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2019-05-22高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问题

高阳

摘要: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经费主要靠财政拨款,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事业单位履行其自身职能的财力保证。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自己所管辖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和上级部门积极协调,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提升各事业单位的服务效果。本文通过剖析预算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为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且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是,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事业单位职能发挥带了严重的影响。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一定要在目前的预算管理方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将预算管理纳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才能保障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的性质与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领导不用为资金紧张而发愁,因而造成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根本不重视预算,更不重视预算的管理 ,只关心年初财政能下拨多少经费,而不管经费的使用效益。至于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指标如何与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结合起来,预算指标执行效果如何毫不在乎。换言之,只在乎有没有经费,至于经费如何使用,经费的使用效果,无人过问。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预算,就是下一年度的财务收支计划。既然是计划,就应该早做打算。每个事业单位应该在下半年度对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本年度的实际,预测下一年度有多少收入,又有多少支出,并且将支出细化测算,尤其是项目支出,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论证。现实工作中,事业单位的预算大部分是急三火四编出来的,在编制预算时,并未采取零基预算法,而是在以前年度的基础上稍做修改,采用传统的(上年基数+增长数)的方法,有的甚至直接使用以前年度的数据。预算编制过于随意、草率,不严肃,预算是凑数凑出来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三)监督机制大有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对我国事业单位进行年度预算结果审核的时候,一旦已经通过审核,无论发生何种意外,都不能自行更改拨款金額和范围。除非向上级部门提交书面和数据报告,经过层层批准之后才能更改。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管理条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相关法律的研究和解读,时常会发生无视法律条文擅自更改项目拨款的情况,不仅破坏了政府整个拨款和周转的计划,也滋生了腐败行为。再加上近几年来挪用公款、非法占地情况的屡屡发生,都是源于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市场监督机制,使得法律的权威性受到威胁和挑战。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审核工作结果和领导的业绩有直接关联,使得预算管理和审核工作无法落实到位,难以发挥预算管理机制的预先价值。

二、完善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该组织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认真学习《预算法》,使单位负责人不仅要明白什么是预算,更要充分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单位负责人要在自身高度重视预算管理的前提下,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树立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对预算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有效性。

(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的编制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事业单位应成立预算编制小组,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财务部门、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预算编制小组。预算编制要遵循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勤俭节约、讲究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支出的预算要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浪费的方针。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自下而上,由各部门根据下一年度的工作任务,对预算年度收支的增减因素进行充分的预测,编制出本部门的预算,上报给预算编制小组,预算编制小组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调研、可行性论证以后,汇总编制事业单位的总体预算,上报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三)构建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

为了防止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腐败乱象,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各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和管理,对其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约束和管辖。通过制定科学的预算监督体系,还可以有效防止单位支出超出预算范围的情况,从而防止随意更改财务预算资金和执行标准等情况,提升预算监督机制的执行力。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应该从自身入手,控制日常业务中不合理的开销和支出,合理控制资金总量的同时,提升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针对个别项目超支的情况,事业单位也需要从根源入手,找到超支的原因,并按照进度和计划填补漏洞,从而防止下一个季度项目经费预算出现问题,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效果。

结语

总之,预算管理贯穿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的绩效考评的全过程。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将预算管理纳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才能保障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桂芳.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建议[J].财会通讯,2016(07)

[2]刘轶,黄嬿.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2014(32)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问题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