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O2O发展现状分析
2019-05-22李财茎
摘 要:“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利用O2O模式将线上线下管理进行结合,互联网建立起来的网络信息服务能够极大地节省人力物力,本文详细讲述“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O2O发展现状。
关键词:人力资源;O2O发展模式;互联网+
一、人力资源管理O2O发展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下的O2O发展模式
在现今社会的急速发展下,“互联网+”是传统业务形式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最热模式,应用于各方面领域,其中,对于企业及企业内部人员管理中,也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来成为员工之间互相联系的平台,利用互联网来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的线上线下模式,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水平。
2.人力资源O2O管理服务模式
首先,要想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O2O管理服务模式,就要确定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线上服务,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线下服务。线下服务是人力资源工作者和服務对象在物理环境中面对面直接交流所需要的服务。所以所有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服务,可以构建为线上服务。而目前线上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网络系统来实现的。在未来,它将逐渐增加,甚至完全依赖互联网架构的线上管理模式。通过在线服务模式的网络系统可以建立相关组织、职位、人员、业务等各方面的大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甚至预测,线下服务模式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让企业的服务对象感到人性、情感等,线上和线下的这个组合服务,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领域:数据化、专业化、人性化结合,进而能够让企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3.人力资源O2O管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但是,人力资源O2O管理服务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为您一一分析。
(1)人员供给不足
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人手不足问题,这种现象尤为普遍,能够提供高质量工作的员工更是难以搜寻。
(2)能力不一
员工的素质与技能不同,在企业中管理的任务也不同,很大一部分依靠于管理者的用人能力,因此会造成企业管理过程中用人不稳定,工作效率层次不齐的现象。
(3)管理不够人性化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方面,人性化管理成为了现今企业的热门词汇。现今的人才流动性大,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如何将培养好的人才留住才是关键。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将管理的出发点建立在人性化管理上。
(4)人事档案的安全性
当前的计算机网络社会中,由于黑客技术的快速发展,容易出现病毒等不安定因素,被有心人窃取员工身份信息,用以不合法方面,如若丢失员工信息,就会对企业及员工个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此问题,应严密加强权限及密码管理制度,防止数据丢失和数据损坏。
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O2O未来走势的分析及预测
所有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服务,可以构建为线上服务。而目前线上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网络系统来实现的。而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当O2O迅速进入各行各业,人力资源行业主动迎合成了必然趋势。而人力资源O2O方面未来的前景预测也需要我们多关注。
1.从碎片化数据到大数据
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量化空间。而未来人力资源的用人方面就会将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相结合,寻找这个岗位最适合的人选。
2.从传统服务到云服务
真实的商业世界已经充满了“云”,所有这些“云”都可以用于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服务,这些服务通过网络大量存储或计算资源。未来的人力资源就可以利用“云”服务将人员信息与资源计算并结合,从而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3.从PC到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确实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两三年前,所有的银行都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而企业及企业的人力资源也是如此,平台的改变带来的是效率的提高。
4.从规模经济到长尾,从红海到蓝海
在过去,80/20理论告诉我们,只要你能很好地服务,用你80%的精力与20%的人口打交道,你就能实现80%的利润。在数字时代,就可以利用20%的精力去实现100%的成效。
三、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O2O发展现状的调研
回顾眼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扩张,在“互联网+”的时代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有效地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进行了大量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致力于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方向发展。通过在线服务模式的网络系统可以建立相关组织、职位、人员、业务等各方面的大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甚至预测,线下服务模式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让企业的服务对象感到人性、情感等,线上和线下的这个组合服务,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领域:数据化、专业化、人性化结合,进而能够让企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即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有一定改善,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仍然以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主,管理方法基本以人工管理为主,计算机管理为辅的状态,其中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对其功能的了解相对单一,造成了管理软件一次运行,数据共享不高,业务流程繁琐的现象。在业务信息管理方面,它仍侧重于信息的发布、查询和下载,但缺乏人力资源信息的自动存储和更新、人力资源的在线分析、高效的网络报表生成等面向用户的交互功能。
企业人员管理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视为独立的员工档案管理或单一的员工薪酬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人员认为人力资源的详细信息是内部的私人信息,不能公开。如果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能会泄露企业部分员工的个人资料或隐私,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偏差:直接介绍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在专业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设计系统和考核系统,其他功能模块和基本数据很难更改,最终导致系统不符合实际,而不是应用;缺乏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系统开发,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完整的功能和业务流程处理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已成为一个阻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O2O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
企业能够通过线上内部网络系统实现薪酬、招聘、人事方面信息公开、在微信群和钉钉打卡等系统实现线下活动开展,但发现其人力资源管理O2O发展并不成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只着重于人事、绩效、薪酬、招聘的信息公告,而在培训等方面公告涉及甚少,培训方式略显单一。
(2)线上以信息发布为主,缺乏具体实践性,实际操作依赖于线下。
(3)线上培训平台不完善,线上面试主要是手机通话面试或者网上视频通话,但還是少数,主要还是依靠实际面对面交谈面试为主。
(4)O2O实现方式未从内部网络系统向云模式转型,大数据分析人才,构建人才数据库不是很完善。
五、人力资源管理O2O发展方案——构建线上线下人力资源管理交流服务系统
通过构建实施人力资源线上和线下的服务体系,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管理对象的传统模式,通常不超过8个,在网络信息系统的帮助下,经理可以通过网络和经理沟通,在任何时候总是可以检查各种信息的管理对象及每个对象的分析管理工作的历史、性格、爱好、性能、培训记录,等等,结合管理对象的动态信息进行适当的部署或工作安排。对于组织来说,通过线上和线下系统的集成更容易实现扁平化管理。
本系统的实现、日常管理业务的处理、信息的分析统计与共享等,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规范化、数据化、协同化的业务管理。此外,这些信息服务、审批流程和互动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服务效率。特别是通过授权,还可以授权外部人员参与企业的沟通和管理,如人才招聘、消费者对服务部门或人员的评价等,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的服务价值,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O2O发展模式走向正式化、规范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李小安.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四大“瓶颈”.商业研究,2008,(5).
[2]风杰中.《小企业创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6.
[3]刘昊.中小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阴[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6).
[4]薛建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4).
[5]徐红.李涛浅析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6).
[6]石磊,罗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的匹配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7,(9).
[7]庄彪.完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8(10).
[8]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2010,(2).
[9]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0]曾漫丰.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厦门大学,2009.
[11]张清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4,(7).
[12]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3).
[13]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2010(12).
[14]郭晶.钱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3).
[15]朱晓敏.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田社会科学家[J].2005(2).
作者简介:李财茎(1997- ),女,汉族,安徽天长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