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曲艺鉴赏课与社团建设在曲艺活态传承中的作用

2019-05-23鲍震培

曲艺 2019年5期
关键词:进校园曲艺社团

鲍震培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指引下,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出现了新的气象。各级地方政府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把戏曲(曲艺)进校园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随着曲艺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非艺术类高校鉴赏类曲艺课程的开设,在课程建设中出现一些疑惑、争议及方向性问题等,值得高等曲艺教育者去思考。

一、目的:“看”还是“学”?

对于曲艺进校园,有一种观点认为,普通高校开曲艺课,放几段视频,讲讲曲艺史和曲种特点,介绍名家名段,大学生只做到欣赏就可以了,目的是培养会“看”曲艺的观众,而不要人人都去“学”,都跑去说相声,没有意义,演出和传承的事儿还是交给职业艺术学院(校)或专业曲艺团体去做。这种声音可能有一定代表性,其错误性在于没有认识到高校开设传统艺术课程对传承艺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以为曲艺进校园要做什么,怎样做,一定要遵循高校教育规律,围绕着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课,而不是哪个人主观的意志能左右的。

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传统艺术和进校园的传统艺术课程,据笔者调研如下:

热情态度。我们首先应该肯定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就大学生来说,他们成长的环境里,受到大量西方文化或准西方文化模式下的流行文化的影响,被好莱坞大片、美剧、日韩港剧、嘻哈、摇滚、街舞的流行文化和形形色色的网红直播、抖音、游戏等覆盖,传统文化的因素或许在名著改编电视剧、古装偶像剧、民国偶像剧中偶然见到,当然也有极少数从小培养起兴趣的戏曲、曲艺或其他传统艺术爱好者。到了大学以后,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使学生们视野开阔,兴趣更加广泛,对知识文化有着旺盛求知欲的大学生们迫切地想要更多了解他们所不熟悉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

担当精神。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进校园持支持和欢迎的态度,更多不是从兴趣出发,而是一种责任感,因为在年轻一代看来,“非遗”艺术、传统艺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一种古老的文化,难以与现代艺术竞争和抗衡,但是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带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又让大学生们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从“非遗”艺术、传统艺术通识课上学生交的作业中,能够看到大学生们渴望了解民族艺术,赞叹民族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的同时,对优秀传统艺术的渐行渐远深感痛心,他们表示愿意做弘扬传统艺术的推崇者和传播者。

探究的意识。学有余力的大学生们在申报国家级、市级、校级科研能力创新课题时,很多人选择了做传统文化的调研课题,尤其是还在活态传承中的传统文化,如妈祖文化、茶馆相声、“非遺”手工艺、京剧剧目等,都成为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科研创新,有的还进入了毕业论文写作。

实践的诉求。大学生在了解和鉴赏传统艺术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了亲身实践的诉求,这也是当下传统艺术进校园和“非遗”进校园的特点,不但进校园还要走近青年学生,与当下讲求互动讲求体验的理念趋同,传统艺术在校园里的通识教育,带有实践和互动环节的课程更受欢迎,最明显的表现为学生传统艺术类社团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

了解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待传统艺术的以上四个特点,就可以回答前面所说应该是“看”还是“学”的问题。不能只是单纯的“看”,而是要深入的认知,这就需要有所“学”。尽管由于课时所限,所学只是星火皮毛。在笔者所在高校,最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课程是某种艺术的鉴赏与实践或习作,一边鉴赏一边实践,理论不脱离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中“赏”,在“学”中“品”,在“学”中“鉴”,在“学”中“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做”的重要性甚或超过了单纯的鉴赏。因为在网络时代,网络上有海量的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渠道,而赋予或增加一种能力是需要学校和教师培养的,最近高考取消了很多加分项,唯有艺术没有被取消,而且艺术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了。

所以说,大学曲艺通识课不仅要讲清楚曲艺是什么,曲艺的魅力在哪里,还要请专业的演员进行展示和讲解,要辅导学生们进行入门级的实践,只有做成一门复合型的课程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求知特点,才能满足高校对于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双重要求。

曲艺通识课在高校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是其课型比较丰富,相声、评书、快板、鼓曲、弹词等都可以拆分进行。而以上每一类都可以以鉴赏加实践的方法来进行,当然学生人数一定是小班化的。

实践性“学”的加入深化了“戏曲(曲艺)进校园”,让传统艺术落地而生根,发芽而开花,最终结出硕果,不仅是从娃娃抓起,培养曲艺人才,而且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由外化知识而内化能力的升级。2018年天津市委宣传部联合教委、财政局、文广局多家颁发的《天津市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此文件中戏曲的内涵包括了曲艺,用括号表示)明确要求,除了观摩演出还要培训教师,在音乐课上教习以及成立社团学习戏曲曲艺、举办大中小学生戏曲曲艺展演,说明政府对年轻一代传承传统艺术寄予希望并加大了投入。教育部最近颁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高校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包括曲艺)建设传承基地(首批55个基地已经颁布),明确要求高校挂牌基地要组织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等开设若干门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并设立传习所和工作坊,对实践性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二、作用:传播还是传承?

大学曲艺鉴赏类课程是传播还是传承?一般来说,大学曲艺类课程是普及性的、传播性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当下,传统曲艺传承正在发生三个变化。

一是曲艺的传承由原来的自然传承或者说以市场为导向的消费性传承逐渐转移到(过渡到)非市场导向的“非遗”性传承。二是以技艺性为主的传承转移到以文化性为主的传承。三是以娱乐性为主的传承转移到以保护性为主的传承。过去老艺人遵循艺不轻传的传统,说“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句春”。但是在诸多传统艺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传承的意义发生了扭转,改变了以往只有专业学习才能够接触艺术的情况,也改变了以往自然传承、自然淘汰、自然消亡的情况。大学成为传统艺术非市场化、非技术化、非感官娱乐化的文化憩息港湾,有些曲艺形式因为市场萎缩而日益小众化,进入大学传播增加了受众,如果设立传承基地开展培训,无疑具有将旧的动能转换为新的动能的意义。

所以曲艺通识课不仅仅是过去所讲的普及,而带有一定的传承性,尤其是以课程为依托,进入到更为专业层面(即社团层面)的扩展性深入性学习,使聚拢校园爱好者人气、培育更高艺术素质人才成为可能。笔者所在高校一位曲艺通识课的主讲教师认为专业性的学习是纯粹的“继承”,通识性的学习是一种“传承”,从而主张“传承比继承更重要”,笔者认为他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传是带有传播和继承两层含义。艺术传授给从艺者固然重要,传给大众带一定自娱性质,可能更符合当初创造艺术的状态,其实任何一门艺术都产生于自娱自乐,自娱自乐也是一种传承。

综上所述,大学生曲艺类通识课的作用有三种,一是欣赏传统艺术,二是获取艺术能力或技能,三是传承曲艺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才是国家和社会开展“戏曲(曲艺)进校园”的最终目的。

三、提升:曲艺社团的建设和存在问题

学生曲艺社团是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模式,活动内容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培训和演出。从组织模式、社团宗旨和最终结果来看,大学社团与中小学差不多,但在教师介入、经费来源和使用等关键点上,大学与中小学有较大的不同。大学社团是学生自主成立的,校方考虑学生参加较多社团活动会影响学习,故有一定限制,表现为审批手续十分繁复。校方和教师大多是名义上的支持关系,大学社团一般没有经费来源,指导教师工作量无法纳入教学工作量,所以教师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也较差。有的高校对社团进行演出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十分有限,购买必要的服装道具尚有困难。在天津市颁发的戏曲(含曲艺)进校园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要建设学生社团,提升社团品质。笔者认为学校要想真正做好社团,就要注入资金,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投入。

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依托课程,拓展课程的方式组建曲艺社团。如南开大学2016年开设全校公选课《评书相声鉴赏与实践》,课程只有一学期32个课时,部分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有继续学习的意愿,主讲教师接受教务处领导的建议开始着手筹建社团,经过爱好者学生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18年4月社团成立,半年试运行期,其后还要通过校方的答辩,方能转为正式社团。新的曲艺社团全名“南开大学评书曲艺传习社”,简称“南评社”。目前社团完成了首轮纳新,承办了天津广播电视台鱼龙百戏栏目“人才计划”公益演出(南开大学站),协办作家李治邦的京韵大鼓进校园讲座、单弦艺术家刘秀梅进校园讲座等,在这些活动中社团骨干表现出很强的能力,通过活动增添了曲艺爱好的自信,2019年1月答辩出色转为正式社团。

准社团:曲艺演出、曲艺社团之外,曲艺人进入高校的曲艺活动还有基地培训、志愿者培训、收徒培训等,对这些形式,笔者认为性质类似于社团,可以称之为“准社团”。曲艺人进校园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如京东大鼓作为北方曲艺中最易学唱、普及性最强的曲艺形式,一直是中小学曲艺社团热衷学习演唱的曲种。2017年4月天津市宝坻县曲协在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建立了“非遗”项目京东大鼓传承基地,培训中外大学生学习京东大鼓,此种形式深受留学生喜爱,经过培训,节目成型,于2018年6月14日登上宝坻县星火日活动的舞台。此后参加了“鱼龙百戏”栏目、北京“全球春晚”、梨花节、央视“一带一路”特别节目等,并受邀参加青岛大学生曲艺周开幕式。

志愿者在行动:从2016年开始,天津市北方演艺集团制定了各戏曲曲艺院团的志愿者“春雨计划”,天津市曲艺团认真执行此计划,他们的足迹到了大学(两所)、中学(两所)、小学甚至幼儿园,包括辅助指导学生曲艺社团,指导节目等,采取合作演出和推送上展演全程的指导。这种培训基本不依赖学校经费赞助,但是组织学生仍然需要校内教师的配合,这一环节在有的高校因无法纳入教学管理体制,影响到培训活动持续性开展。

筆者走访了部分坚守在高校曲艺阵地的教师,他们可谓是“情怀学者”,所面临的问题是,在高校中尤其是不设艺术系的高校,学生的传统艺术培训不被学校看重(歌舞、乐器、话剧甚至京剧等艺术除外)导致曲艺演出、曲艺演员或专业院团进校园困难。各种曲艺演出活动和培训活动,只由对接的教师个人负责,并不能被院系主管部门认可,或出现支持力度小、经费不到位的情况,教师本人也会遭遇工作量无从计算以及办公人员“冷面”不配合的尴尬。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艺术的观念有高低贵贱之分,有历史积累的问题,也有传统艺术界整体不够自信的原因。说到这里笔者引述曲艺理论家薛宝琨老师的话:“艺术本身是没有高低的,但是人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却有高低。”这种不完善不充分的状况正在改变。综上所述,高校曲艺鉴赏课程和社团建设是高校普及曲艺文化的双翼,非艺术类高校曲艺课程建设要立足地域曲艺文化特色,在传承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和研究曲艺文化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南开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进校园曲艺社团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优秀剧目进校园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