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洲野牛的复兴之路

2019-05-23杰里米·汉斯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莱纳野牛

杰里米·汉斯

在美国蒙大拿州东北部5000公顷未开发的原始草原上,数百头野生的美洲野牛重回故里,悠然自在。这片区域不在政府所列的保护区范围之内,而是在一片原始部落的土地上。这方水土上的北美原住居民,正进行着大规模的野牛生态恢复工作。

莱斯布里奇大学教授莱纳·利特和政府野牛保护工程领导人称:野牛被美洲土著人称为“水牛”,寄托着他们无尽的民族情感。莱纳说:这个非洲大陆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在许多美洲原住民部落的精神文化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综合关系”。

几百年前,北美洲还有2000万到3000万只野牛,悠闲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它们是冰川时代后遗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但在哥伦布肆无忌惮地航行之后,不到400年时间,就有无数白种人移居到了原住民的领域。适时,美国政府为削弱当地居民的势力而做出了一系列决定,其中之一就是屠杀野牛,以此来摧毁美洲原住民部落。

短短几十年,美洲野牛就濒临灭绝。

“佩克堡是第一个公开寻求帮助的地区,我们也希望这些濒危的野牛重归故里,”野生动物非政府组织捍卫者兼落基山脉平原项目主任乔纳森·普罗克特说。他已经与这些美洲原始部落合作了许多年,期望能解决美洲野牛的灭绝危机。

在19世纪的屠杀之后,仅剩的23头野牛在黄石公园的一个偏远山谷中幸存了下来。这个族群是一个重要的牛种属,因为它从未被驯化或与其他牛类杂交,维持了相当稳定的基因纯度。虽然野牛本身的基因纯度在遗传学中是个重要的项目,但它在部落群体问题中表现得更为复杂与突出。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牛项目负责人凯莉·斯托纳解释:“在北美原住居民的眼中,这种野牛和水牛没有差异,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原住民与野牛之间存在深刻的情感连接,令他们更加自发地进行这项野牛保护工程。

2007年,黄石公牛群被视为建立文化群的潜在来源。此前,佩克堡和其他许多部落已经拥有了一个用于经济目的的商业牛群;而现在,他们想要在黄石公园野牛群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保护机制的“第二群”。

但事与愿违,虽然黄石野牛是纯种,但因为它们身上携带布鲁氏菌病,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据考察,黄石野牛在20世纪初期就从其他牛种身上感染了这种传染病,一直以来都没有治愈。现在,牧场主和州政府官员担心布鲁氏菌病传染到其他牛身上,便反对了“第二群”计划。牧场主对野牛传播的疾病担心不已,从而采取了屠杀的方式来避免它们传染给在公园边界漫游的其他动物。黄石麋鹿也携带这种疾病,但被证实传染风险较小,因此不受屠杀。

由于布鲁氏菌病,佩克堡几乎从未获得黄石野牛。六年多来,这些部落不得不与蒙大拿州的《反野兽法》作斗爭,好在获得了胜利。原住民们一致认为,蒙大拿州的政治是他们恢复宜居地动物生态的最大障碍。

最终,第一只黄石野牛在2012年抵达佩克堡,当地举行了一个巨大的庆祝活动,人们走出家门,庆祝它的回归。两年后,生态系统的持续复苏就取得了成效。在黄石野牛的帮助下,草原上的鸟类已回归,原生草也在蓬勃生长。当地人认为:野牛对于部落土地的持续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2014年,以美国和加拿大的原住部落为代表的13个部落签署了《布法罗条约》。该条约概述了将在外漫游的野牛带回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性。莱纳同时强调,野牛对部落民族精神有着支撑作用。该条约的成功签署,使同样位于蒙大拿州的Blackfeet部落从加拿大麋鹿岛获得了89只基因纯种野牛。该部落正在与州官员谈判,允许这些没有布鲁氏菌病的野牛自由地进入冰川国家公园,甚至希望在未来某天,它们能像沃特顿湖国家公园保留区的野牛群一样,成为享誉全球的国际野牛群。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莱纳野牛
野牛和野驴
Top Dog in Peaunts世界上最酷的小狗史努比
隐蔽而凶险, 布鲁氏菌病缘何又“抬头”
浅谈家畜布鲁氏杆菌防治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狮子与野牛
“稻草人”
尤金·克莱纳 被遗忘的硅谷鼻祖
飓风袭击北卡罗莱纳
两头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