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中声乐的情感与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
2019-05-24魏月雯
魏月雯
【摘 要】著名的音乐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曾经说过:“音乐是灵魂的完美展现。”音乐能够带动人们自身的所有情感,让人们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宣泄。音乐中声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经过时间的筛选,使得音乐中的精华在日积月累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仅仅具备专业能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学底蕴并熟知音乐的发展史。
【关键词】音乐;声乐;情感;文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74-02
文学和音乐的关系如同母子。《长歌行》是大家众所熟识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表现和反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勤劳耕作的形象以及苦中作乐中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同样带给我们人生的启迪,反映的是乐观向上的人生哲学,因此《长歌行》不仅仅是一首古代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完美无瑕的音乐作品。可以肯定的是,古代大多数的歌曲都是由诗词演变改编过来的。
一、音乐的概念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用组织的音乐符号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描述的艺术。它是拥有着变幻莫测的节奏,绚丽多彩的旋律,由无数个美妙音符组成了音乐。天地间所有的声音都能汇成音乐,都有着各自感情的表达。
二、文学的概念
有人说文学就像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极其艺术的样式语言去表情达意。也有人认为,文學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三、关于声乐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灿烂文化历史的国度,是拥有着丰富多彩文化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多民族形式更加促进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跨越性。
(一)声乐发展史上的人物。孔子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以此教育弟子为其声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屈原所写《离骚》更为声乐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先河。战国时代最杰出的歌唱家和声乐教师秦青、元朝燕南芝庵的《唱论》、明朝昆曲之父魏良辅的《曲律》、清朝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等等,从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发展文献中得知,中国古代的歌唱艺术主要是以传统曲艺、戏曲和民歌为主。
(二)声乐发展形式与统治者的关系。文学来源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当然,声乐也不例外。一个时期局势的稳定与否,决定了其文化的形式,如抗战时期的声乐就多以反抗、呼唤为主。而现代局势稳定发展又决定了近代声乐的多样性。毋庸置疑的是,时代统治者的推崇对声乐的发展起到了几乎决定性的作用。如清朝乾隆皇帝推崇京剧,因此在这个时期声乐的发展是以京剧为主的。还有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因此时代决定了文学发展的方向,文学决定了声乐发展的历程。
四、声乐情感的历史演变
(一)声乐情感表达因素演变史。声乐是演唱者利用演唱技巧表现艺术作品情感的活动。纵观历史,优秀的演唱者不仅需要用声音来演绎,更重要的是演唱者对作曲者、对作品感情的理解,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更要将其情感、思想等传达给听众。因此,需要演唱者对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和二度创作,以此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所以,声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也是随着文学的发展而进步的。
(二)历史上声乐情感缺失因素。唯有演绎者身临其境,并对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才能为自己的表达提供基础。在此过程中不要通过主观臆想来揣摩作者的情感与意图,因为这样有很大的局限性。每个人经历不同,理解不同,表达自然也不同,所以很难做到对作品风格的把控。因此应该对其作品有充分的了解,比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等,以此使作品的演绎更加完善,深入人心。
要想完整演绎一首作品,单单只拥有高超熟练的声乐技能是不行的,还需要演唱者对作品喜怒哀乐之间的转接与连接的演绎能否深入人心。因此,演唱者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决定着技巧的表现。
举个例子来说,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老师在演绎《白蛇传》的“断桥”一折戏中,共推、扶、推几个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白娘子对许仙的爱与恨,在以精妙细微的演唱技巧引人入境,不由令人惊叹。因此细节的表现决定了成败,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细节的注意决定了一场演出的成功与失败。
可以说,声乐表演就是一种利用灵活多变的发声技巧和细节入围的表现来表现作品各个方面的艺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认为要想提高演唱技巧只有拼命练,不间断练才能提高演唱技巧。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味苦练傻练,忽视了嗓子这个天然的“人体乐器”脆弱一面和极限一面,练到最后后悔的只有自己。
因此,要演绎一首作品的时候应该先弄清歌曲的背景,及作曲者的善用风格和民族特色。在此基础上以便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更好地搭配相应的技巧,演绎出触动人心的作品。
(三)声乐发展史上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在历史发展中,自信与必胜的信念是做好与做成美好事情的基础前提。作为一个声乐作品演唱者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显得更加重要,以便正确处理舞台上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比如话筒、音响、不小心的破音。
总而言之,要想完整演唱一首艺术歌曲,应该抛弃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到舞台表演中,表现出属于自己应有的水平。
此外,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来说,应该多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演出,并以此培养良好的舞台感觉。当然,要想在舞台上镇定自若、胸有成竹是需要一定的舞台经验积累,直到在舞台上能够全身心给予艺术,交给舞台,才有可能声情并茂地演唱出几分钟属于你自己的歌曲。
五、声乐发展史与文学
(一)声乐与文学的先后。声乐先于文学,又后发展于文学。因为声音在人类文明未成形的时候便是生物之间沟通的媒介,无论是动物嘶鸣之声还是风吹植物所产生的沙沙声,又或者是人类听到的还是听不到的声音。所以说声乐先于文学诞生的,为文学的诞生提供了基础。之所以说声乐后生于文学,是指音乐在人类文明框架未成形之前没有“高贵”的人类所承认,所以说声乐后生于文学。
(二)声乐发展史与文学。纵观声乐的发展史,声乐和文学都可以称为时代的产物,都拥有时代的气息。比如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宗教为领导地位,无论是文学还是声乐,都受到宗教的局限影响,而格利高里圣咏与早期记谱法的诞生都是在为宗教神学提供服务的前提下所诞生发展的,宗教神学气息十分浓厚。而我国这段时期则是在原始社会到周朝之前,由于受到各种各样人为无法解释的因素,人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飘渺的神,以求得到安慰。因此我国这段时期只有祭祀类的文学与声乐。而西方在文艺复兴运动与解放思想之后,宗教便不再是时代领导的主流。在思想解放的前提下,文学和艺术的快速发展,使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文学的发展为声乐提供了文化基础,而声乐的进步又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比如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所著的佳作无不被人争先传唱,而音乐与文学的兼顾者孔子,他的生活中无不充满着声乐的气息,他对文学的实践与理论,对后世的声乐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可以说文学的发展进步与兴盛传播促进了歌曲的发展和传播,而这样的趋势促使着更多人在文学方面下功夫,并提高了文人的地位,为声乐文学的共同发展提供传播的途径,也以此增加了文人的自信与创作。
因此,声乐与文学发展史可以说是一体的,要想将声乐学好并演绎出来,就一定要涉及文学领域,而且还要深入涉及,否则将一事无成。
参考文献:
[1]曲一线.5年高考3年模拟[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汉]司马迁.李翰文编[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
[3]王媛.浅谈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J].大众文艺,2009(07).
[4]杨莉莉.论以声传情的声乐情感表现[J].音乐时空,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