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殷玉珍:坚守33年,只为那抹绿意

2019-05-23三秋树

莫愁·智慧女性 2019年5期
关键词:治沙沙漠丈夫

三秋树

2019年伊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开了最新的卫星数据,显示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而让地球变绿的最大功臣,便是中国。权威杂志《自然》指出,中国是增加绿植的主力。中国在全球绿化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其中一个答案是:改变了一整片沙漠!在毛乌素沙漠上, “中国最牛治沙人”殷玉珍坚守33年,将这片沙漠变成了卫星云图上令人惊艳的一抹绿意。

新婚夜,风在号,新娘在哭

“治沙造林光靠政府大投资、大建设不行,必须让全社会都参与进来。”每次参会,殷玉珍就呼吁全社会大力弘扬林业文化、推动林区发展转型。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内蒙两省交界处,曾经是中国的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北京市大小。1985年,殷玉珍嫁到这片不毛之地,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的白万祥结为夫妇。这里没有路,没有电,抬头是沙,低头也是沙。方圆十几里只有一户人家和一棵树。那棵树还是白万祥和父亲一起种下的。

新婚之夜,风刮得令人心烦意乱。他们的“新房”是一个大半截埋在沙里的地窨子,木棍做横梁,上面铺了些树枝、蒿草,糊了层泥。一夜大风,地窨子几乎被埋住,门打不开,小两口挖了半天沙才爬了出来。

殷玉珍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她准备离开。她流着眼泪在前面走,老实巴交的丈夫跟在后面哭,再后面是眼巴巴瞅着的公公婆婆。丈夫家的那条小狗也追上来,围着她咬裤脚。最后,她迈不动脚步了,和丈夫抱头痛哭,哭完抹把脸,说一声“回哇”,又回到了那间地窨子。

殷玉珍好强,即使穷,也要把小土屋收拾得干干净净。没事的时候,她望着门前的黄沙就想:哪儿的黄沙不埋人呢?这辈子就让沙子欺负着?

不甘心,宁可累死,也不能被荒沙欺负死

一次,殷玉珍去打水,猛然发现井边的一株小杨树泛了绿。那一点点新芽令她心里的火苗一亮,一个念头瞬间被点燃:一棵树能活,这沙窝窝里就能种树。有了树就能挡住沙,挡住沙就能保住家保住地,有了地,就会有春耕秋收。

1986年春天,20岁的殷玉珍和丈夫用打工挣来的钱购买了600棵树苗,种在房子的周围。殷玉珍每天除了给树浇水,其余大部分时间就呆呆地瞅着这些小树。冬去春来,经历了风霜和干旱之后,小树只活了不到10棵。这中间,殷玉珍病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棵树苗的死都令她沮丧,而幸存的小树苗又给了她微弱的希望。

别人冷嘲热讽,劝她别再干这无望的事。可殷玉珍咬牙坚持,即使有一棵树能活,就有一线希望。

那些在风沙中飘摇的小树,在殷玉珍和丈夫的眼中幻化成一片未来的绿洲。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殷玉珍夫妻起早贪黑,两个人像一支队伍。饿了就啃干粮喝冷水,累了就在沙地上歇歇。脚下不知烫出了多少个泡,汗水不知流了多少,铁锹也不知用坏了多少,倔强的殷玉珍只有一个念头:“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沙欺负死。”

夫妻俩在一次次被沙“欺负”中总结经验。有一年春天,全家齐上阵,整整干了三个月,栽下5000棵柳树。结果,一场昏天黑地的沙尘暴就把树苗搅翻了个儿。殷玉珍还是不服气,提了铁锹就出门了。她琢磨,怎么才能不让大风把树苗都拔掉,观察风的方向、沙的走向,还是先把周围的沙子都固定住再开始种树?慢慢地,她找出了与沙漠相处的方式。

苦,她不怕,累,她也不怕,最怕的是一个人在沙漠里的孤独。一天,她在植树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人在沙梁上走动。40多天没见过生人的她,惊喜地扯开嗓子就喊,又跳起来使劲挥手,那人却没有任何回应。她跑去找那个陌生人的脚印,生怕沙子把脚印埋了,用筐把脚印罩上……

父亲来看殷玉珍,看到女儿瘦得皮包骨头,坚持要带女儿回家。可殷玉珍带着父亲走遍了她的“森林”,描绘着她想要的未来:这里不仅绿树成荫,还会有各种果树、花草,年年有收成,岁岁有花香。父亲看着又黑又瘦的女儿,转过脸去,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流。

在殷玉珍和丈夫愚公移山般的努力下,慢慢地,家门口植被增多,沙丘不见了,土壤越来越厚,土地越来越平整,降水也明显增多。殷玉珍和丈夫在住房周围改造出一片水浇地,修建苗圃,种植了上百亩瓜果。每年,他家的瓜果可以从5月吃到9月。

土壤肥沃了,他们每年还种植200多亩小米、绿豆、糜子、蔬菜等,养了500只羊。殷玉珍把土特产统一注册了商标“漠海”,有机小米一斤能卖30多元,拉到旗里就卖光了。她终于实现了春耕秋收的愿望,每年仅杂粮就收入二三十万元,再加上养羊养牛的收入、公益林补贴,农林牧并举,每年收入百万元。

作业区内近7万亩的明沙都治完了,殷玉珍开始把“百年树种”换为“千年树种”。她在杨树、柳树、榆树、沙枣的间隙补植樟子松、油松、云杉和国槐,在柠条、沙蒿的间隙补植丹参、桃树、樱桃、葡萄,把生态植物换成经济植物。

1999年,殷玉珍第一次走出毛乌素参加劳模会。她把获得的第一个绶带挂在自家毛驴的脖子上。这些年的苦,只有她和它们知道。

绿起来,33年的坚守,拯救地球

2016年,殷玉珍和相关企业联系,开始种植玫瑰,筹划着生产玫瑰油、玫瑰化妆品和玫瑰食品。如今,十几亩玫瑰的香气已弥漫在她的绿色庄园里。

最初,殷玉珍只想活下来,接着想绿起来,然后她又梦想着富起来。担任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林业协会会长后,除了到处为100多个造林大户化缘防火设备,她还把自己种的5000亩林地捐给村里,让村民都能领上公益林补贴,享受林沙产业红利。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她家门口召开,她还被邀做大会演讲。那一刻,殷玉珍让世界看到:咱中國农民不仅能把不毛之地变为茂密林地,还能把绿色庄园变成玫瑰花海。

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韩国国家电视台还将她的事迹制作成多语专题片在全球播出。国家为殷玉珍在沙漠中建了一座“玉珍沙漠绿洲生态园”,园中用雕塑记录了殷玉珍一家植树造林的英姿,世界各地的游人、学者慕名而来。

从哭泣的新嫁娘到治沙女神,33年过去,殷玉珍和丈夫种了50多万棵树,种树面积达7万多亩,在沙漠里重建了一个家园。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治沙沙漠丈夫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傍晚
走进沙漠
安慰
穿越沙漠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