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行业职业标准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2019-05-23卢智嘉王现彬杨彦彬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模块

张 晶,卢智嘉,王现彬,杨彦彬

(石家庄学院 机电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0 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型产物,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新型的应用型人才[1].应用型高校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应用型教学改革已经引起了多数高等学校的重视.推动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创新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2].因此,需要对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一套适用于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教学体系.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相关院校的调查研究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通信专业的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企业需要人才,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相应的行业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专家学者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问题都进行过研究,但研究存在着某些不足,如课程特色不鲜明、实验环境与企业的工作实际相脱离[3]、缺乏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实验实训设备条件有限[4]等.

2 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构建

2.1 做好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分析调研

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应该主要在相关院校、相关企业、毕业生中进行,将问题的反馈融入到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中.在与相关院校联系和交流的过程中,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对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进行整改和完善.通过与相关通信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明确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方向.也可以结合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工作岗位以及负责的主要项目,判断未来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各种岗位的需求比例.通过对这些调研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都可以为构建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2.2 确立应用型高校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自身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确立应用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通信基本理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人文精神、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能在工程现场从事通信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应用开发及系统集成的无线工程师、数通工程师和传输工程师.

2.3 选择企业的典型工程项目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离不开理论知识的讲授,更离不开具体项目的实践.不以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训练,很难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依据企业工程项目来建立.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企业工程任务如何选取.需要组织通信专业教师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举行项目论证会,对项目如何选取进行反复论证,所选取的项目需紧密对应课程体系.企业典型综合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项目,对应着课程体系,综合项目的分解过程对应于课程体系的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将综合项目分解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对应相应的课程模块.每个子任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设置几个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设置与具体课程相对应,根据工作任务选择学生需要选修的相应课程,划分重点难点知识点.以企业的综合项目——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为例,其综合项目与课程体系分解如表1所示.

图1 综合项目/课程体系分解图

3 与行业职业标准衔接的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体系分成4个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行业基础平台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能力拓展模块.

3.1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中,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因此,把通识教育分解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5大模块.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保证了学生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性,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通识教育中开设了大学生职业指导、计算思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并与通信企业结合,使得该课程模块中的课程在设置时特别注意与企业文化、员工的职业素养相衔接.

表1 工作任务与相关课程的对应

3.2 行业基础平台模块

此模块要求学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奠定较宽厚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信息通信领域的前言技术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些理论和方法在通信行业中具有通用性,也是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为什么要以企业的综合项目为依据的原因.

3.3 专业教育课程模块

该模块在培养学生工作岗位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设置的过程中,选择企业对应的典型项目,结合企业对岗位职能的需求,设置与岗位相关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让他们具备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3.4 行业职业能力拓展模块

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持续发展,设置行业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将电气信息类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拓展子模块,每个模块中按具体应用设置几门课程,可以同时设置多个拓展子模块供学生选择.保证学生在具备通信专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同时,兼具其他相关专业的行业拓展能力,力求更好地适应多个相关专业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发展需要.

4 与行业职业标准衔接的教学实施过程

4.1 积极推行项目式教学

结合企业的需求和所选取的企业典型项目,将课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以项目为驱动力,将课程内容与项目实现相衔接,更加明确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

4.2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师积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考取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符合该条件的可被学校聘为双师双能型教师.由双师双能型教师与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员共同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负责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及应用型人才培养.

4.3 大力度打造实训平台

在实训平台的建设方面,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入近1 600万元的设备和软件,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实训平台的学习过程.具体的学习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过程为:首先进行课程学习,然后结合仿真软件进行练习,有了仿真经验后,进行设备实际操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始跟踪企业具体项目,最后项目实现与课程学习相融合,整个学习过程构成一个闭环的形式,各个环节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4.4 改革以往的考核方式

学业考核方面,改革以前僵化单一的考试形式.考核评价包含理论考试、过程考核和企业实践等形式,评价标准更加综合、灵活和客观.

5 研究成效

1)该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与“职业标准”相衔接,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结合企业的具体项目,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中,使得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学,更知道怎么用.每个任务的完成学生都是分组进行,因为任务都是来源于企业工程项目的分解,所以与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岗位相吻合,每个小组的成果都倾注了学生的大量心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

图2 基于实训平台的学习过程图

2)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国际计算机协会(ACM)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实力和水平,2018年累计有20余人获奖.

3)就业率稳步提升,2014级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率达97%以上.

4)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到河北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河北电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通信电路的设计、通信设备的调试与维护等工作,企业对通信专业毕业生具有较高评价.

5)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理念,出版了以任务驱动为特色的应用型教材——“多媒体信息与通信”一部.

6 结语

通过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应用型通信人才培养模式,再结合专业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课程的系统性相结合,实现职业岗位需求与学科知识逻辑相协调,持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这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