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墨都市绘画对传统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

2019-05-24张晓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画

张晓莹

摘 要:传统中国画中的城市题材历史久远,但始终未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自魏晋至明清,中国绘画经历了从绘画自觉的萌芽到绘画风格的成熟确立,都是农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的产物。水墨都市绘画,是工业文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现代都市文化的写照。水墨都市绘画的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传统中国画的孕育,同时又具有当代都市文化的特点。因此,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水墨都市绘画具有其独特的时代语言。

关键词:水墨都市绘画;中国画;山水画

一、水墨都市绘画的概念

水墨都市绘画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着重表现自然山川,而是侧重表现当下的都市风景和都市生活。历史变迁,时代发展,人类经历了从青山绿水环绕的农耕文明到钢铁混凝土包围的工业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贯穿于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过程之中,指引着中国文明的发展方向。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孕育之下,遵循着中国传统笔墨绘画理念和绘画方式,表现当代人的都市生活和都市情感、都市美学,以及当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同时,尊重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融合了西方绘画的理念和绘画形式,以及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让中国绘画有了新的变革和思考。因此,当代水墨都市画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在表现的内容上更多倾向于生活在都市的当代人的思想和审美,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表现茂林修竹或寒林萧瑟等的自然之景、自然之境。中国画的界画在绘画表现内容上与水墨都市绘画具有相似性,主要绘画表现对象为山水及建筑、人物等。但是界画注重写实刻画细节,再现物象本身;水墨都市绘画打破了界画的各种规矩和框架,以水墨写意的方式表现画家的情感和审美。水墨画的水墨氤氲,模糊不清,使画面隐藏了很多神秘感和画家的内心故事。水墨都市绘画的笔墨意味,让画面表达更加主观,更彰显了画面的意韵。此外,水墨都市绘画的绘画语言更加放松,甚至在一些表现方式上故意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画家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和“修辞手法”高度概括、总结,早已不是画物象而是画内心。傅抱石的水墨都市绘画,水墨淋漓,有园林一景、公园一角,也有山林远处的教堂,就像一篇散文润泽人心、回味无限。李可染的《上海街景》,水墨画的语言在讲述一个现代都市的故事,站在蜿蜒的回廊上透过丛林,沿着小路,看到了西式的教堂,静谧不被世人打扰;远处是迷雾中隐藏的高高低低的建筑,错落有致。画面除了水墨的运用,也加入了现代色彩,甚至将西洋色彩加入到水墨都市画里,表现城市建筑的摩登时尚。随着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当代人在审美习惯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更多西方艺术的处理方式、理念融入到中国画当中,当代都市绘画也不断融入新的西方绘画理念。但是,当代水墨都市绘画与西方风景画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它们存在一些表面的相似性。西方风景画侧重色彩和符号的表达,而中国画则侧重线条、墨色的表达。

二、水墨都市绘画的绘画形式

当代水墨都市绘画的形式丰富多样,大胆突破传统的绘画形式,融入多元化的文化元素,表达更加主观化,更注重画家本人的所思所想所感。中国山水画在构图上,有以全景式构图的《匡庐图》《万壑松风图》《早春图》《溪山行旅图》等一批代表中國山水画发展颠峰的历史巨作,也有“马一角”“夏半边”的边角式构图。全景式构图中,山水画一般分为近景、中景、远景。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近景描绘了层叠起伏的山石,山石掩映后的小路上,一队行旅牵着身驮重物的骡子艰难前行。山路蜿蜒曲折的尽头是密林丛生下的山涧急流,云气缥缈缭绕,似乎在默默指引远方的漫漫路途。雄伟壮阔的山体屹立在远方,气势磅礴,山涧瀑布如银丝直下,让人感叹自然之壮阔之敬畏。传统山水画有感叹密林丛生的壮阔不可逾越,也有表达对荒寒萧瑟之景的敬畏。北宋李成在《晴峦萧寺图》中以形如蟹爪的枯枝点题,将荒寒之境的萧芜之感描画得淋漓尽致。虽然没有范宽绘制的高山壮阔、威严耸立,但是采用平远构图的李成将画面层层推进,表现出画面的无限空间和意境。因此,画面的意境表达可能不同,但是在山水画的整体构图上都遵循着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和审美视角。

相比较传统的山水画,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在绘画形式上多样,突破较多,表达上更注重结合画家个人的情感表达。当代画家刘建宾在《当代名画家山水画稿》中曾经阐释过自己在水墨山水画创作中的心得:“我在画山水画的时候,就很重视符号化,几座房子、几棵树、几朵云和一两个人(但却没有一座山、一点水。这是基于我的一个理念:你越说山水画,我就越不画山不画水)。我只是把这几个符号重新组合而已。”在刘建宾江南民居系列的作品当中(图1),视角新颖,取景独特,给传统水墨画穿了新衣,借鉴西方绘画的构图形式,挖掘民间艺术的符号和精华,表达了画家对于家乡的独特感受以及江南民居生活的浪漫诗意。在刘建宾的作品中,继承了传统山水画对于空间表达的理念。但是画面构成具有当代特点,融合了画家本人的性格和成长经历、审美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画家独特的绘画形式。当代画家方向的作品,在绘画形式上也是别具一格。作为岭南画派代表画家的方向,生于岭南,长于岭南,他的作品中有部分是表现家乡的。在构图形式上,突破传统,创立个人绘画形式。参照李成和范宽的作品,传统山水画在全景式构图中,一般在画面的上方位置都是以空白居多,画家会给观众留出想象的空间;对比当代画家的作品,不论是刘建宾还是方向,都大胆突破传统。在方向的作品中,画家理想中的家园具有江南的诗意,没有大山大景的磅礴气势,但是画面的此情此景让人似曾相识又流连忘返,让人心之向往,就想坐在小院的一角停下都市生活繁忙的脚步品品茶、赏赏花、逗逗鸟、发发呆,不由得感叹这是多美的时光(图2)。此外,画面当中裁剪空白的方式也是别出心裁。

三、水墨都市绘画的笔墨表现方式

传统山水画在笔墨表现方式上大致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表现方式。近代张大千创新了泼墨泼彩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格局。水墨都市绘画在笔墨表现方式上遵循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表现方式,同时又有发展、创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依然是水墨都市绘画衡量水墨画表现的重要标准,但是为了表现画面所追求的画面效果,画家也会采用特别的制作方式营造画面意境。水墨都市绘画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性,讲究有笔有墨。宋代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有“故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笔墨而成”。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说:“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古人云:‘石分三面,此语是笔亦是墨,可参之。”中国画对于用笔的方法和要求,“骨法用笔”,笔是骨。笔法表现了物象的内部结构,用笔有起承转合,干、湿、浓、淡的变化。用笔与毛笔的使用方式直接紧密结合,用毛笔不同的部位,线条的痕迹也不一样,大致区分为“中锋”“侧锋”两种用笔方法。此外,用笔方式也有“八面出锋”的方式,即充分利用毛笔各个不同的部位,呈现笔墨不同的效果、状态,从而运用在画面需要的地方。不同画家的绘画笔法各有特点,笔法、用笔习惯都和一个画家的个性和审美、经历、情感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站在不同画家的作品面前,总能感受到每个画家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信息。比如,在张大千的作品面前,淋漓肆意的笔法彰显了画家绘画时激情满溢的状态,豪放又不失用笔的沉稳、厚重。相对比张大千的慷慨激昂,齐白石“草间无声”系列的虫草画作,每一个草间的昆虫都细致生动,栩栩如生,或是花朵上停留的蝴蝶,或是草丛后隐隐鸣叫的蟋蟀,或是墙角、石头缝里的天牛,或是芊芊柳叶上间歇蝉鸣的知了等等,精细到每个昆虫的羽翼纹路都清晰可见。每一根线条都精细到位,同时又有力度,以书入画。有了骨,还要有肉,“墨”在国画当中也十分有讲究。庄子曾经说过“墨分五色”,墨色的变化无穷,大致分为干、湿、浓、淡。墨在中国画中辅助线条,进行皴擦点染,表现画面的层次,山石的阴阳向背,烘托画面的意境等。在李成的《晴峦萧寺图》中,山体的阴阳向背通过笔墨的皴擦表现;董源的《潇湘图》以淡墨点染,烘托出南方水气弥漫、烟林笼罩的景象。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新的发展。当代水墨都市绘画中,描绘的对象不仅是古代建筑还有高楼大厦,以及飞驰在路面的汽车等当代生活中的物象。比如画家面对描绘高楼大厦,表现钢铁水泥质感的高楼建筑应该采用怎样的线条、怎样的皴法等,都是都市绘画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画家对于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做出的新的贡献。

水墨都市绘画作为中国画发展的新的绘画领域具有其独特性,首先来源于其对传统中国绘画的民族性的继承;其次,来源于西方艺术的影响;最后,是当今时代赋予其的时代特征。因此,水墨都市绘画继承了传统中国画,同时又是传统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和延伸。

参考文献:

[1]陈浩.水墨都市绘画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山水画中国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纸巾山水画
书画名人汇
程灿山水画作品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明代山水画家蓝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