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110厘米密植栽培技术模式的研究

2019-05-22王彦国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8期
关键词:穗数株距速效

王彦国

玉米是哈尔滨市双城区主要的栽培作物,年播种面积在280万亩以上,占总播种面积的80%左右,而且播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尽管随着配方施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玉米产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制约问题,尤其是先进的栽培技术,本示范研究探讨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模式对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指导玉米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提高玉米产量探讨新的途径。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作物

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玉米品种为天农9,生育期128天,亩播种密度4848株(株距25cm);

68cm垄常规栽培,玉米品种为郑单天农9,生育期128天,亩播种密度4456株(株距22cm)。

1.2示范地块基本情况

示范地点设在双城区农丰镇保收村。土壤类型均为黑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含量28.45mg/kg,全氮含量0.164%,全磷含量0.157%,全钾含量1.88%,速效氮137.5mg/kg,速效磷,34.7mg/kg,速效钾139.2 mg/kg。

1.3 示范设计

示范设2个处理,采用大区直接对比,不设重复。

处理1: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2:68cm垄常规栽培技术模式。

每个处理100亩。

1.4 技术措施

1、整地:采取深松整地,深松深度30-35cm,110厘米大壟密植打破原来的68cm垄变成110cm垄。

2、种子处理:种子包衣处理,杀菌、杀虫及营养包衣促进生根和发育。

3、施肥:

施用45%复合肥20公斤,二铵10公斤,氯化钾7.5公斤,追施尿素30公斤。

4、适时播种

①播种:4月25日播种。

②种植密度: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亩播种密度4848株(株距25cm);68cm垄常规栽培,亩播种密度4456株(株距22cm)。

③播种方法:按照种植密度要求,机械播种。覆土深度3-4cm,隔日镇压。

5、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除草:播后5天喷雾。

90%髙乙乳油100-120毫升/亩+38%莠去津悬浮剂150毫升/亩,兑水40-50公斤喷雾。

6、病虫害防治:

大小斑病:选用60%多菌灵粉剂,亩用量2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玉米螟:采用赤眼蜂方法进行生物防治(亩放蜂15000头)。

2、结果与分析

2.1 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与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比较:

处理1、处理2两个处理出苗时间一样,均为5月16日。拔节、抽雄、吐丝、成熟,处理1均比处理2早1天。说明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具有生育期提前的效果。(详见表1)

2.2 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与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比较:

植株株高增加2cm;穗位低2cm;穗长增加0.4cm;每穗粒数,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穗粒数为652.1粒,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穗粒数为658.6粒,减少6.5粒;收获穗数比较,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收获穗数为4625.4穗,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收获穗数为4258.5穗,增加366.9穗;百粒重增加0.4克;亩产处理1、处理2分别为828.1公斤、760.5公斤,亩增产67.7公斤,增产率8.9%(详见表2)

2.3对效益影响

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与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比较:

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每亩产值1407.77元,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每亩产值1292.85元,每亩增加产值114.92元;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每亩投入402元(整地、种子等多投入),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每亩投入382元,每亩增加投入20元。

每亩纯效益: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1005.77元,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910.85元。

每亩纯增效益94.92元。(详见表3)

3、收获与效益

3.1 加快玉米生育进程

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与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比较,生育期提前1天,做到早拔节、早抽雄、早吐丝,早成熟。

3.2 具有良好的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

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与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比较,同一品种与常规比较:收获穗数增加,植株株高增加,穗位降低,穗长增加,百粒重增加,亩产增加。处理1、处理2亩产分别为828.1公斤、760.5公斤,亩增产67.7公斤,增产率8.9%。说明产量与种植密度有一定关系,以密增产是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3.3效益较好

110cm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与68cm垄常规种植模式比较,每亩纯增效益94.92元。

(作者单位 :150300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丰满族锡伯族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穗数株距速效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不同杀螨剂对柑桔红蜘蛛速效与持效性防治田间试验
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土壤速效钾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
巧解“植树问题”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红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