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2019-05-22朱礼宏
朱礼宏
摘要: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予以分析,突出表现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观察;保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会思考等方面,且提出初中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 初中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还需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纵观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明确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予以创新,使初中学生能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文章将结合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观察;保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会思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影响较大。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观察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指导,充分应用各类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比如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生活元素等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当的教学引导、思维培养,能够使学生爱上地理,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地理,获取地理知识。
(二)保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会思考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特点突出的学科,不仅仅包含历史的内容、语文的内容,也包含数学知识等[2]。在学生地理知识学习中加以思维引导,能够使学生明确地理知识学习的方式。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综合引导,解答学生的問题,能够保持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学会思考,对学生未来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及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注重课前预习,实现课堂翻转;采用辅助技术,展示学科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及融入生活元素,拓展学生视野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地理课堂学习体验。
(一)注重课前预习,实现课堂翻转
初中地理知识以理论内容为主,自然地理相关内容讲解期间,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效果不佳的问题[3]。单纯课堂中的知识讲解不仅仅浪费宝贵的时间,且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课前预习能够使学生课前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所掌握,在课堂学习中则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实现课堂交流、问题探究等,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
以《世界气候》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预习。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预习或者合作预习的方式展开,结合课本中内容,实施问题的分析。教师可以提出“世界气候类型共有多少种?”、“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气候的特征”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预习完成之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一同分析问题。在合作教学的方式下,能够保持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也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话语量,使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参与到课堂交流中,彰显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二)采用辅助技术,展示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为地理,地图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展现地理学科的特点[4]。会读图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从多个视角获取知识,将相关知识串联,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教师还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将抽象的概念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5]。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治理,对其思维的启迪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黄河”相关内容期间,则可以通过播放视频、音频的方式,使学生对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以及黄河的长度等进行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提出问题,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中,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比如在讲解“矿产资源”内容期间,则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世界主要铁矿的分布图。为学生讲解矿产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而后提出问题“请在图上指出,世界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而后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世界主要煤田的分布图》,在指导学生读图后,提问“世界主要煤田分布在哪些地区和国家?”的问题。
适当的问题引导能够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矿产资源的分类,明确世界上的煤矿资源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当前矿产资源的现状展开讨论,明确其不合理因素及改善对策。在问题分析,矿产资源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四)融入生活元素,拓展学生视野
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地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其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联系实际实施教学指导,以便于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初中地理知识,且能够将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各类问题,真正发挥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
以“中国自然环境”内容为例,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以“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等为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述自身对环境现状的看法,将所学习的内容与个人的观点相互融合,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明确环境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改进方式。
比如针对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雾霾严重的问题,则需要指导学生分析保护环境的方式。从气候条件、生活现状等角度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形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思想理念。从自身做起,形成环保的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地理知识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树立环境保护的态度,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更加热爱生活,应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題。
三、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问题探究意识的增强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价值,创新教学的理念,科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活动。在生活元素融入,适当问题情境创设等方式下,持续优化初中地理教学的方式,展开丰富多样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在地理知识学习与问题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爱上地理,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地理,获取地理知识。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中,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保证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琳洁,王向东.初中生区域认知方法的学科逻辑梳理及其培养策略——以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为例[J].地理教学,2018,(22):4-7.
[2]谢欢芳.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埃及”为例[J].地理教学,2018,(21):41-43.
[3]吴黎明.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浅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64.
[4]王建青.“未来教室”环境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尝试与反思——以《陆地和海洋》单元复习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3):92-94.
[5]张保省.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以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J].中国教师,2018,(S1):81.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