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国企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分析

2019-05-22林曦

商场现代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企思考改革

林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巨大背景之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逐渐步入关键期,且紧紧围绕着“中国梦”伟大愿景,并将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战略措施及内容放置在核心地位,不得偏离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纲领内容。本文指明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国企改革所需承担的具体社会职责,从而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法人与董事会结构,使其与经济市场相适应,创新职业经理人制度,培养出更加杰出且全方位发展的员工,为国企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国企;改革;问题;思考

一、前言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相关细则,深刻表明国企改革的具体发展方向,为国企改革奠定发展目标。国有企业在中国所有企业中占据着龙头老大的地位,其生产能力与实践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国企改革势在必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夙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经济结构不断改善与升级,且逐步走向创新驱动发展局面,不断提升经济市场活力,再一次掀起国有企业改革的热浪。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本文着重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从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并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启发性建议。

二、国企改革实践新起点

1.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为国企改革提供有效动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不仅为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明确了具体的前进方向,同时还丰富了中国企业文化内涵,确定了中国企业未来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顶层设计及工作要点等重大部署,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为中国企业奠定了发展的出发点,提供了活力源泉,为企业文化注明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内涵,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2.建立健全国家机制,为其改革奠定基础

国有企业占据着中国所有企业的关键地位,更应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服务,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此外,还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集中统一领导,各大企业不断完善经营发展机制,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与此同时,在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应立足于历史、国家与民族的角度,确保其改革可以为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提供动力,为民族进步与发展提供参考标准。国有企业改革不能仅仅立足于自身,而应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始终保持为民族奉献一切的精神,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可依靠的精神力量。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一定进展,整体上可以与市场进行有效结合,更能适应当前发展的新形势,紧紧围绕着激发国有企业改革动力核心内容,充分履行社会职责,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保障。加强党中央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从而为国企改革提供创新创造活力。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建议

1.完善董事会职权,改善治理结构

经过前几番国有企业改革后,政企与政资之间得到有效分离,国有企业得到有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企法人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已得到有效构建。基于此,国有企业改革应紧紧把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要点,与当前形势相切合。在构建国有企业制度时,首先应提高法人结构的科学性、与时俱进性,能够与经济市场相结合,对于董事会所具备的职责全面要明确把握,基本措施如下几点。

措施一:在治理国有企业时应牢记契约精神,以此精神来矫正管理人员的不端行为,合理划分投资人與经营人的界限以及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另外,在此基础上,要保证经营机制的有效运转,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措施二:在设计董事会运行机制时要足够民主化,全面改善企业治理质量,将企业党组织所具备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使企业法人具备应有的权利,全面体现民主自愿性,为管理机制的运行提供积极的保障。

措施三:董事会结构的构建要足够透明化,在特殊阶段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还要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完善法人结构的情况下,不论董事会成员构成类型有多少,始终坚持民主性,这样才能够防止企业受到外来打击,降低企业风险。

措施四:及时吸收借鉴外部治理因素,不断巩固企业治理机制。其中,外部治理因素的具体构成有投资人、债权人、客户等等,及时引入外部因素可为企业创新带来源动力,同时还能够展示出市场决定性的巨大作用。

措施五:在不断调制法人治理制度的同时,还要重新构建职业经理人培养制度,根据市场要求与市场发展现状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及选拔制度,同时还要确定该项权利的具体落实方,由谁来掌握这项大权。

2.根据职能机制创新具体要求来对集团层面进行改造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已有20余年,经筛选下来的国有企业已具备一定实力。在对企业进行创新创造的基础上,应根据市场发展要求来对其职能进行完善与改造。可以对集团控股公司进行重新改造,将其转变为资本投资管理公司,紧紧围绕技术创新、战略落实、文化传承等基本理念。对于产业板块部分,可将其改建为专业的经营部门,该部门的运行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以及产品更新等相关使命。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创造能力,让其有创新发展的空间。对于二级公司,要让其精力始终在技术管理、市场扩展等相关方面,更深层次地培养与激发其创新能力。

3.分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要紧密切合市场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混合所有制与股权多元化体制改革的目标。首先,在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公司化发展道路的基础上,逐步稳定地发挥市场职能作用,将民营资本与社会资本引入其中。现阶段,国有企业二级公司的混合所有机制已逐渐成型,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吸收战略投资人员,参考市场化的具体思路,来实现该类企业的再造工作。将资本化改革的具体方向落实于增加资本方面,严格遵守国家资本改革的具体规范,将市场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充分激发出来,重新建立全方位发展的平台,以资本市场为主线进行交易,明确理解产权以及股权,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激励方式,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其次,积极使用公开透明的全球性平台来行使衡量股权价值的能力。参照市场规定要求,来开展股权价值的衡量工作,实现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合理确定混合所有制资本杠杆的支撑点,不断吸引民营资本与社会资本,增强自身的资本控制能力,从而建立一支全面发展且走向国际的优秀队伍,具备强大的综合实力与创新创造能力。最后,在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来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工作。企业不得一味追求一劳永逸的管理机制,应确定未来改革的目标以及发展的方向。一是,参考市场要求,完善市场化的目标,从而构建能够自我调节的一项机制,且这项机制可根据市场变化来自动实现调节工作,始终满足市场发展规律,行使符合市场要求的职能。同时還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合理调动企业内外资源,完善企业创新工作。二是,紧紧围绕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应吸收其他企业的长处,避开其短处,将优势发挥出来,及时请教民营企业,获取其宝贵经验,取长补短,从而强化盈利效率,有效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等相关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我国各个历史阶段分别承担着相应的职责,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为社会文明倾其所有,为国家繁荣稳定做出伟大贡献。在实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国企管理人员的能力,完善管理理念,从而为中国企业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谢晓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国企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世界有色金属,2015,18(01):63-64.

[2]王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国企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今日财富,2017,09(16):110-112.

[3]王猛.新常态下国企改革之思考[J].当代经济,2016,03(09):44-45.

[4]丁家智.关于深化国企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10(16):271-276.

猜你喜欢

国企思考改革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