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点
2019-05-24冯刚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长足发展。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的前提。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需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本质,不断与时俱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强化学科协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选拔和培养,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的理想信念、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以及育人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2.008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2-0039-0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队伍,既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发展历史,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实践,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运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以理论发展指导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发展中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及文化土壤,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深入而不断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着不同的社会实践,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各不相同。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内容。新时代背景下,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就是要抓住明确理论前提、强化学科协同、着力队伍建设几个重点,深入挖掘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持续创新发展。
一、把握学科发展本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检验、运用、发展和完善无不体现着实践的属性和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实践性既为我们认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方法指导,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学科发展本质。鲜活丰富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动力源,我们要从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体现在,它既打上了当时时代的实践烙印,又以其科学性能够与各国实践相结合,在鲜活实践的滋养下深入发展。一方面,从诞生之日开始,马克思主义就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实践品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身参加了这场革命,并自觉地将《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于实际斗争中,接受革命实践的检验。通过对1848年大革命经验的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完善,将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实践品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发展。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实践,总结经验,不断研究和完善政治经济学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它的伟大实践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3]从这篇德文版序言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展现了自身的开放性。实践是我们研究、学习、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马克思主义诞生起,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为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各国进步人士争相学习、运用的实践指南。也正是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中,通过结合各自的时代特征和国家实情,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发展,如贝贝加尔、卢森堡、考茨基等一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们,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内涵来讲,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有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践结合形成的丰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封闭的,它始终随着一批又一批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鲜活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得以不断地深化和发展,成为各自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的科学指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从源头来说,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等思想,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同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不只这些,还有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然而,最终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4]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时代前沿上,着眼现实问题和矛盾,放眼世界历史,吸收人类智慧成果发展和成就马克思主义。实践在其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检验和吸收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方法路径。也正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開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5]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勇于把握时代脉搏,站在时代前沿,立足现实实际,积极借鉴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经过实践转化,最终形成科学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就一般性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就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包含着许多其他领域的知识,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马克思、恩格斯及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越发丰富和全面,这也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因此,“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7]新时代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继续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放发展的学科本质特征,始终坚持实践观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发展和经验总结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把握学科发展张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张力”在物理学领域常常是指某物体在受到拉力后,物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牵引力,引申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是指相关对象之间适度建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效果。这种“张力”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促进相关学科的研究,同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也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8]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等各领域普遍规律的揭示,对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方向等一般规律的揭示,不仅为相关学科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提供了认识思考的视角和实践研究的工具。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相关学科中的应用,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新的案例和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在应用中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深化自身的认识。这种“张力”不仅为各学科提供新的生长点,同时将各学科联结在一起,构建起一个互促共进的学科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要高度重视学科发展张力的作用,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各相关学科之间协同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各二级学科的协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二级学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核心,他们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下又在各领域深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实现各二级学科既深化创新又协同共进,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的重点内容。2005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学科中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9]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10]2017年,教育部党组决定,支持高校在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中设立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招收相关方向研究生。[11]自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扩展为八个二级学科,它们相互支撑、互为关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内容,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基础原理支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对于正确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契合中国实际、彰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科学分析各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说和思潮,进而在比较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建设”聚焦中國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不断促进党的科学建设,增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优秀中华文化成果,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的八个二级学科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滋养,既有精髓缘起的理论基础,又有创新发展的当代表达,还有实践运用的成果转化,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首先就是要凸显这八个二级学科之间的逻辑关联,使其相互借鉴、彼此支撑,在研究视角上要协同,要抓住马克思主义立场这一根本,立足中国特色实践这一实际,以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推动新时代中国建设;在研究方法上要协同,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的同时,善于总结、发掘和共享实践中形成的新方法,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研究资料上要协同,既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指导实践,又结合实际问题重新审视、解读经典思想内容,进而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协同共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对话沟通机制。其他相关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中的外围学科,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开展马克思主义在各领域的生动实践。从根本上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12]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其他相关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案例经验,对于发挥“张力”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重视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对话沟通机制,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开展交叉研究,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谋求新的发展路径。比如在共建双一流学科的环境下,哲学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可以支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科建设,中国哲学可以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外国哲学可以支持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伦理学可以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而有利于在交叉研究中形成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成果;社会学院的社会学、人类学学科可以支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将田野调查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方法应用到学科研究当中;历史学院的历史学学科可以支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历史研究、文献研究、档案研究等方法都可以应用到相关学科当中;政治学院、国关学院、管理学院的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管理学可以支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相关研究和方法论指导。总的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密不可分,其中不仅可以有相关理论的对话,同时更重要的是方法论的交流和借鉴。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学科联系紧密,但是也存在学科属性和研究范式上的区别。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叉学科研究,需要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相关学科专门人才不断充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13]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他学科的指导作用,主要指的就是价值引导和方法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深入理解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在对话、交流、协作中协同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遵循。同时要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积累质变的成果。“可以说,没有18、19世纪欧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14]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认识学科之间的“张力”作用,发挥学科群的联动促进功能,在理论借鉴、方法互通、资源共享中实现创新发展。
三、把握学科发展关键——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体系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要素,一个学科在代代学者的接续努力和传承中逐渐发展壮大。学科培养人才,人才传承和弘扬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到今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懈奋斗的结果。新时代谋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不仅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而且还要形成多方面研究合力。要拓宽人才选拔视野,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从人才队伍结构、科研支持、业务培训、条件改善等方面,努力建立科学有效、具备可操作性、符合理论工作特点的人才保障体系,打造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源头活水,从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整体水平。
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15]做到“授业”、“解惑”和“传道”的统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而言,首先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首先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深入的理解。要在读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握时代发展特征,明确中国改革发展大势,以及认清世界发展大局,“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6]强化问题意识和前沿意识,将理想信念在学理上研究透、研究实,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知识结构和“理论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要自觉将理想信念应用于教学和科研全过程。对于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而言,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切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完成知行合一。
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理论功底。首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而言,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本应是基本前提。但是,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成为了一个不得不强调的重要议题。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增强经典著作文本功底,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要堅持二级学科的交流协同,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出发,不同二级学科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丰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知识结构。其次,拓展交叉学科理论视野。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丰富以及相关学科人才的加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学历层次和学科视野不断开阔,这对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良好形势下,要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的交叉学科研究视野,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对话、协作,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境界。最后,加强理论研究前沿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7]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而言,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样重要,完成这些使命,就要树立前沿意识。这种学科前沿意识,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交叉学科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源于对现实世界中存在问题的关注、解释和解决。只有这样的前沿意识,才能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教育能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理论素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认同。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智库是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为党和政府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立足前沿、聚焦问题、深入实践的重要途径。
要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专业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兼容并包,具有开阔的视野扩展人才队伍,也要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准入标准,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专业素养。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而言,应该具备“读”、“写”、“讲”等基本专业技能。首先,进一步加强读史、读经典的能力,不断提升解读经典文献、政策报告等重要文献的能力,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文献内涵,深刻理解政策意图;其次,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着眼实践领域的实际问题,密切关注时代发展特征、中国发展大势、世界发展格局、人的现代化转向等方向,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课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课题,将工作和思考自觉转换为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教学实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指导;最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讲课能力、宣讲能力,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
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育人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育人使命是重要职责和基本功能,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攻克科研任务的必然要求。首先,把握育人规律,落实育人要求。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育人能力,既要探索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又要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以学科特色目标为指引,凝练学科方向内核,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的体制机制,加强管理体系建设,统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本硕博相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打磨凝聚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聚焦中国特色实践前沿的课程教材,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其次,加强师德建设,师风引领学风。“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8]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更应该以身作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检验言行、锤炼品格、锻造德性,将扎实的学识、严谨的学风、良好的师德在马克思主义者中传承。最后,胸怀博大情怀,勇于承担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既要有学懂弄通科学原理的恒心毅力,又要有传播发扬科学原理的博大情怀,站在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承担育人使命,把对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转化为传播的执着信念,把对科学理论的实感体悟转化为传播的内容方法,在传授理论、经验、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这一份信仰、使命和情怀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2][4][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6][8][12][13][1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7]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9]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368.
[10]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11]坚定不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N].光明日报,2017-11-13(6).
[1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16]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
[18]冯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20.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