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评介
2019-05-24王钰瑞
在研究中国书法史的众多学者中,白谦慎是一位颇具个人特色的学者.他置身于西方当代艺术环境之中,对国内书坛亦密切关注.这使得他有独特的视角去思考书法的发展.他早年以傅山为切入点,探究书法经典体系从帖学到碑学的突破.他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即开始广泛收集当代书写环境的视觉资料,很多同时代的非名家书迹也进入他考察的视野,成为其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中国书法家们一直颇为自觉地将古代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学习的经典,他们不断从古代书法作品中汲取营养.从帖学到碑学,书法临摹的范本库也在不断扩大,"与古为徒"成为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粗糙""不规整"的未经书法训练的古代素人之书成为部分书法家学习推崇的对象,并冠以"民间书法"之名,企图将其纳入书法临习范本系统,引发了关于"民间书法"的巨大争议以及与中国传统书法的经典性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探讨.
白谦慎的《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该书数次再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者通过对当代及古代非名家书迹的对比,发现无论古今,初学者在书写楷、行、草字体时,都呈现出一种无鲜明时代特征的"无古无今"的状态.这些"素人之书"由于未经过训练,都有一种不落经典窠臼的意外感并让人感受到天趣.作者从而思考,对于古今拥有同样意趣的书迹,当代书法家们为何奉"古"为圭臬,视"今"为敝帚?
作者通过各个角度的叙述并不是为了批评或赞扬某种审美趣味,而是展开一系列的文化反思.在作者看来,书法艺术发展至今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但是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些在古代原本非经典的非名家书迹是如何成为经典的?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又使用了哪些策略?面对拥有同样天趣的书迹,当代书法家舍"今"求"古"现象的背后蕴含有怎样的文化社会学问题?以及在当代书法创作和欣赏中,是否存在着审美趣味的转变,这种转变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社会文化背景?最重要的是,随着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代书迹被纳入书法的范本之中,这将使其陷入难以自洽的逻辑悖论,最终仍要回到对于书法本质问题的反思.作者是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这些问题的,面对当代书法艺术同当代其他艺术一样陷入自身困境的局面,作者站在艺术史的高度去思考它们应当如何展开和未来发展的走向.
作者以敏锐的艺术史家的视角,将当代书法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正是一本提问题的书,作者给了我们部分问题的答案,有的则只是提出疑问,让读者在持续地思考中追问:在书法史发展的脉络中来看,当代书法艺术如何面对和处理"古"与"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