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竹琴中和调“杨调”艺术传承与发展之我见

2019-05-23谢赤非

曲艺 2019年5期
关键词:唱腔曲艺四川

谢赤非

四川竹琴,是江浙一带的渔鼓传入四川后发展而成的曲种,以一人用渔鼓、简板自打自唱,文本以韵文、散文交替。其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由单一的唱腔逐渐演化为风格各异的派别调型。

一、竹琴的沿革与流派史料

清代嘉庆元年,道人怀抱渔鼓演唱俗曲进入四川境内宣传道义,因手持竹简板、竹筒传道,这种表演得名“道筒”。随后,善男信女也加入弘扬道义之列,“道筒”便流入民间,民间说道艺人由此诞生。因简板发音近“哧”,竹筒发音近“嗙”,故被川人称之为“哧嗙嗙”“打竹琴”“唱竹琴”。直至民国初期,道情才被叫作“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最早的演唱形式是多人分角色坐唱,艺人多是盲人,所以沒有表演,但讲究的是韵味。台上唱腔宛转悠扬,台下摇头晃脑闭目欣赏。

竹琴按演唱风格分为“扬琴调”(“坝调”或“成都派”)和“中河调”(“川东派”)两大派。

在旧社会的成都,家喻户晓的“竹琴圣手”便是“扬琴调”贾派竹琴开创者“贾瞎子”贾树三。他将扬琴唱腔引进竹琴,嫁接、融汇,并按唱本内容和人物性格逐一予以充实、润色,从而创造出一种充满生气的新派竹琴——“扬琴调”。贾瞎子的第三代传人80多岁的盲人张永贵饮誉四川曲坛,被视为当代“扬琴调”的正宗代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可惜,张老先生于2019年3月15日逝世,“扬琴调”竹琴后继乏人。

“中和调”竹情分为两支,一支是重庆的“川东竹琴”,另一支便是荣昌竹琴。其艺人杨庆文1946年,将“中和调”竹情带到成都,延续至今。2008年两支“中和调”竹琴同时被入送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中和调”竹琴常见的演出形式是一人坐唱。演唱者时而模拟角色,以不同的声腔、口吻、情绪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神态举止及其内心活动,时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待情节发展的脉络,描写客观环境,并品评书词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

不同于竹琴的诸多盲人演唱者,杨庆文是一个健全人。他大胆地把川剧声腔、各派别竹琴调、四川扬琴的声腔与传统唱腔加以融合和改进,毅然打破传统演出形式,改坐唱为站唱并加入表演,开创“杨调”竹琴独特的行腔和表演方式,在成都地区站稳脚跟。虽然看似对传统竹琴做了一点小小的改进,但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种融合唱腔、表演、身法、步法、指法、眼神、表情于一体的综合表演方式,广受观众的好评,从此增添了四川竹琴艺术的观赏性。

杨庆文一生只收了两名徒弟,谢惠仁和罗大春。20世纪60年代中期,杨庆文将谢惠仁收为大徒弟。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谢惠仁对四川竹琴悉心钻研,尽得杨老师表演艺术的精髓。如传统竹琴曲目《白蛇传》之《水漫金山》中的白蛇、小青、法海等人物和鱼、虾、蟹、团鱼等水族动物都表演得栩栩如生,不同人物、动物的表演动作不一样,敲击竹琴的鼓点也各不相同,有满台都是“水”的实感,气势磅礴。

罗大春,博学众家,功底深厚,修习四川竹琴40多年,孜孜不倦地研究四川竹琴传统唱腔、传统曲艺和现代艺术门类,他还学过快板、吉他、架子鼓、电子琴、贝斯等乐器,为后来竹琴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增多,学习四川竹琴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这并没有让传承人停下脚步。

80年代,谢惠仁陆续收了两名徒弟学习四川竹琴和表演,但两年后二人因家庭困难等原因弃学从商去了。

2005年底,谢惠仁退休前夕,膝下仍然没有一个徒弟,心有不甘,将外地正在做网络总监的儿子谢赤非(即本文作者)强行召回家中,填鸭似地学习四川竹琴,让他考进成都市曲艺团,成为一名正式的四川竹琴演员。

2008年,谢惠仁和师弟罗大春先后获得了四川竹琴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2年,谢赤非也被评为成都市级四川竹琴代表性传承人,成为竹琴艺术传承人之一。

二、传统曲艺需要阳光的滋润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类现代艺术和文化娱乐方式大量涌现,现代传媒业迅速发展,各种娱乐项目逐渐增多,这一切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认知极速增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传统曲艺及其他艺术门类慢慢地被冷落,演出市场萎缩、专业从业人员流失、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传统曲艺的身影在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中渐行渐远,如果不创新、不改革的话,最终会被社会淘汰。

传统曲艺,是老一辈艺术家不停创造、改进、打磨、实践,才流传到今天,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上慢慢消失,所以必须要传承,要发展。要让更多的现代人和年轻人接受古老的传统形式,就一定要创新。在不改变传统唱腔和表演的基础上下功夫,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和漫长的摸索过程。

三、“杨调”竹琴的艺术特色与革新

“杨调”竹琴最大的艺术特点便是“站起来”“说起来”“唱起来”“演起来”“敲起来”。

谢惠仁在长期演出的实践中,善于集各派竹琴、戏曲、民歌小调、乐器、舞蹈等精粹为一体,在继承“杨调”竹琴独特的行腔和表演的同时,又不断加入新的艺术元素,进行全方位的改良。他采用各种戏曲、舞蹈的表演身段来表现人物故事的特定情境;用川剧、民歌小调的起伏跌宕、婉转动听的音乐唱腔和唱腔板式的丰富变化来唱景、唱物、唱人、唱事和唱情;击鼓点子更是借鉴川剧的各种锣鼓点进行多样化的变革,让单一的敲击节奏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调用“多技法节奏型”,令人耳目一新,再加以舞台上日积月累的打磨,让传统唱腔的韵味更加丰满、曲调优美,古老的竹琴艺术大放光芒。

如传统曲目《水漫金山》中水漫金山寺的这个经典情节,谢惠仁将川剧“长锤”“半蹬鼓”“鬼扯脚”“边鱼上水”等多种锣鼓点进行加工、变奏,用来表现各种水族出场时的特殊节奏,运用川剧身法和芭蕾舞动作来演绎各种水族出场时的特殊形态动作,再用多种声音来刻画特定人物。集说、唱、演、敲于一体,多元化、层次分明地把《水漫金山》这一经典情节循序渐进地展现给观众。谢惠仁全方位的改良和创新,与时代同步,满足了一些观众的审美需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谢惠仁将传统曲目《水漫金山》其中一段唱腔以简谱形式记录下来,用吉他边弹边唱,深受觀众喜欢。虽然实践的是一小段唱腔,但这也说明了一点,四川竹琴是可以音乐化的。这次的实验,给后来的竹琴改革打下了基础。1992年,谢惠仁与四川大学音乐系合作,创新出大型交响乐四川竹琴《红军长征过草地之草地情思》。1994年以后,他又相继把四川竹琴带进《朱德》《凌汤圆》《傻儿司令》《被告山杠爷》《死水微澜》《大生活》等多部电影电视剧里,与民乐、歌曲、小调、戏曲杂糅,录制主题曲和片尾曲,进行大胆地尝试。

在进入曲艺团之前,笔者一直做网络,业绩也不错,被父亲谢惠仁强行拉回家学习四川竹琴,这对笔者的挑战还是相当的大。像许多年轻人一样,笔者非常喜欢港台、日韩流行乐和欧美的RAP,所以在继承“杨调”竹琴独特的行腔方式的同时,笔者会习惯加入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希望年轻的观众在观看和聆听时更容易接受,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如传统曲目《三英战吕布》,笔者在基本唱腔里加入各种跳跃的音符来增强唱腔的节拍感和韵律,并调用快速、极速“三板节奏型”敲击鼓面来强调战场的瞬息变化和打斗场面,用以烘托紧张的故事情节。

四、四川竹琴的艺术品格

旧时的竹琴说唱艺人多是盲人,没有文化,更不能写字,只能唱一些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和忠孝节义的劝世文来养家糊口。后来文人墨客喜欢上了竹琴,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曲目,流传至今。

文人墨客的介入,大大提升了竹琴的文学品格。优美的文字配以竹琴独有韵味的唱腔,意境悠远。辞简意赅的每一句唱词,讲述的都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这是文人墨客浸润文学的心血结晶。

2014年,由国家一级编剧严西秀老师执笔作词,著名音乐制作人林亚平作曲,国家一级编舞赵青和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研究院)曲艺团副团长李岚编导,笔者和谢惠仁组合唱腔,耗时近一年倾情打造出的唯美四川竹琴《竹·情》,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曲协、成都市曲协大力推荐,先后在“向人民汇报——说唱中国梦·喜迎十九大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中国曲艺节”“韩国大邱世界游行比赛”“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余杭赛区)”等活动中获得多项表彰、奖项。这个节目更求创新,在艺术上追求“唯美”,竹林与竹琴、竹琴与竹情,构成情景圆融的和谐关系,“竹仙子”们跳的是曲艺舞蹈,在音乐上既有四川竹琴传统唱腔,又加入时代音乐元素。

《竹·情》的成功,充分说明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传统技艺和艺术品格。它们的交汇、融合,赋予了四川竹琴这门古老艺术新的生命力。四川竹琴要更好地延续下去,发扬光大,没有文学和其他艺术的介入,靠传承人自身的坚守和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更多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共同参与进来,提高艺术的修养与品格,才能走得更远。

五、四川竹琴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普及与保护也逐渐引起各界关注和重视。自2007年第一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后,各大主流媒体每年都会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四川竹琴这门传统艺术的现况和发展,聆听传承人和竹琴之间的故事。

宣传活动日益增多,给四川竹琴带来了一线曙光。

2015年,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招收了10名学生免费学习四川曲艺。名叫刘睿曦的学生被分配到四川竹琴这个专业学习。刚开始他非常抵触学习四川竹琴,觉得形式太老套,唱腔太死板。第二个学期开始,笔者便改变教学方法,从最难的传统曲目《三英战吕布》引导他学习。RAP节奏让他很快就有了兴趣,不仅学会了10分钟的唱段,还超额学习了一个小段。曲艺团领导观看了他在期末考试的汇报表演后,鼓励他继续学习,更上一层楼。

竹琴的传承,需要定向传承和普及传承并行,不仅要从娃娃抓起,还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本地人、外地人认识、了解、喜欢、学习竹琴。

2016年开始,笔者每周都会给三所小学的同学义务传授四川竹琴,几年下来,小朋友们对传统曲艺的热爱更胜从前,他们勤加练习,学会了多个唱段,还相继在区、市、省甚至全国比赛中赢得了不少奖项。

四川竹琴,它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富,认真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个传承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是,无论怎么变,竹琴的韵、魂、节、情仍在。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唱腔曲艺四川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