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2019-05-24任泰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任泰明

摘要:该文就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从人才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建设结合我院大数据技术与专业建设实践提出了建设方案。

关键词: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7-0169-02

1 引言

随着全球范围内大数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在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的关键作用,促使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如美国政府早在2012年3月宣布了《大数据发展与研究计划》,2016年5月进一步发布“联邦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不断加强在大数据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布局。欧盟2014年推出了“数据驱动的经济”战略,倡导欧洲各国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与研究,在2015年8月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動纲要》,在2016年发布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的第二次集体学习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各省市也都出台了加快大数据发展的规划的各类政策。《2017年中国大数据发展白皮书》中指出到2020年, 我国大数据产品与服务业务收到将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因此大数据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麦肯锡(McKinsey)2018年出具的一份详细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18年,大数据或者数据工作者的岗位需求将激增,其中大数据科学家的缺口在14万到19万之间,对于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决策的分析师和经理的岗位缺口则将达150万。另外,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委会的资料显示,未来3到5年内,中国需要180万数据人才,因此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各高职院校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很高,根据教育部2018年1月18日公布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备案与审批结果显示已经有208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该专业,各高职院校如何设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方案,并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国家和社会、行业需要的人才,是摆在各高职院校的首要问题。

2 大数据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1)人才培养目标设计

早在2000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制定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依次为依据结合新时代对高职大学生人才培养要求及目前大数据人才发展需要,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对学生政治思想方面的培养要求;二是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方面的要求;三是对学生大数据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四是对学生大数据应用技术的要求,各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是通过第四项要求体现的。

我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大数据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大数据平台运维、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加工、数据可视化、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

(2)人才培养规格设计

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设计原则,人才培养规格包括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在素质的培养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比较统一的格式,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大数据的运维、大数据的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开发等工作,因此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包括:在基本技能培养上要学会大数据平台和相关工具的配置、操作与使用等能力;在基本技术的培养上要学会大数据的采集、清洗、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展现等的能力;在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养上要掌握大数据系统基本架构、大数据的开发工具和大数据应用系统的初步设计与开发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除了专业能力外还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新知识与技术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3)课程体系设计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要结合大数据技术职业岗位能力与技术需要,以核心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培养职业能力的学习领域课程。具体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如下:

素质结构:培养要素包括思想品德素,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课程为思想道德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公共艺术等;职业素质包括具有良好的学习品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求新欲,热爱学习,能自主学习,有创新精神,课程为职业素养、就业指导、公共安全、创新创业指导、高职语言读写等;身心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课程为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等。

知识结构: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程序编程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外语基础知识,课程为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英语等;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大数据平台架构,掌握大数据编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数据库基本知识,课程为Linux、Python程序设计、HADOOP、My SQL数据库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包括掌握大数据收集与处理知识,掌握机器学习编程框架及模型设计方法,了解深度学习编程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与大数据可视化的方法,掌握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方法,课程为数据的收集与清洗、大数据可视化web开发技术、Spark核心技术、Hive数据仓库等;专业拓展知识包括了解并发项目知识及虚拟化相关知识,学会查阅专业手册及相关资料,学会撰写大数据报告,课程为大数据并发技术、VMWare虚拟化技术、大数据中的数学建模与应用等。

能力结构:专业基本能力包括具备抓取海量数据的能力,掌握大数据平台的搭建、调试、维护、的能力,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课程为数据收集与处理项目实训、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平台搭建项目实训、实践Python网络爬虫项目实训、大数据可视化项目实践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大数据分析能力,具备知识搜索、问题求解和量化分析的能力,具备搭建云操作系统的能力,具备撰写专业大数据报告的能力,课程为基于Spark的离线数据分析平台项目实训、OpenStack云计算平台项目管理实训、大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实训等。

3 结语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近两年才起步,各学校都处于不断学习、探索与实践阶段。根据高等职业要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可能千篇一律,高职院校教师要深入大数据技术应用一线企事业单位,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改进与完善,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叶健华,高海涛.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93-95.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从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浅议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
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物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