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艺术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2019-05-24陈睿均
陈睿均
【摘 要】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中,使用书法是现在业界非常流行的一种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操作都能起到良性的、增加电影艺术本身魅力的作用,更毋庸说审美力的展现和提升。黄海是这方面的一位比较优秀,也比较成功的设计师。他正是主要选择将书法作为自己的主体设计元素,并达到比较高妙地步的其中一位。本文将通过对黄海的电影海报中,书法艺术的使用及其设计创意进行深入分析,并试图以此探讨书法与电影海报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书法;黄海;电影海报
中图分类号:J29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157-02
一、书法与电影海报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以象形的汉字为依托,以柔软的毛笔为工具,千百年来形成一整套讲究气韵、章法、结字、用笔、墨色等变幻莫测、丰富异常的艺术手法,将汉字的书写性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产生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每一种书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色。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书写技巧的表现手法而已。他还是中国文人士大夫最常用的表达自己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载体,最终形成独特的书法美学。三国时期大书法家钟繇曾说道:“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见万象皆类之。”即是说,人内心之美的流露、展现,并以之感动人,激起欣賞者的审美共鸣才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至高目标。
然而,这种中国历代相传的书法艺术,感觉又似乎与工业化产物的电影海报是格格不入的。但笔者以为,电影海报不仅是电影宣传的工具而已。他是图形、文字、色彩结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也是电影上映之前最重要的展示电影内涵、激发观众审美感情的独立作品。所以,书法与电影海报的结合,不仅让观众容易接受和增加电影对观者的吸引力,也帮助我们建立中国文化在电影艺术上的自信。笔者以为,在这个艺术实践中,设计师黄海的作品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黄海电影海报中的书法艺术
黄海作为海报设计师,得到许多知名导演如姜文、陈凯歌、许鞍华等的青睐,据说他一人基本承包了中国超过一半的电影海报,也是目前中国海报设计收费最高的设计师。他的代表作品许多都是我们熟悉的电影,如《黄金时代》《寻龙诀》《一代宗师》《白鹿原》《我不是药神》《影》等等。而它们的一个共性,即是在海报字体的选择上都钟情于书法作为自己的主要视觉元素,特别是在电影题目的表现上更是如此。这已经变成黄海的个人设计特色。下面我们就结合设计实例对其手法展开分析。
黄海的电影海报,在片名中往往以“书法”为基本要素,结合平面构成中的设计手法,打破了传统海报设计中文字单纯的记录功能,让书法成为画面的焦点。
他的海报里的书法都是书法家亲自书写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书写的字体不同于字库里的字体那样冰冷,而是充满温度。书法的独一无二也让电影的片名沾染了这层寓意,让声光化电的工业产物与以个性为突出特征的艺术走得更近。另外,书法的灵活性也可以促使设计师根据电影中不同的主题、内容和电影艺术风格寻找不同的书家,使书法与电影风格融为一体,从而呈现出新颖的视觉感受。
图1是黄海为张艺谋的新片《影》所做的宣传海报之一。《影》的原创故事来自朱苏进的小说《三国·荆州》。故事讲述一个关于“影子”即替身的故事。整个电影充满了古典意味强烈的浪漫色彩,是关于阴与阳、夫与妻、黑与白、明与暗、天与地等对比分明的二元分立的精彩博弈,所以海报中没有多余色彩,只是黑白。但由权力与欲望构建的复杂人性,又不完全是黑白泾渭分明的。所以,我们在黄海的这副海报中看到的是黑、白的交织,这是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正负形手法的融合运用。
影片中“影”字的设计选用的是行书体,笔力雄厚、苍劲,由于书写时的速度感产生的飞白,使得整幅海报立刻有了灵动雀跃的视觉动感。无论是“影”的沉着痛快,还是结构的浑然一体,都让观看者感受到如同舞者一般的动态。这种动态是静态的字库字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影”字在书写时有一种由于笔在纸中行走时产生的阻力形成的摩擦,给人一种“涩”(阻塞,不流畅)的感觉,这与影片中在夹缝中求生的“影子”内心的隐忍、刚硬相吻合。
另外,“影”字的墨韵也非常值得关注。墨韵即笔、墨、水三者的融合,不同的墨迹能产生出不同的墨意感和韵律美,相互配合交融形成了“墨韵”,墨色中又有枯润的对比、浓淡的变化和涨墨晕染的变化。“影”字由于墨色的干枯形成的飞白,好像武林高手在林间对决一样。特别是“影”字最后一笔长长拖出,形成一种浩瀚气势,把电影的“侠”意袒露无遗。
《黄金时代》(图2)的海报设计,是让黄海一跃成名的标志。黄海一共做了六张,分别是大陆版、美国版、韩国版、日本版、台湾版和香港版。它们都得到了导演许鞍华的高度赞赏。特别精彩的是大陆版(见上图)。海报中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字信息外,只有萧红和她的笔墨。萧红静立其中,犹如置身于大时代的洪流,却依然坚定而安静。这种动与静的强烈对比在视觉上非常有冲击力。
海报中的题目也是用书法表现,书体选中的是楷书,但也有行书的灵动,用笔朴素、自然,了无矫饰。这种由断点手法形成的空灵书风,不仅契合了萧红的文人气质和漂泊、不羁的一生经历,其精致与细腻似乎也是对其女性作家身份的一种暗示。颜色的选择上,是毫无疑问的明确的金色,在点明《黄金时代》的主题之外,黑、白、金三色以点、线为主题的穿插组合在形式上形成一种素朴中的优雅魅力,在内容上也暗合了萧红“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的一生。随着该电影海报的发布,一时间引起了网络上的热议。人们纷纷赞赏道:如果有一部中国电影是因为海报被记住,一定是《黄金时代》。
以上两张海报都是书法运用比较明确,属于“严肃”书法的使用案例。而《白发魔女传》中的这组书法,可以说是一个“创意书法”。它写得怪诞、奇绝,如果单独把书法拿出来品鉴,任何一个人也不会说它好,甚至有一种江湖书法的感觉。但就是这样有着一股妖气的字与白发魔女的气质却是非常贴切的。即是说,这是一种书法艺术在电影海报中的使用类型。它几乎只为该电影海报设计而存在。这幅海报中的书法正符合该电影所具有的玄幻色彩。整个文字张牙舞爪,笔画的起笔尖入尖出,非常锐利。“发”字右边的须字旁,好像是魔女的爪子伸出来一样,形象生动。
而不管是哪一种,它们的共性是都不能脱离对电影本身的解读。内容要与形式形成高度的统一,这是颠簸不破的艺术规律。恰到好处的书法才能相得益彰,而背道而驰的结合只会让作品显得涣散无神。
《龙猫》也是类似的一个比较新的案例。这幅海报中的书法,如果单独拿出来以书法的角度看也不太好看,甚至称其为“书法”也有些勉强。但是与主题却非常契合。它是在行书与隶书的基础上提取升华,并进行创新的结果。我们看到它在充分体现龙猫的憨态可掬的特征的同时,通过改变笔画构件的规范,夸张了笔画的特点,形成的飞白与字体外拓的圆润好似一个可爱的龙猫浮现在眼前。“猫”字右下方的“田”字也以龍猫的眼睛作为替代。这一移花接木的创意,点明主旨,巧妙有趣,方便大众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再次契合了电影主题。这样的书法字体是一种再创造,展现出了传统书法字体在新时代下结合设计思维去创造的形式美感。
电影《大圣归来》的海报,是书法艺术运用的另一种类型,即书写体与电脑设计的结合。该海报选用的是隶书与电脑设计相互结合的方式,“大”字的左边一撇夸张地上扬,形成了一种霸气的笔“势”,与孙悟空本身张扬的性格特征相符合,同时右边的捺划缩小,则是为了给“圣”字夸张的一横留出空间。“归”字一撇与“大”字风格相同,形成视觉统一,和“来”字紧密排列。整个字沉重却又张扬,书写过程中形成的飞白,仿佛大圣已经驾着祥云归来了一般。
三、结语
总而言之,黄海所设计的电影海报中的书法,风格多变。有用行书书体,大气磅礴的《影》与《黄飞鸿》;也有二王风格的《梅兰芳》;有取自《爨宝子碑》的《我不是药神》;还有颜真卿风格的《山河故人》等等。它们没有哪一种特定的书法体,也没有固定的所谓“御用”书法名家,全部是根据影片需求量体裁衣。
当然,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字体设计变得非常容易和流行。这些字体都是根据宋体、黑体、楷体等美术字的变形得来,是对文字的美化装饰。风格也可以做到或端庄典雅,或修长优美,甚至用电脑笔刷工具也能书写出书法的感觉。但是,经过电脑加工过的字,与书法相比还是显得过于生硬。因为书法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要远远超过美术字和“电脑字”。它们倾注了书法家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也能够表达出电影中微妙的情感,甚至是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感觉。这一点,在黄海的电影海报设计中都有所体现。
由此也可以看出,书法艺术与电影海报设计并不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简单拼合。好的电影书法应该要符合影视作品中特定的内容,即不能脱离电影的主题自主创作,当然更不是将书法艺术与电影画面进行简单拼接。书法家应是提前阅读了电影剧本,反复琢磨,进入电影角色,体会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只有这样,书法艺术的运用,不论是篆书的拙趣,还是金文的圆浑,草书的连绵,还是楷书的稳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电影艺术发挥出最大效力。反过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也能借助于电影这种大众艺术媒介走得更远,甚至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