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策略探讨
2019-05-23孙中柏
孙中柏
摘 要: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校企合作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方式,是高职教育特点的直接体现,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传统的校企合作弊端多,结构失衡、机制制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在“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校企合作,在合作内容、形式、环境、机制等方面都要积极寻求创新,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助力高职教育迈向产教融合新台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05.052
随着国际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以此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这一战略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围绕智能化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等关键环节提出的。在此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策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助力高职院校更好地输送高素质人才支撑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变得极为紧迫、刻不容缓。
1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校企合作新特点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升我国制造实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以品牌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结构的优化转型。要想高效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渐向制造研发、生产、运营以及管理等环节延伸,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展示出了新特点。
1.1 推动高职教育高端化发展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传统的校企合作所培养的人才目标主要是一线员工,而在制造行业,一线员工并不需要具备很高的技术含量,尤其是对制造工人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并没有过多的要求,更加看重工人的操作技能。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生产设备智能化、机械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对工人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的要求势必提升。也就是说,一线员工的工作不在再局限于单一化的机械操作,技术含量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看重一线员工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并将创新能力、技术等指标作为一线员工的主要培养目标[1]。对此,在校企合作形式下,企业对员工的新要求也影响着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三年制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推动了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逐渐高端化,而校企合作领域也从单一的人才培养逐渐向产品研发、生产等领域发展。
1.2 校企合作模式将发生改变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对职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改革迫在眉睫。通常,传统的校企合作有“顶岗实习”“订单合作”“工学交替”“产学研合”等模式,这些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建立在“粗放型”合作模式基础之上的,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已逐渐落伍。为进一步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必将向精细化合作发展,校企合作岗位的技术性要求变高,合作层面也变广,合作焦点变多。可以说当前新形势下,“精细化”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是基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机械将会逐渐替代人工,这就意味着人工岗位会大幅度缩减,而需求的个性化也形成了生产个性化、岗位个性化特点[2]。与此同时,“柔性化”将会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今后校企合作的主要特征,“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战略目标必将使社会大生产呈现出“面多量少”的特征,为了满足个性化的生产需求,“柔性化”合作将会成为校企合作新特征,原有的一个岗位对应一个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會有所改变,校企合作的对象逐渐向整个行业发展而转变。
2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的策略
2.1 创新合作重点
“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提出了要凝结社会各行各业的有效资源,在十大领域寻求重点突破,以创新科技推动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数控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化交通轨道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应当要着力于工业革命核心技术方面,全面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制造行业。而要想助力制造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与突破,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校企合作的融合力度,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化技术人才。对此,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十大重点突破领域,以此为发展蓝本,时刻关注制造行业的发展动向,了解行业政策,将制造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建设作为院校首要工作,加强与制造行业优质企业之间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共同形成高职院校与一流企业协同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良好局面。
2.2 建立工学研基地
企业要积极参与到院校人才培养之中,按照企业形式对工学研基地的架构进行架设,并设置工学研基地的部门,比如研发部、设计部、营销部、采购部等。而学校则负责选出每个部门的负责人,由企业进行专业培养,在完成一定课程培训、岗位实践后,部门负责人可回校组建团队,并对团队进行个性化培训[3]。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协助进行培训。工学研基地必须要明确两个主体,即学校与企业,二者缺一不可;同时也要明确两种身份,即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教师既是老师也是“管理员”;学生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工学研基地课程由学校、教师以及企业共同开发、制定,并根据企业员工存在的不足之处或是可晋升空间,来完善培养体系,开发出满足企业实际,符合学生发展的实践课程。同时,可在工学研基地开设创业区,在周末进行全天开放,学生可将自己的作品、想法、创意在创业区进行展示和售卖。
2.3 深化合作内涵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势必会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形式、内涵发生转变。在当前背景下,校企合作“双主体”是必然趋势,只有坚持“双主体”才能更好地开展深度合作,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化职业人才,并充分发挥出职业院校优势,与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共同推进人才培养高端化[4]。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益倾向具有一定差异。职业院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促进院校长远发展;而企业则试图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并为企业储备更多的人才,不断完善内部员工结构,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院校要与企业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其次,聘请企业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兼任学科教师,或定期到校开展学术讲座,加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并选拔和培养院校内业务能力强,具有发展空间的教师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最后,优先向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输送优秀毕业人才,加大工学结合的开展,充分考虑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灵活安排实训时间,切实解决企业淡旺季人才瓶颈的问题。
2.4 完善保障机制
要想完成“中国制造2025”任务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就需要明确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各方的权责,而权责划分则依托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出台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校企合作模式中各方的权责;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对积极参与和落实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相关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或减免赋税支持,确保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积极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职业院校实行政策倾斜,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校企共同完成招生、人才培养的决策、规划和统筹协调,确保保障机制有效运行;此外,还要加快培养制度的完善工作,在学生开展岗位实践,工学交替的过程中,确保每个阶段的学习质量有所保障,并对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进行工资、工龄、社保以及国家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培养与提升,调动学生对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参与热情。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必须向着更加深层次的阶段发展,共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助推我国制造行业做大做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建高,马蕾,赵林林.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7(1):10.
[2] 陈诗慧,张连绪.“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职业教育转型与升级[J].现代教育管理,2017(7):113.
[3] 沈言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芙蓉工匠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6):141.
[4] 张越.论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特色及对中国校企合作的启示[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