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2019-05-22朱文蕾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涵思考

朱文蕾

摘要: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很大的关系,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事业单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体制的改革,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发挥其在社会中的服务作用,也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合理的使用。本文以警察学院为例,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涵入手,然后深入的分析内控對事业单位的影响,然后就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总结内控制度的现状,最终就改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最终希望对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发挥内控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涵;意义;思考;现状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及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保证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完善的内控内容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其整体规划和目标。内部控制主要是事业单位在内部开展的一系列的规划,约束,评价,监管和控制的活动,其内容涉及整个事业单位的部门,对所有事业单位的部门都有约束力。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顺利开展,保护国有资产和资金的使用安全,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真实。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的意义

首先,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风险抵御能力,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包含风险预警机制的设立,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作深入的分析,能够在管理过程中对风险点有针对性的预防,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保证事业单位的经营项目和管理活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其次,可以预防违纪行为的出现。事业单位的人员很多都是党员,作为党员应该有做表率当先锋的带头作用。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人员的工作有一定的约束力,同时确保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按规定工作,还能够有效地预防相关的违纪行为的出现,扼杀以权谋私的苗头,从源头上化解各种不安定的因素。

第三,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同时还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会计工作等都在规范的管理工作中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规范员工的工作,同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工作,还能够保证其工作质量,因此相关的财务数据更加真实,也才能给财务数据使用者提供完整的数据,更有利于事业单位发展规划的设定。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现状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虽然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中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受到内外一些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不完善,同时缺少对内部控制的整体的规划,内部控制的管理没有相应的秩序。事业单位单纯的重视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修改内容,忽视了内部控制的实际作用。

(二)事业单位的内控监管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是,计划制定的很完善,但是缺少实际的应用,所以内部控制的管理效果不佳,实际作用发挥不出来。特别是在内部控制的实践工作中,更是缺少监管的力度。首先,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不清,长期在事业单位中工作,大家的懒惰思想很严重,不愿意主动学习,缺少危机意识。其次,监管部门的权利受限。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一人独大的行为依然存在,监管部门缺少独立性,长期发展下去,事业单位的监管部门就是形式化的存在,在监管过程中,由于都是熟人,因此不愿意实施监管去得罪谁,所以监管部门发现不了内控的问题。第三,工作效率低,工作程序烦琐,一旦监管部门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被检查的对象会受到很长时间的工作干扰,不能好好的工作,也影响其工作质量。

(三)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

事业单位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没有认真地按照程序进行,经费的预算与实际的支出之间差距大,预算不合理。同时也给核算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事业单位的预算部门缺少控制,没有按照预算标准进行,也没有结合市场的行情做调查,很多无用的费用内达到预算里面,虽然事业单位制定了完善的预算制度,但是因为缺少实际效果,预算的超支现象也经常发生。对于财务管理的应收账款管理也不规范,长时间的借款和欠款内部员工没有及时的收缴上来,坏账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处理,资金管理上,漏洞也很多,存在没有按照资金规定的用途使用,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现象严重。

(四)事业单位的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缺少内部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有很多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有限,所以很多岗位都是一人多责,实际的工作中人员不足问题是主要问题,每一个人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岗位工作内容烦琐,以此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一人多岗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且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严重不符。极易滋生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行为,使事业单位管理上出现非常大的漏洞。同时必然增加内部风险,加上对风险的意识不足,评估不重视,所以没有建立风险预警和评估的价值,对风险的能力弱。

三、改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思考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高思想认识

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因此要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的环境,重视宣传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宣传内控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思想决定行动力,特别是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应该从重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经营中,转变为重视内控建设,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做好责任的分工,保证各部门之剑责任划分清楚,为内部控制发展做好组织架构。然后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发挥管理者的带头作用,从根本让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警察学院需要依据自己的经营和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员工能够更加发挥主人翁意识,做好完善内控的推动者。

(二)完善内部监管部门的职责落实,保证其工作的权威性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涉及所有事业单位的部门和人员,以此给监管部门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事业单位需要首先做好权利的下放,保证监管部门的工作的独立性,不以领导者的思想意识为转移。对待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其次,派专人负责监管部门,对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管理和学习,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明确好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内部监管人员也需要定期地进行思想工作交流,进行内部的工作总结,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情况,简化工作程序,将监管制度落实到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各个环节,采取一系列的监督、控制、检查和评价的手段,规范监管的程序,发挥监督的作用。

(三)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程序的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财务管理,所以需要首先改变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细化财务管理的工作程序,因为财务管理是所有事业单位开展服务的基础,资金是血液。重视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编制工作,做好市场调查,依据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进行预算编制,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然后对预算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管。加强对资金管理的作用,防止出现挪用,占用资金的行为,保证专项资金使用到位。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人员与应收账款的业绩挂钩,可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然后在明确责任以后,重视财务管理的监管作用的发挥,保证财务管理的程序都按照规定进行,做好审核工作,既保护了资金的安全,也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

(四)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岗位设置,加强事业单位风险防范能力

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身内部控制需要,按人定岗。在划分岗位的时候,重视岗位之间的互动和制约,同时依据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避免出现一人多岗的行为,这也不利于内部责任的划分和管理,有利于遏制事业单位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现象。 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针对目前市场风险类型与主要情况做好分析,合理的规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一旦出现了财务风险问题,积极应对,降低事业单位受到财务风险的冲击,保证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的稳定。

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积极落实内部控制的制度,重视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做好内控的文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保证监管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规范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内部控制的作用,调节内部工作,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将内部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合理的规划内控,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敬军,李成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J].合作經济与科技,2017(14)

[2]张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8)

[3]王喜梅.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财会研究,2015(11)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内涵思考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