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下去中心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平台

2019-05-22李佳林王柯毓张明亮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互联网思维区块链

李佳林 王柯毓 张明亮

摘 要:区块链技术自问世以来,在许多行业都受到重视并被予以应用,在教育方面也同样。文章在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热点问题,将区块链技术模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并运用互联网思维,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加密性、开放性、公平性的去中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区块链;去中心化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区块链技术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区块链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成长等种种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往往会产生许多心理困惑。他们虽渴望成才、追求卓越,却缺乏处理心理困惑的能力,缺少成年人处理自己心理问题的经验。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需要学校、政府、社会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逐步完善相关平台,更好地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2016年比特币进入人们的视线,区块链技术作为其底层技术为人们熟知,是指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其具有去中心化、加密性、开放性、公平性、永久性等特点[1]。

1.2 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来看,金融是其最先发展和应用的领域,当前国际上的诸多区块链应用案例也都来自金融领域。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与证券交易等4个方面。而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想象空间已经被无限打开,不仅仅是金融领域,区块链正逐渐扩展到金融行业以外,覆盖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司法、医疗、物流等领域。在教育领域,区块链技术也被认为有助于推动教育体系改革,加速教育系统进化发展。2016年10月,工信部颁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就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范围则相对较少。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本文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互联网思维打造一个去中心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平台[2]。

2 去中心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平台

区块链模型系统自下而上分为6层,分别为: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平台,结合互联网思维,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大学生4个维度的用户设置,构成去中心化信息服务平台。

2.1 数据层

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的链式结构,涉及相关的非对称公私钥数据加密技术、时间戳、哈希函数和Merkle树等技术要素,是整个区块链技术中最底层的调制解调器。数据层构成这个平台最基础的信息却也是最重要的信息。

在数据层面上,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其每个节点都按照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数据,任意数据都可以通过此链式结构顺藤摸瓜、追本溯源,保证了信息的可追溯性。非对称加密的密钥对是一个私钥对公钥单向解码的过程而不能逆推,并且只有特定的密钥才能解开对应的另一个密钥,这体现了区块链高度信任的特点。记录数据时,获得记账权的节点必须加盖时间戳以表明数据的写入时间,这使得后来者无法对之前的数据进行修改,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篡改性。

呈现出的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平台是一个具有不可追溯性与公开私密非对称性的平台。即对于心理健康有困扰的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家长、社会专业人士、学校、政府层面所上传的信息(官方定义、症状描述以及现实案例)完善平台,这些可被获取查询的数据同时可以被追溯其来源;与此同时,对于已经上传的数据,平台对其进行保护,并不能进行篡改,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所上传的已经经过验证真实性且具有参考性的数据中,后来者可以查询但不能进行篡改,始终保持数据库的权威性。案例与相关心理健康的信息是公开的,而个人信息是相对隐私被保护起来,这是平台非对称的体现[3]。

2.2 网络层

网络层封装了区块链系统的组网方式、数据传播协议、数据验证机制等要素。由于采用了P2P的组网方式,意味着区块链具有自动组网的功能,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特殊节点和层级结构,体现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

网络层作为数据处理的一个媒介,将数据层的数据进行传播、验证,并自动组网,利用各个途径所获得的信息,正式打造一个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每个节点都是独立的、均等的,即社会上的各种渠道都可以将信息上传或者下载,而不需要通过某个主管人员或中心机构。这样一来,大学生可以将自己或者身边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上传,各个专业机构、学校、社会、政府等亦如此。结合“可加密性”,即各个心理健康问题是相对可查询的,其个人信息以及来源渠道是绝对保密的。

2.3 共识层

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机制算法,是整个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共识算法中,现主要应用的有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机制、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机制、股份授权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机制等。结合各个机制的特点,将股份授权机制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數据平台。

DPoS把PoS中记账人的角色专业化,通过权益选出记账人,然后记账人之间轮流记账。即大学生、政府、学校、社会都可以上传数据,将权威性、专业性、准确性的信息从官方的角度进行数据收集。

2.4 激励层

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在区块链技术中,人们对激励层的关注远远少于共识层,但其实激励层是建立在共识机制上的另一个次核心。该层主要出现在公有链中,因为在公有链中必须激励遵守规则参与记账的节点,并且惩罚不遵守规则的节点,才能让整个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激励机制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实十分广泛,互联网上亦如此,我们经常能在一些网站上看到“欢迎纠错”“意见反馈”等字样,我们致力于打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也可以发扬这种激励机制,当发现别人上传的信息有错误时,可以加以指正,若指正经过验证是正确的,那么平台可以给提出问题的用户相应奖励,如可以免费体验一次平台中其他付费活动;而被指出有错误的用户,如果是恶意为之,平台应给出相应惩罚,如封号等。只有建立起平台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信息是公众共同需要的,才能更好地完善平台。

2.5 合约层

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或者身边的案例、自己接触到的信息上传到信息库中,从而丰富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全面性。即从非官方的角度和渠道进行上传收集信息,即除学校、专设机构、政府、学生心理健康专设以外的“非参与方”在一定条件下上传丰富数据平台的信息,完善平台的信息内容,丰富案例。需要注意的是,该渠道进行上传信息时需要进行审核,并采取相应的非对称密钥技术进行保护[4]。

2.6 应用层

应用层则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是面向用户的层次,体现了区块链技术开放性的特点。

大学生能在应用层搜索与其自身心理困惑相类似的案例,并根据案例中专家给出的建议与方法进行自我调整,若是找不到相似的案例,平台也支持在线咨询或者线下解决之后的信息上传,长久以往,案例就会变得足够多,并且由于平台的开放性,后来者就能很轻松地在平台上搜索到需要的信息。它是呈现给公众的一个平台,学生、政府、社会、家庭等各个渠道通过这个平台下载信息的同时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有效改善,也可以上传数据从而完善心理健康平台信息知识库[5]。

3 结语

在区块链技术下所构成的去中心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思维学生自身、政府、学校、社会等渠道搜集的数据完善数据层,在区块链的技术下,结合P2P的组网方式呈现的去中心化的特点,加上股份授权授予各个渠道上传信息的激励合约机制,更好地鼓励各个途径上传社会共同需要的信息,完善心理健康数据平台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应用于社会反馈给大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韩璇,袁勇,王飞跃.区块链安全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9(1):206-225.

[2]黄龙.区块链数字版权保护:原理、机制与影响[J].出版广角,2018(23):41-43.

[3]江海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

[4]黎龙翔,孙伟国.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6(20):122-123.

[5]水永生.微信平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7):152-154.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互联网思维区块链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