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中海森堡的伦理选择
2019-05-24颜竞彦
颜竞彦
【摘 要】《哥本哈根》是英国剧作家迈克尔·福莱恩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灵感来源于1941年海森堡与玻尔的秘密会谈。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来试图分析主人公海森堡的伦理选择,发现海森堡的伦理选择是由其对应的伦理身份决定的。所以这也暗示我们在分析海森堡为什么参与德国原子弹制造计划时,要将他的伦理身份考虑入内。
【关键词】哥本哈根;海森堡;伦理选择;伦理身份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42-02
一、引言与剧本介绍
迈克尔·福莱恩是英国的剧作家和小说家,早年是英国《卫报》和《观察家报》的记者和专栏作家,37岁时开始尝试剧本创作。代表作有《哥本哈根》《慈善家》《糊涂戏班》和《民主》等剧本。1988年,迈克尔·福莱恩写了一个名叫《哥本哈根》的剧本,试着重现1941年著名物理学家沃尔纳·海森堡与尼尔斯·玻尔的一次秘密会晤。《哥本哈根》剧本问世以来就被世界各地的剧院不断排演,引起了戏剧、历史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剧在全球演出大热的情况被命名为“哥本哈根现象”。在国内,王晓鹰导演的《哥本哈根》于2013年10月首次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开演,演出后的口碑与票房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是当时的小剧场话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简单的舞台布置,两扇连通过去与现时的白色大门,三把木质白色座椅,三个白衣飘飘的亡灵,分别是海森堡、玻尔和他的妻子玛格瑞特。话剧采用“罗生门”式的表现手法,让三个亡灵一次次回到1941年,回到哥本哈根那个小房间,那个神秘对话中,他们谈着滑雪、谈巴赫、谈量子物理、谈不确定性,他们谈了好多好多,每一句对话里都包含着太多欲说还休的情感,以至于最后都说不清楚海森堡来哥本哈根的初衷。
玻尔是海森堡的导师,将海森堡视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甚至待海森堡如同自己的亲儿子一般。在剧本的开头不久,在玻尔与他妻子玛格瑞特的对话中,玻尔毫不掩饰地夸赞海森堡是原子理论界精英们中最优秀的。玛格瑞特更是直言玻尔与海森堡的关系就如同父亲与儿子,即便她与玻尔有亲生儿子。海森堡将玻尔更是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二人关系十分密切。剧中的海森堡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他对玻尔的敬仰之情,将玻尔视为大家的引路人,大家的父亲。他认为现代原子物理学就是从玻尔奠定量子论既应用于物质也应用于能量开始的。二战期间,两人身处两大敌对阵营,玻尔参与美国方的原子弹制造研究,而海森堡参与了德国方的原子弹制造研究。1941年,两人在哥本哈根进行完秘密会谈后,二人的友谊就此告终,史称“哥本哈根之谜”。此次会谈的内容没有对外公开,没人知道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因为这次会谈所处的时间点的特殊性,世人与史学家们对此次秘密会谈有很多猜测与假设。
二、海森堡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在文学理论学批评术语中,伦理选择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伦理选择指的是人的道德选择,即通过选择达到道德成熟和完善;另一个方面,伦理选择指的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德选项的选择,选择不同则结果不同,因此不同选择有不同的伦理价值(聂珍钊,2014)。
在第二次世界战争即将爆发时,海森堡访问了美国。他的朋友们问他为什么不离开德国那险恶的环境,海森堡称德国需要他。战争一打响,海森堡立即被召入伍。但他没有被派往前线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加入了所谓的“铀俱乐部”,开始了核能军事利用的研究,并立即成了该项工作的最主要理论指导人物。关于他为什么要加入德国纳粹阵营为十恶不赦的纳粹研制原子弹计划,世人有很多疑虑与误解。
著名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显然拥有多重伦理身份,首先在国籍上,他是拥有纯正日耳曼血统的德国人。1901年12月5日,海森堡出生于德国的维尔茨堡。随后中学时期在著名的慕尼黑麦克西米学校读书。中学毕业后,海森堡考入慕尼黑大学,在索末菲、维恩等指导下攻读物理学。1923年海森堡在慕尼黑大学凭借一篇题为《关于流体流动的稳定和湍流》的流体力学博士论文成功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海森堡就像被上帝眷顾的天才,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年仅24岁就发表了关于量子力学的第一篇论文著作,创立了矩阵力学。随后他便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奠定了整个量子力学发展的基础,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1932年,31岁的汉森堡便凭着“不确定性原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如此优秀的一位科学家,效忠于自己的国家也是情有可原。
海森堡的另一重倫理身份便是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科学家。1938年12月,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弗莱茨·斯特拉斯曼发现了重核裂变反应。随后人们便了解了一个可怕到可能会摧毁全人类的概念——核武器。热衷于战争的元首希特勒下令在德国开展核武器的研制计划。当时,全世界也仅此德国在进行这种将原子能利用在军事上的项目。
希特勒的种族政策逼走了近一半的在德精英们,其中包括爱因斯坦、薛定谔、玻尔等著名科学家。但是即便失去这么多科学家,德国的化工与重工业实力在世界上还是名列前茅的。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占领着世界上最大的铀矿,在挪威还拥有最先进的重水生产系统。可以说,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德国其实是最有可能率先研制出核武器的国家。
德国元首希特勒不仅非常热衷于战争还十分信任海森堡,他非常期望能创造出新型武器来赢得战争的胜利。所以他将海森堡任命为德国原子弹计划的总负责人。海森堡成为核心,是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掌握着整个原子弹计划的命脉。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史实让我们清楚这个决定是让德国没能在美国之前研制出核武器的关键原因。
事实上,最终德国不仅没能造出原子弹,甚至连门都没有入。海森堡的一份报告称要想通过核裂变链式反应来生产核武器,至少需要几吨的铀235,而不是原以为的几十千克。苦于缺乏足够多的原材料,海森堡向上级汇报,铀计划因为技术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产生实际的结果,在战争期间造出原子弹的可能性很小。得知结果的希特勒感到非常失望。恰好当时战况十分吃紧,德国更倾向于研制“速效”武器。故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原子弹计划就被暂且搁置了。
希特勒下令对原子弹不必花太多心思,可以转向建造能提供核能的大型原子反应堆。原子弹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了整整两年,后来当希姆莱再想大力推进这个计划时,德国已经是大势已去,因为许多重要工业遭到了毁灭性轰炸,想再造原子弹已经是有心无力了。另一方面,海森堡当时向上级申请的研究预算只有35万帝国马克,跟美国研制原子弹计划所投入的资金22亿美元相比,差距悬殊。
二战后,海森堡发表了声明,说他能预见原子弹给人类带来毁灭式的灾难,并不愿意亲手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但是他身为德国人,有义务为国家工作。这种矛盾的心理不止令他还令更多像他这样的团队成员产生消极心理,并有意无意夸大研制原子弹的难度。最终让上层相信原子弹并没有实际意义。等到外部环境的恶化使得原子弹制造计划成为真正不可能时,这反而让德国科学家们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不必再左右为难了。
三、结语
剧中的最后,海森堡称所有一切珍贵的东西都还在,一切得以幸免。作为有良知的科学家,他一次次扪心自问,一次次抛去内心包袱,努力维护一个科学家的尊严与良知,可依然受到世人的责备与不解。历史的车轮没有停止向前,我们感恩现在所拥有的美好,更要感恩当时一位著名德国科学家因道德而犯下的一个低级计算错误。
参考文献:
[1]陈世伟.“哥本哈根之谜”的戏剧叙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8): 105-109.
[2]江晓原,刘兵.哥本哈根:1941年之谜——关于科学历史剧《哥本哈根》[J].科技文萃,2004,(11):128-129.
[3]迈克·弗雷恩.哥本哈根[J].胡开奇译.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02,(5): 76-108.
[4]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2014,248.
[5]庄晨曦.《哥本哈根》:一个待阐释的文本[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2): 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