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 可解的难局
2019-05-23杨易霖孟迁
杨易霖 孟迁
在中国,婆媳关系的处理历来有挑战性。
试想,两个年龄、背景、性格、价值观等方面都不相同的女人,在同一个家庭里确立各自的位置和价值,碰撞在所难免。
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大背景,这个问题更显复杂。
“孝”文化在中国自成体系。自元代成书,数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用于教化百姓的《二十四孝》,其中大部分故事都是讲孝顺母亲的。南宋大诗人陆游,虽与妻子唐琬情深意切,但因为母亲不喜欢唐琬,只得休妻,遂留下千古诗篇《凤头钗》,让后人为之感叹。《孔雀东南飞》中的孝子焦仲卿,也因母亲的缘故而休妻,最后夫妻于痛苦中双双自杀。
可见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女人一生中最有权利、最被尊敬的时光往往是在做了母亲之后。作为“女家长”,婆婆与儿媳之间自然不平等。即便此后经历种种革新,“多年媳妇熬成婆”一说依然延续。
然而,近几十年来中国巨变,女性的工作机会、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均大有提升,对于家庭中各类关系平等的诉求也更多。社会发展带来家庭理财、人际关系、沟通模式等改变,也促使婆媳矛盾的焦点开始转变:婆婆深知柴米贵,消费观念还滞于省吃俭用的“生存”层面,儿媳却看重生活品质,有更高的消费需求;在育儿方面,婆媳往往意见相左,儿媳辈愈发追求精细型养育,把教育竞争从高考提前到孕育,在教育观念上更是频繁更新,不甘人后……双方冲突可想而知。
那么婆媳关系的难局注定无解了吗?并不是。
婆媳因为爱同一个人走到一起,如果爱得得当,那就皆大欢喜;如果爱的方式不健康,一句平常的话也可能带来误解和伤害,进而让整个家庭失和。
所谓健康的爱,从婆婆的角度看,得有“不管的智慧”。结构式家庭治疗流派鼻祖萨尔瓦多·米纽钦在《家庭与家庭治疗》一书中指出:共同生活的前提,是把界限划清。具体到婆婆身上,需要承认儿子已成年,能承担自己的生活,他与儿媳一起,用喜欢的方式建筑他们的新家。他们可能不太有经验,长辈可以去分享经验,但只限于建议。他们会犯错,但也会从犯错中学习和成熟。一旦明确界限,很多纠结便不存在。
婆婆还得有坦诚沟通的勇气。首先,不藏话。通常要藏的话都是不同意见,多有负面情绪,如果压抑,一方就不了解真实的另一方,會让关系疏远隔膜。更大的危险,是压抑不住时会爆发。其次,不过话。不通过儿子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做会使儿媳觉得被排斥。不仅破坏婆媳关系,且不利于夫妻关系。
对于儿媳来讲,做到下面三点,一定会利于婆媳关系。
其一,尊重婆婆的身份和感情。如果她的感情被伤害,夫妻关系一定受波及。尊重婆婆的意愿,即使她的想法自己不喜欢,但她“为这个家好”的初衷应该被看见。尊重婆婆的付出,她的做法也许不是自己期望的,但她的不惜力气值得感激。
其二,包容婆婆的观念与经验。事事计较,会影响家庭氛围,关乎每个家庭成员的幸福感。相对于这个影响而言,生活中的一时一事就太微不足道了。
其三,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学习表达感谢和认可,婆婆的心理需要满足了,自然更能顾及儿媳。学习表达自己的期待,让婆婆感到自己很被需要、很重要。
当然,所有技巧之前,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关系的内涵。婆媳愿意彼此尊重,而非改造、贬损对方,双方就能避免控制与敌对,在平等中协商,在妥协中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