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9-05-23汪静一
汪静一
(浙江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当下的学生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其前提必须是了解与熟悉民族民间音乐,而了解与熟悉的前提则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体验,否则只是纸上谈兵。本文以笔者多年来实践教学经验为参照,从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和教学模式的现状,实践体验教学模式构建及其理论依据,以及该教学模式成功构建的措施和保障等四个方面,对现今高校民族民间音乐实践体验教学作一探讨。
一、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类公选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要重视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各种体裁形式曲目的鉴赏、唱奏实践活动,并充分利用本地传统音乐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我国许多高校目前都有意识地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民族民间音乐类的相关课程,其中包含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和民间器乐等教学内容。为探讨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以具有标杆作用的全国33所985综合高校为例,对其近几年开设过的民族民间音乐类公选课情况进行了调研与统计。
(一)985院校的民族民间音乐类公选课程设置
全国985院校中,18所院校共开设了29门民族民间音乐的概论、鉴赏、演奏和演唱等公选课程。其中,1所院校开设了纯理论课,如民族音乐概论,占课程总数的3.4%;2所院校开设了理论+鉴赏课,如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中国民族器乐概论与欣赏,占课程总数的6.9%;13所院校开设了纯欣(鉴)赏课,如中国古典音乐欣赏、民族音乐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中国音乐赏析、民族音乐赏析、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民族器乐欣赏、音乐鉴赏——民族音乐、中国经典音乐欣赏、中国民歌、歌舞音乐欣赏、中国音乐鉴赏和中国当代民族音乐欣赏等,占课程总数的48%;7所院校开设了民族乐器演奏和民歌演唱课程(有的学校同时开设了不同形式的相关课程),如冬不拉演奏、二胡演奏、二胡演奏艺术及技法、葫芦丝演奏与提高、中国竹笛吹奏入门、民乐提高、中国民族器乐重奏以及乐理基础实践与民歌演唱、民歌欣赏与演唱、中国民歌鉴赏与演唱等,占课程总数的41.3%。可以看出,占课程总数比例较高的是鉴赏课和唱奏课,两者较为接近。若我们将理论+鉴赏的中国民族器乐概论与欣赏等也归入鉴赏课的话,那么鉴赏课就占总数的55.1%。这与目前全国高校艺术类公选课都以鉴赏类为主的现状完全吻合。与此同时,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课占课程总数41.3%的数字也反映出,目前全国高校对有关课程的设置,已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现象,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艺术类公选课程设置的趋势。
(二)985院校的民族民间音乐类公选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对上述全国985综合高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调研梳理后,得知其民族民间音乐类公共选修课,主要有以下4种教学模式:
其一,通过课堂讲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知识途径的“理论讲解”式;
其二,通过课堂或网络播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演奏、演唱视频和音频资料途径的“视音频赏析”式;
其三,通过课堂观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演唱和演奏表演途径的“现场观摩”式;
其四,通过课堂学生直接参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演唱和演奏途径的“实践体验”式。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结合使用两种以上甚至全部的教学模式,而且从作为个体的教师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这四种方式也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因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水平、不同的工作态度与不同的教学方法,故其“理论讲解”可能会枯燥呆板,也可能会生动活泼;而“视频欣赏”可能会使学生索然无趣,也可能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但是,从整体上来比较这四种方式,其实际教学效果还是有着明显差异。现根据学生兴趣的强弱度,依此排列如下,并予以分析(表1):
表1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模式效果表
目前多数985院校开设的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程,其通常授课形式为:教师以“理论讲解”的模式进行课程概述、知识点讲解、课件演示,并伴有通过一个或多个视音频作品的赏析模式,来丰富理论,介绍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大致有一个感官上的了解。在一些课堂上,这种教学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兴致低落,因为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同学们不能亲身参与演练,无法获取最直观的体会以及更深的感受。笔者采访了几位授课老师,均表示此类课程学生并不喜欢上,觉得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同时老师们也都不太愿意开设此类公选课,因学生测评成绩低会影响老师最后的教学业绩,且觉得上此类课没有成就感。为此有学院硬性规定必须要开,也有学院选择购买名牌大学的网络课程,试图以此来吸引学生并鞭策教师,但收效甚微。有些学生为了完成课时,甚至会与他人进行交易,请人帮忙代看以完成学分,这就完全失去了开课的意义。所以,仅仅以一种“理论讲解”或是加上“音视频赏析”来完成教学的“鉴赏课”就是师生眼中的“水课”,而这类传统教学却一直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主流。显而易见,音乐特别是传统音乐,若只停留在理论普及和鉴赏层面,多数学生并不感兴趣,传统的东西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毕竟已成遥远。
从实地调研结果看,一旦当教师自己或邀请嘉宾、学生进行表演,在教学上加入“现场观摩”模式时,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会被这种即时的现实表演牢牢吸引住,教学氛围顿时不同。比如在浙江大学《中国传统艺术通论》的中国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充当节目主持人,边介绍预先邀请的演唱者和演奏者轮流上讲台来表演独奏独唱节目,边穿插知识点讲授,此时课堂就是一个正在举行音乐会的音乐厅,全体同学都是现场观众,每个节目刚一结束,课堂上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从课后学生填写的反馈意见表上看,同学们对通过这种模式传授的教学内容印象十分深刻。但是,因其表演教学的成本过高,这种颇有效果的“现场观摩”教学模式只能偶尔为之,在整个学期的课程中无法持续使用,而一旦转回寻常教学,学生会因有过对比体验而感失望,于是又陷入课堂应付的常态。
既要教学效果好,又要能够持续使用的模式,无疑就是“实践体验”。事实上,对于民族民间音乐而言,实践体验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离开实践体验的学习就好比不下水学游泳,音乐的实践性是音乐学习的主要特性,离开了演唱和演奏,音乐就会失传,音乐的文化也会随之而消亡。笔者在浙江师范大学开设的两门课——原生态民歌选唱、中国戏曲欣赏与实践,均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做成谱例发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唱,在课程结束时,也以学生的实际演唱来进行考核。此外,笔者还利用本地的资源,请剧团的演员来到课堂讲唱地方戏曲唱腔,或者带学生去剧院、艺校观摩。这两门通过演唱民歌或演戏曲唱腔来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基本消除了在其他课程中常见的学生低头玩手机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显著高于其他教学模式,从期末考核的反馈来看,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也相对理想。这充分表明,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是“实践体验”,它取得良好教学成效的原因,一是其包含行为型、感官型、情感型和思维型等多种类型的身心体验,二是符合人的学习心理特点。
二、“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界定与构成
(一)何谓“实践体验”
艺术类课程中的“实践体验”模式,是指一种教师直接让学生亲身感受、查看、验证艺术作品产生过程所需的技艺、经验和手段,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是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做出的界定。至于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的“实践体验”,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演唱各地民间歌曲、戏曲和曲艺唱段,或学习演奏某件民族民间乐器,来感受、领悟和掌握一定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由于良好的演唱、演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表演技艺为保障,因此在这一类课程中,“实践体验”其实是落实在具体的演唱、演奏技艺上的,即民族民间音乐的“实践体验”,是一种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演唱、演奏技艺的亲身操作过程。如同摄影的“体验”是指学生对构图、光线、影调以及照相机操作等技艺的亲身经历,绘画的“体验”是指学生对绘画的造型、设色、构图以及画笔掌控等技术的亲身经历,舞蹈的“体验”是指学生对身体动作、造型、表情等技术的亲身经历一样,民歌和戏曲、曲艺唱腔的“实践体验”是以演唱技艺为载体的,而各种民族器乐的“实践体验”,则是以乐器演奏技艺为载体的。这就是说,“实践体验”模式应用在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中,是让学生直接学习音乐的演奏演唱,使他们通过对演唱演奏“技艺”的“体验”来产生学习兴趣。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对技艺的体验进行感性认知,通过亲身经历来感知音乐,继而结合理论进行知识沉淀,从而得以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对音乐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所以说,“实践体验”教学模式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实践体验”的构成
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中,“实践体验”是一种集多项体验类型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其一,它包含学生以自身视觉、听觉器官的感觉,来领略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官型体验;
其二,它包含学生以自身演唱、演奏的行动,来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的行为型体验;
其三,它包含学生以自身内心情感的触动,来领悟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型体验;
其四,它包含学生以自身的思考和判断,来认识民族民间音乐的思维型体验。
在前述的民族民间音乐类课程的四种教学模式中,“理论听解”侧重对应“思维型体验”,“音视频赏析”侧重对应“感官型体验”和“情感型体验”,“现场观摩”包括“感官型体验”“情感型体验”和“思维型体验”,而在“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具有其他模式所侧重对应的三种体验,而且还有其他模式均无的“行为型体验”。由此可知:第一,“实践体验”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行为型体验”,其他的各种体验则围绕在它的周边,共同构成以“行为型体验”为主,结合感官型、情感型和思维型体验的实践体验模式;第二,从“理论听解”“音视频鉴赏”“现场观摩”到“实践体验”,这四种模式教学效果由弱到强的渐强趋势,正好对应了四种体验类型从少到多的关系(表2)。
表2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类公选课教学模式效果与体验类型的关系表
显然,在四种教学模式中,“实践体验”之所以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其融合运用了最多的体验类型。
总之,“实践体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外的几种音乐教学法,如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伊达教学法、科尔曼教学法、综合音乐教学法等,其共同特征就是包含多种类型的实践体验,它们在各国的广泛传播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是“实践体验”有效性的有力佐证。
三、“实践体验”教学效果的理论依据
985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的“实践体验”类课已占该类课程总数的41.3%,已表明“实践体验”教学的成效开始引起当下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注意,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的教育观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往教育领域存在“学生是接受者”的教育观,认为教学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从而一味灌输知识,让学生记忆知识。这种将学生当作“接受者”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人理解和互动,使学生对知识缺少了必要的热情和兴趣。实际上,知识的生成既需要个体能力、经验这些认知系统的主动投入,也需要非认知系统的主动内化[1]46,而非认知系统中的诸多心理要素,如感觉、直觉、情感、兴趣、态度、价值取向等,每一个都与学生的实践体验有密切关联,它是将知识、能力内化为素质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因而要解决上述教育问题,就要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的角色,转换到教学内容与学习心理的双向互动,让学生身心沉浸在所接触的对象中,以个体的亲身经历来认识事物。这就是说,“实践体验”教学不是给予学生既定答案的单向知识传递活动,而是让学生来做当事人、做创造者,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主动探究并获得对艺术的个人化理解,从而构建起个人的知识系统。
与此同时,音乐传授与学习中的“不可言传性”也需要有“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来与之匹配。杜威在《作为体验的艺术》一书中指出:“如果所有的意义都可以用文字充分地表达出来,绘画和音乐艺术就不会存在了。有些价值和意义只能通过马上就可以看见和听见的性质来表现,要问它们是什么艺术,以为那是可以用文字表达的,就是否定它们的与众不同。”[1]59传统艺术的传授之所以强调口传心授的方式,就是因为渗透、融合在技艺中的情感与风格韵味以及需要全部身心配合展现的技艺并不是一般化、抽象化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的、由各种各样细小部分组成的系统整体,难以完全用语言来进行清晰表述或梳理。这种语言够不到的地方,就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部分,也就是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广泛、更基本,大量存在于艺术的技能学习中,只能通过人身体的整体感觉才能习得。[2]
此外,“自我卷入”和“心理距离”理论也能解释“实践体验”和“理论讲解”“音视频赏析”“现场观摩”之间教学效果的差异。这些教学模式的区别好比身处自然之中的旅游和观看山水宣传片,尽管我们常常发现实地风景不过如此,宣传片中的山水反倒被拍摄的更美,但我们还是愿意选择去实地游览,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对相关的事件的关注度与“自我卷入”的程度成正比,即越与自己相关的就越关注,而从相关程度上来说,“实践体验”是自身的经历,“音视频赏析”和“现场观摩”中的表演则与自己无关,所以学生“自我卷入”的程度不同;另一方面,这种区别和人的“心理距离”有关,“心理距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此时此地自己的直接经验沿空间维度[注]指刺激物在空间维度上距离个体有多远。和社会维度[注]指社会客体和个体之间关系的亲疏或明确性。等若干维度向外扩展的距离。[3]其中在空间维度上说,课堂是真实的世界,音视频是虚拟的三维世界;在社会维度上说,“实践体验”是由同学们自己演唱、演奏,“音视频赏析”和“现场观摩”是由他人表演。因此,就“自我卷入”的程度和“心理距离”的远近而言,“实践体验”是学生“自我卷入”水平最高、“心理距离”最近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建议
在以985综合高校为例,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类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做出研究梳理后,本文认为,若要改进和加强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就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对实践体验模式作出落实:
(一)课堂教学体系内的实践体验教学
目前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总体教学目标和每节课单独的教学目标,但如果要更高效地进行教学,除了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外,必须要设定独立的实践体验教学目标,即与普通教学目标一样,确立整学期的总体和分级实践体验教学目标。如戏曲音乐类课程,在学期伊始就设定,本学期需要完成的几大剧种代表性唱腔的目标,在规定的课时内,采取理论与实践对半课时,或者一课时理论、一课时实践演唱的安排,以便学生在吸收了理论框架的相关内容之后,能在实践体验中对该剧种以及音乐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对于开课时间而言,目前多数院校的教学计划该课程只开设一学年,而全国各地民歌就有3万多首,戏曲和曲艺各有3百多种,剧(曲)目上万种,传统民间器乐曲上千首。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之间存在着严重教学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只能对该课程了解一个皮毛。因此,在实践体验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凸显经典性。根据目前国内音乐专业的基本情况和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来看,概念性的课程如《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可以适当地延长教学时间,分为上下两部分,开设两学年;实践体验类的教学内容以民歌和戏曲的可实施性最强。在教学计划里可分开设置,例如设置民歌模唱与戏曲演唱两门课程,分别进行一学年。其中,在学期开始时,用4至6课时,在《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的基础上,侧重知识性普及教学,剩余课时则全部设置为实战演练,侧重民歌各类体裁中经典谱例的演唱与戏曲几大剧种经典唱段的演唱。
(二)高校艺术社团机制中的实践体验教学
高校的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作为高校艺术类课程课堂教学之外的最佳辅助手段之一。为配合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有的高校成立了相关的艺术社团,如“原生态民歌演唱协会”“戏曲协会”“民乐团”等。这些社团除了汇集爱好者外,还需确定相应的运行模式和目标,完善体系,专人专管,由专业教师介入辅导,成为民族民间音乐实践体验教学的有力补充。社团活动和课堂教学常规一样,设定每学期的总体和分级活动计划,定期有序地开展。如戏曲协会,以剧种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角色、分唱段,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学期的总体计划,并定期会演,检验成果。
(三)地方民间资源与实践体验教学
教育部规定,从2007年起将《中国民族音乐》作为音乐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并提出:“要注意全国性与地方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在全国有影响的代表性民族音乐体裁、形式、乐种、乐曲,又要重视对本民族、本地区乡土音乐的介绍、学习和传播。”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要求明确提出:“组织学生实地调查、收集民间音乐,参与各种民俗音乐活动;学习当地汉族、少数民族代表性乐种、特色乐器等的演唱和演奏。”因此,学校需综合利用当地的资源,确立“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案,发挥艺术教育的开放性特点:
一是“请进来”,即把民间老艺人、民族民间音乐家、地方剧团的表演艺术家作为“活性资源”,请进校园,请进课堂,向高校学生直接口传心授和讲解;二是“走出去”开展田野调查,并在社会上聆听观看相关表演。开展民族民间音乐调查采风既是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践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方面,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通过走访民间老艺人,到图书馆查阅地方志,采访文化馆有关人员等活动,寻找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并把收集到的本土民间音乐文化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取合适的民歌、地方戏、民间歌舞、曲艺和器乐等音乐材料,纳入课程教学。其采风的距离可从近到远,目标可从小到大,涉及的民族可从少到多。这样,在身临其境的采风调查之际,可加深对当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特点的了解,以及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本土音乐和地方传统文化之美。这将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网络平台开发与共享中的实践体验教学
依托网络来学习共享是民族民间音乐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利用网络可以了解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帮助学生拓展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依托网络平台,可以开展实践体验视频教学,将其教学过程和成果上传共享、经验分享,以扩大受众面。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民族民间音乐网络资源数据库,与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企业等联合,坚持以学校建设为主、市场开发为辅的原则,分步建设地方各高校可以共享的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库。
(五)实践体验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的完善
实践体验教学模式还需建立一套齐全、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理论层面的学习可以通过笔试来达到与完成,实践方面的考核则要通过平日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和期末实践面考来实现。这可以从两个部分进行权衡考量:其一,是平日参与实践体验活动的出勤率及表现;其二,是从实践体验教学活动的汇报成果中得出。而其中,平时课堂的出勤率和参与度应为主要得分依据。
上述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成功构建,是需要学校管理方、教师、学生和地方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第一,就学校管理方而言,需要对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和教师相关考核内容的制定,以及在鼓励支持和提供保障方面有所作为。第二,就地方部门而言,更多的是需要为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展示表演提供机会。美国教育家苏娜丹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学生在课堂上、采风中所了解和吸收到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相关技艺,如能在校外向市民展示,一方面可以让市民群众对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及理解。第三,在学生方面,应配合教师、校方及地方机构,听从安排,按时完成课程中的实践体验内容,并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及相关采风活动,以便更深入的了解认识民族民间音乐,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第四,是作为实践体验教学的设计者、组织实施者的教师方面的工作。目前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普遍缺少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和相应内容的设计,而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深度、广度和前沿度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对各民族、各地域不同音乐品种和不同音乐风格的把握以及较强的唱、奏能力。而就目前的师资情况看,由于教师没有民族民间音乐直接经验,课堂教学只能是从“概论”到“概念”,只能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间接知识对该课程进行增删讲解,从而缺乏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完整性和体验性。因此,实践体验模式的完整成功构建,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需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力争掌握多项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如学习各地民歌、各类戏曲唱段,以及学习某一两门传统乐器演奏技巧,以使自己有能力带领学生深度进入实践体验模式的教学活动之中。
五、结语
当下我国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类公共选修课,主要有理论课、鉴赏课和唱奏课三种,其中又有“理论讲解”“音视频赏析”“现场观摩”和“实践体验”四种教学模式。在整体上,它们的教学效果呈现出依次渐强的排列状态,其中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持久运用的是第四种教学模式。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的“实践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演唱各地民间歌曲、戏曲和曲艺唱段,或学习演奏某件民族民间乐器,来感受、领悟和掌握一定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它落实在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演唱、演奏技艺的亲身操作过程之中。它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教学成效的原因,一是其包含行为型、感官型、情感型和思维型等多种类型的身心体验,二是音乐的不可言传性要求这一教学模式的匹配,以及它的运用与人的“自我卷入”和“心理距离”的心理特点高度吻合。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不甚理想现状,已持续多年。本文认为,若欲改变这一现状,就需在目前的教学基础上,引入实践体验模式,同时在课堂教学体系、高校艺术社团机制、地方民间音乐资源、网络平台以及评价机制的建设中,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