关系将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协调信息化授课与传统授课方式的关系是当代教师的难题。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矛盾
有些高校思政理论课对理论教学硬性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就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说教,完全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与主体感受。但是思政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人生修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具体实践、切实调动学生主体性,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成为践行思政理论的行动者。
三、新时代思政理论课进高校的时代使命
为继续打好高校思政理论课质量水平攻坚战,全面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因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促进思政理论课“三进”高校的顺利发展。
(一)营造良性学习制度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在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升过程中,各相关单位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制度帮助教师有能力、有时间去进行自我提升,使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真正达到“进教材”。比如,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室(组)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教材和教学大纲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
(二)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用跨界思维促进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联合,使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真正做到“进课堂”。首先。加大对优秀教学方法的推广,注重用点上的经验带动面上的提升。其次,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正确理念,加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最后,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协调信息化与实际理论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网络教学作为支撑。
(三)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主体能动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能简单粗暴的采取填鸭式教学,还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认识、了解思政理论,更重要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达到思政理论“进头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建立有利于学生主观感受的校风、班风等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思政理论课的魅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仕民,汤玉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05):86-89.
[2]陈正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从灌输到对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54-55.
[3]熊晓梅.高校思政理论课与日常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17-18.
[4]姚群秀.多途径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8(0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