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剧中鬼魂形象的跨文化舞台呈现

2019-05-24杜聪

戏剧之家 2019年13期
关键词:鬼魂哈姆雷特跨文化

杜聪

【摘 要】《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形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京剧《王子复仇记》第一次将《哈姆雷特》以京剧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本文将立足于《王子复仇记》中鬼魂形象的改编,通过鬼魂形象的改编分析中国戏曲在改编莎剧时的舞台呈现。

【关键词】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鬼魂;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J821;J8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48-01

一、戏剧鬼魂形象溯源

关于“鬼”国内外都有着大量的记载,不同的社会和阶层对“鬼”有着不同的描述和传说。人死后脱离躯体而存在的“魂魄”就是我们常说的“鬼”。在戏剧舞台上,鬼魂形象是艺术家创作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戏剧中鬼魂精神的内核是人的生活与精神现实的变体。

在古希腊文学中,鬼魂意识就普遍存在。《伊利亚特》的开头诗人向缪斯女神祈愿:“女神啊,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克琉斯的愤怒吧!它给阿凯亚人带来无穷的痛苦,把许多英雄的普塞克抛给哈德斯,把躯体留作狗和飞禽的猎物……”[1]戏剧不同,鬼魂形象可以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埃斯库罗斯的剧作《报仇神》中,鬼魂形象第一次登上了戏剧的舞台。但克吕泰莫涅斯特拉的鬼魂并没有参与戏剧活动,仅仅是为了表明她自己的复仇意愿。埃斯库罗斯这一鬼魂形象的设计开了欧洲戏剧中出现鬼魂形象的先河。

中国的戏剧起源于巫术祭祀,祭天、祭地、祭神、祭战死的亡灵……随着巫术时代的衰微产生了以娱人为主的俳优。《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楚人优孟扮演故去的孙叔敖,不论是衣着相貌还是言谈举止都扮演得惟妙惟肖,楚王看后以为孙叔敖死而复生,并封其为宰相,反省自己的疏忽。这个俳优“扮演”故去之人,使之宛若生还的故事,在中国戏剧史上颇具意义。[2]在“衣冠优孟”的故事里中国戏剧不仅完成了由巫术祭祀向扮演的转变,而且优孟扮演故去的孙叔敖在不经意间也将鬼魂形象带入了中国戏剧。正因为中国“鬼魂戏”和西方“鬼魂戏”一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跨文化演绎莎剧才不突兀,改编成戏曲的莎剧才能在中国戏剧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二、“鬼魂”本土化的改编

《王子复仇记》中鬼魂这一特殊类别的角色,在改编的过程中除了借助中西戏剧文化内涵上的共通性之外,还在舞台呈现的过程中加入了中国鬼魂的特点,使其的呈现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也有利于整部剧作本土化的改编。整部剧中,雍伯(老国王)的鬼魂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站出来控诉雍叔(克劳迪斯)弑兄篡位以及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报仇,第二次在姜戎(乔特鲁德)的寝宫内,鬼魂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两次鬼魂出现时舞台的灯光的主色调都为蓝色,五把椅子就像五个墓碑被雾气笼罩,雍伯(老国王)的鬼魂伴随着“闪电”出场,和鬼魂一起出场的还有判官和黑白无常。一系列情景的设置完全符合中国观众以往对鬼的认知,使鬼魂的出现让中国观众信服,同时在中国的戏剧语境中演绎中国鬼文化也更贴合。

在京剧《王子复仇记》中,鬼魂勾画的是红色的脸谱,在京剧行当中红脸代表正面或者正义的人物。红色脸谱的设计也符合莎剧原著中老国王在睡梦中遭人杀害,生前品行端正的形象特点。从雍子丹(哈姆雷特)的台词中可以看出鬼魂的装扮和生前一样:“他穿着生前的铠甲”“满面愁容,白发苍苍”,只不过在铠甲的外面披着黑色的披风,鬓角处垂着两条白色的穗子状的冥钱,也更加突出了雍伯的鬼魂形象。

正是通过对“鬼魂”的一系列本土化的改编,使西方语境下的鬼魂形象融入中国戏曲的舞台。在跨文化改编中,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与交锋后密切地交叉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表现形式。[3]

三、改编的跨文化双向阐发意义

上个世纪80年代跨文化戏剧开始被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致力于跨文化戏剧的研究。戏剧跨文化改编的意义不仅在于将一个作品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呈现,而在于在改编的过程中对中西方戏剧共同的东西进行丰富和更新。

《王子复仇记》在《哈姆雷特》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变,虽只留一条故事主线,但在主題思想、中心事件、人物性格、矛盾结构、戏剧情节框架中依然保持莎剧的原貌。同时又借助京剧程式的特点、舞台的写意等将原著的主题最大化地呈现给观众。而这些手段都是西方舞台上《哈姆雷特》所不曾借助过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子复仇记》丰富了《哈姆雷特》原有的美学内涵。

用中国戏曲嫁接西方经典的莎剧,借莎翁的经典让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戏曲走向国际舞台,让莎剧成为中国戏曲面向世界观众的敲门砖,不仅对莎剧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王子复仇记》是京剧表现领域的一次拓展。其次,丰富了京剧的人物塑造手法。最后,推动了戏曲艺术自身生命力的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改编莎剧,不论是对京剧还是对莎剧都是一次有意的改造。通过对鬼魂形象从《哈姆雷特》到《王子复仇记》所发生的戏剧变形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够为中西戏剧的发展与更新提供一些启示,也反映出跨文化戏剧改编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可能出现的共生和联结状态。

参考文献:

[1]陈洪文.荷马和荷马史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吴戈.戏剧本质新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3]张瑛.莎剧鬼魂在中国戏曲改编中的跨文化舞台表现[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5(5).

猜你喜欢

鬼魂哈姆雷特跨文化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鬼魂的作用:评《唱啊,曝尸鬼,唱》
鬼魂岭的秘密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