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融资难瓶颈及对策

2019-05-22张雨欣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导信贷小微

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期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凸显。小微企业融资难已成为严重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诸多好的想法和可行的项目,由于没有资金支持,只能停滞、搁浅。解决好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

小微企业从个体看虽然体量小、影响弱,但从整体看贡献不小、分量不轻。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从统计数据看,截至2018年,国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4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81%,小微信贷规模整体占比不高,信贷资源在大中小微型企业间分配仍不均衡。

二、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一)政策传导不畅,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受制约

1.主客观因素叠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一是个别银行客观上不符政策标准。2018年以来,央行通过降准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向银行体系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净投放2.4万亿元。如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凡前一年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自2018年起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但该项政策不适用县域农商行,且个别县域农村信用社不符合央行宏观审慎经营标准,未达到上年三个季度(含)以上宏观审慎评估(MPA)评级均在B 级(含)以上要求,故无法适用。二是定向降准政策对分支机构影响有限。定向降准政策原则由总行申报与享受,各省二级分行仅是总行分解的具体信贷指标的执行者,总行缺失对分支机构的激励机制。三是服务小微内生动力不足。个别村镇银行由于成立时间短、小微信贷刚进入起步阶段,暂未单独制定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及利润考核指标权重,仅执行统一的授信工作尽职要求实施细则,激励机制不完善。

2.内部政策传导范围缺失,财政政策未被用足。2017年以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合抬的“单户授信总额100万元以下(含)的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成本,调整信贷结构,有利于为小微提供长期信贷资金,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和融资成本,但个别行由于上级管理机构未将包括监管政策在内的小微有关政策传导至地(市)分行,传导落实存在打折扣的情况,个别国有大型银行分行仍未能享受该政策红利。另外,免税资金是否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融资没有刚性约束。

3.信贷服务换挡升级滞后,信贷政策传导不及时。一是银企推介被动,小微中长期贷款占比低。部分银行利用“循环贷”随用随还特点满足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但大部分银行根据上级行批准的贷款品种和阶段性贷款期限规定确定贷款约期,以1年以下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发放较少。主要原因是多数小微企业对银行信贷产品不了解造成的,银行仅根据企业的申请发放贷款,未对有长期资金需求的企业量身推介信贷政策,未主动挖掘新的信贷需求,信贷服务粗浅所致。二是对总行政策传导不及时,一定程度占用小微信贷资源。个别城商行总行下发通知禁止对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发放再融资贷款后,辖内分支机构仍存在对中型企业发放再融资贷款的情况,分行未及时传导总行政策。

(二)金融机构的风险回避倾向,导致小微信贷投放放缓

一是银行信用风险防控水平受到考验。受整体经济增速下行环境影响,小微不良贷款大幅增加,且增速加快,小微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经营收入锐减甚至部分企业倒闭,抵押房产价值贬损,信贷风险突显。二是上级行严把审批关严格信贷投放。个别大型银行省行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加大了企业对账单、现金流水等审批把关力度,小微贷款投放受限。

(三)小微企业自身不足不能有效改善,制约融资能力

小微企业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从传统加工制造延伸到新兴产业,大部分竞争程度较高,其自身具有财务不规范、规模效应欠佳、抵押品不足等特点,造成小微企业对外部环境及政策变化较为敏感,抗风险能力弱,难以满足银行准入条件。

三、政策建议

(一)疏通相关政策传导机制,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一是进一步疏通货币、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央行、财政、税务、银保监等部门之间要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抓好小微金融服务。建议央行动态调整宏观审慎评估相关参数,进一步提高降准政策的普适性。监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督导机构将减免税资金定向用于小微企业融资。二是严禁监管、信贷政策梗阻。金融機构要紧抓历史机遇,自上而下做好政策传导,主动贴合监管目标,分支机构要紧跟政策导向和上级行工作部署,凝聚力量,切实推进小微业务发展。

(二)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深掘有效信贷需求

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给方,要下沉金融管理和服务重心,主动对接小微企业,加大对企业利好政策、银行信贷品种宣传力度,深耕有效贷款需求。要根据企业经营、建设、回款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优化考核激励,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增强服务小微的内在动力。按照财务可持续原则,合理覆盖风险,进一步强化与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统筹协调,用足小微政府周转金和续贷政策。

(三)加强经营管理指导,促进小微企业科学发展

一是帮助小微企业规范发展,健全规章制度,走上法制化轨道。二是加强对小企业财务核算的指导。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小企业财务培训,不仅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重要的是对小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培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三是完善小微企业的自有资产。针对企业改制时厂房和土地产权不清或存在法律风险导致有效抵押物不足问题,政府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出台产权过户的优惠政策,联动不动产、工商等部门一次性解决。

作者简介:

张雨欣,女,黑龙江哈尔滨,金融专业本科,从事小微企业融资及银行授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传导信贷小微
小微课大应用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神奇的骨传导
小微企业借款人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