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社会养老方面的体现

2019-05-24丁嘉刘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民以人为本新时代

丁嘉 刘峰

摘 要:“以人为本”理念在养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出于对人本问题的关注,结合当代社会养老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能够尽快全面实现“老有所养”。做好“以人为本”理念思想教育,我们首先必须得了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及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这也是为了培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好互动关系,以期望达到优质的“以人为本”理念思想教育成效,认真贯彻相关部门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要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时代;人民;社会养老问题

“以人为本”理念是新时代思想和当代实践、实际国情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历史性社会化理论产物,是新时代针对人权主义和道德品质传承的最新原创性理论成果,具有标志性的中国特征、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以人为本”理念这种新时代思想的形成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活动,孕育于全体中国人民辛勤奋斗之中。它是现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因此,它对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根本而又深远的理论性指导意义,也是对我国老年人群体的重要保障。“以人为本”理念这种新时代思想是一个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人民性的综合理念,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生活、文化繁荣、社会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当今中国社会框架的各领域和全方面。

一、西方“以人为本”思想产生及发展

“以人为本”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首先,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来阐述其历史渊源。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是从古希腊诞生的,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拥有丰富的理论成果。 实际上,“人本主义”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思潮是在冲破千年宗教神学禁锢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总的来说,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体现在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 这三个层面并不存在根本的时间序列以及空间范围界限,可以和谐并存,相得益彰,也完全可以为同一思想家兼收并蓄,圆融会通。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家们不约而同地将哲学史上曾被长期遗忘的、似乎难登哲学大雅之堂的非理性因素,也就是感性因素,抬上了“主宾”的位置,给予了深刻的理论透视。因此,现代“人本主义”主要表现为非理性主义。人本价值论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曾起到过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人是目的”这一标志性口号的引领之下, 西方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个体中心主义的传统在近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本位主义”“个体自由”“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已经提升为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核心价值之一,个人自由作为一种最高的社会价值已经被奉为社会治理的最高原则。

二、“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

以什么“人”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的对象思考。人有三种存在维度:类、群体(集体)、个体。人是一种综合存在物,在不同状态下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从第一个存在状态来说,“以人为本”是一个宏观状态,是站在总体人类高度而言的。在今天,人类是相对于其他物类而言的,凸显了人的中心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给我们说过,我们不要对自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自然肯定会给予我们人类同等的报复。从第二个存在状态来说,人是以一种集体的形式存在,应该以集体利益为先,但是不能产生极端集体主义思想,弃个人利益完全不顾,个人利益无法满足就会导致集体利益不能实现。从第三个存在状态来说,集体利益的实现必然依靠无数个人利益的有机融合,所以应该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但是不能盲目追求个人利益,弃集体利益而不顾,这样容易使自己在整个集体中站不稳脚跟。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养老方面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更加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思想,把创造美好生活、不断促成人的总体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的基本依据,对我国养老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业务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养老问题,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鳏寡孤独、养老难等现象仍然不断出现,这对我国国民素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均GDP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也不断加强,相关政府部门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来进一步解决现有养老问题,这对于那些被养老问题困扰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喜讯。如今,我国新时代的重大任务,就是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集中精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人民群众将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如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始终不能忘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关键,是发展史上最亮的那颗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几十年前为我国建设发展而做出贡献的一辈都已苍老,但是有很多人的养老都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在养老方面较为缺失,加上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会有现在的繁荣富强。因此,养老问题是当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最应该解决的现实问题。

“以人为本”理念是社会发展催生的产物,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为中老年人谋安康,给予他们一定的保障。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各个学校都在给学生灌输“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尊重老年人。我们只有时时刻刻做好思想工作,多深入基层调研,多实地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时时刻刻为老年人着想才能更全面地解决养老问题。我们不是要把群众路线挂在嘴边,而是要牢记在心中,落实于行动上。为人民多办好事,多做实事,将人民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人民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四、结语

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理念,将民生问题放在社会发展的首要方面,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发展的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要为了人民着想,紧紧扭住“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抓住事物发展的牛鼻子做好人民的工作。忧人民之所忧,解人民之所难,忠诚担当人民的勤务员,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新理念,突出发展重点,将民生的保障放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只有进一步解决养老问题,不断培养新时代高精尖人才,我们才会获得无穷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无往而不胜,中国梦就能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2004(6).

[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王锐生.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J].高校理论战线,2006(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李德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J].哲学动态,2014(7).

[6]赖庆祥.思想是时代的声音——从哲学到人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5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陶德麟.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肖恩·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M].冯颜利,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2]国家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人民以人为本新时代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