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9-05-24李佩云
李佩云 夏 鹰 林 鹏 孙 力
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康复医学科高压氧室(570208) 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神经外科
【提 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影响,并对其他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行高压氧治疗患者51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9例。对照组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可能对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护理干预、年龄、吸烟、饮酒、婚姻状况,对患者心理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护理干预、婚姻状况。结论 对高压氧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促进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适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
高压氧治疗指的是各种缺氧性疾病或相关病变患者在高压环境下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气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1]。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微循环,增加血液溶解氧量,所治疾病囊括了多个学科,其适应症也越来越广,对脑卒中、脑栓塞、颅脑损伤和脊髓损伤等均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2-3]。但我国高压氧医学起步较晚,与常见的手术、药物等治疗手段相比,患者对高压氧治疗还比较陌生,认知较少,再加上高压氧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氧中毒、晶状体浑浊、气压伤等,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呼吸心搏骤停、再次脑出血等,容易使患者对高压氧治疗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有的患者甚至拒绝行高压氧治疗[4]。因此,对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消极认知和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完成高压氧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伤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本文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18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145例,女114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2.37±3.19)岁;其中脑卒中患者20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7例,硬膜外血肿21例,硬膜下血肿20例。对照组患者男149例,女110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2.75±3.26)岁;其中脑卒中患者20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例,硬膜外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分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
患者的纳入标准:①入院时GCS评分≤12分;②昏迷时间超过6h;③患者经颅部CT或核磁确诊并经神经外科专科治疗后遗留头痛、记忆力减退、失语、精神症状等;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②伴有癫痫的患者;③不能很好地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方法
(1)研究方法:由于本组研究中脑卒中患者居多,患者的生存质量由SS-QoL量表和BI量表进行评估,SS-QoL量表是由斯坦福大学Williams教授[6]等人编制,王伊龙等人引进国内的专门评估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共49个条目,每个条目最高得分为5分,最低为0分。BI量表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广泛应用于外科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中,效度好、信度高,是评估脑卒中患者结局的最佳选择,其分值区间为0~100分,分数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
患者的心理状况由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先将量表发放给患者,由患者进行自评,再由护理人员将量表回收,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
(2)护理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由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入舱前让其阅读入舱须知,帮患者换上医院的全棉衣裤,用全棉的一次性帽子将患者的头发全部包好,告知患者如遇耳部不适可吞咽口水进行缓解。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多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患者由于对高压氧治疗的认知较少,往往会产生对未知的恐惧与担忧,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前对其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原理、效果及治疗须知,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明白高压氧治疗的大概情况及对康复的帮助。②心理护理:由于高压氧治疗的环境狭小且封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被束缚,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对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不能很好地配合医务工作者完成治疗,严重影响到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在患者入舱前、入舱后及出舱后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入舱前,护理人员应重复向患者介绍舱内情况,告知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诸多优势,详细讲解高压氧治疗的原理以及过往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放心、放松接受治疗。入舱后与患者轻松愉快地交谈,告知患者大概的治疗时间,向患者讲解舱内设备及其作用,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放松。出舱后告知患者治疗很成功,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并告知患者出舱后的相关注意事项。③行为干预: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相应的行为干预,如言语欠清的患者可以鼓励其多说话,患肢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帮助其多活动患肢,能站起来走路的患者则尽量站起来缓慢行走。此外,患者入舱后还可以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让其放松肢体,消除其紧张的情绪等。
3.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全部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价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S-QoL评分、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S-QoL评分、BI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价
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价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价
3.高压氧治疗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理干预、婚姻状况能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P<0.05),且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呈正相关;年龄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P<0.05),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不大(P>0.05);吸烟和饮酒是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影响因素(P<0.05);性别既不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也不是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具体见表4。
讨论
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是指将患者放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的一种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脑卒中、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中,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等方面均有着很大的帮助[7]。高压氧治疗的原理主要是提高氧分压、氧的弥散率和有效弥散距离,增加组织氧含量和血氧含量;在高压氧环境下,患者的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使颅内压降低、脑水肿减轻,对“缺血半影区”内的神经细胞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仅能预防血栓形成,还能改善脑代谢、促进血栓吸收等[8-9]。高压氧治疗配合临床科室的相应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易慧娟报道高压氧治疗与现代康复治疗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等指标[10]。
表4 高压氧治疗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得分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高压氧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虽然较好,但由于我国高压氧治疗开展较晚,患者对高压氧治疗比较陌生,由于认知不足而对高压氧治疗不够信任,再加上高压氧舱是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患者容易产生幽闭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耳痛、耳鸣等副作用,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容易使患者对高压氧治疗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11-12]。相关报道显示,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47%,高于与普通人群5.8%的发病率[13]。因此,对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尤其是心理护理。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对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以及入舱前、入舱后和出舱后的全程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其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主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走出对疾病和未知的阴影,疏解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行为干预则主要帮助患者身体状态达到放松状态,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放松。
此外,本文还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得分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性别与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无关之外,护理干预和婚姻状况与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均成正相关关系;年龄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吸烟和饮酒与患者生活质量成负相关关系,而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说明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有很好的正面影响。
综上,对高压氧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促进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适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