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有多少个叛逆期?
2019-05-22鱼爸
文/鱼爸
前几天收到一位妈妈来的来信:家有男孩,三岁半,单亲,跟我就没分开过。这是背景。两岁前,他是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因为从小我按书养,给他讲道理,所以他自然特别听道理。好好说,从不调皮。两岁半以后,开始反着来了,但也还好,我熬过来了。最近三岁半,真把我逼疯了!譬如,去餐厅吃饭,他吃好了就在旁边空余的椅子上跳来跳去,以前说过不允许在公共场合影响到别人。
说起孩子的叛逆行为,妈妈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家有男孩,简直不知从何说起。而说起最多的情形,就是本来乖乖的孩子,到了两岁半或者三岁以后,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而现在我说了后,孩子回:“我就不听我就不听!我就要跳!”
在路上走路,也是横冲直撞,撞到了别人就跟没事人一样继续走他自己的,更别提道歉了。
今晚带他走在人行道,更是可怕至极!突然他就差点走到车道了,后面呼啸过去一辆车。我飞奔把他抓回来,他也认识到自己错了,脑袋一下子耷拉下来。我厉声批评了后,就蹲下来跟他好好说话,结果没两分钟就又开始调皮了!
有时愤怒到失去理智,我会直接抽他屁股,打紫了!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更怕我打他以后会停不下手!我知道教育里最没用的就是拳头!真的好崩溃!我不知道原因在哪,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我想要和这个叛逆期的小子好好处,哪怕不能成为朋友,也要是一段和谐的亲子关系。
看到这封邮件,是不是感觉自己也曾经历或者正在经历呢?
说真的,我自己都经历过,所以特别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幸运的是,这位妈妈是属于能反省的妈妈,明白打骂是最无效的教养方式。
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怎么办呢?
这几年我自己亲自带小小鱼,就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说说我的处理办法。在说之前,先看看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征,因为只有更懂孩子,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孩子从幼年到成年,都会经历3个特别的时期,期间都会表现得很逆反,所以很多父母几乎接近崩溃,不知道在这样的阶段,怎么教养孩子。
“叛逆期”是心理学家们的一个说法,代指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对独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若父母能够读懂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学会尊重孩子,亲子冲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结果了。
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青春期叛逆期这个概念,但是对宝宝叛逆期的认识是不足的。
在2~4岁,孩子会出现第一个叛逆期。比如我以前跟朋友们聊天,谈到两岁多的小小鱼有点叛逆。就有朋友打趣说,这么小就叛逆啊!他们觉得是不可能的,因为一般人认为只有青少年才叛逆,这是一个误区。
孩子从两岁的时候开始就会形成自我意识,这个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去展示自己的力量。于是总是说“不”,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另外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经常说“我的”!他们开始强调“我”这个词,发现了自己,发现自己原来跟妈妈不是一体的,而是可以分开的。
所以我们不要觉得孩子叛逆期的出现是个坏事。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孩子就是通过“叛逆”来找到自我、表达自我。
摆脱父母的控制,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只是每个孩子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且跟家庭教养方式息息相关。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谈及个体发展时提到,“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里的情感发展构成了人类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
很多案例指出:大部分问题孩子,小时候都常常表现出压抑性的乖巧。而到了青春期,他们往往容易发展出反社会人格,叛逆,形成坏的癖好等。
怎么引导?这就是说的怎么办的问题。我一直提倡用“规则”管孩子。有了接纳和理解的基础,很多问题其实就会消退。
因为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孩子的行为都是被不良的家庭环境激发的,或者被父母影响的。
假如家人不和睦,整个家的风气很差,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只想赶紧跑掉,孩子还会听你的吗?
不会,当大人的行为得不到孩子的尊重,那所谓的教养几乎会陷入瘫痪。
孩子不会听一个自己“瞧不起”的人的话。人愿意听从自己尊重的人给予的建议。继续回到我们谈论的规则培养。
可以说,没有规则感的孩子,天天都是叛逆期。因为没有规矩,孩子的行为会随心所欲。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记得刚开始带小小鱼去餐厅吃饭,他脱了鞋子在椅子上爬,甚至把头伸到了隔壁的桌子,看别人吃什么菜。
我当时只是把他叫回来,然后跟他说:“吃好了饭,也不要四处吵闹,这是餐厅,是大家吃饭的地方,你不能打扰别人。”
他会点点头。可没多久又会这样。那我的惩罚是直接把他带到外边去,站在门口吹风。他知道我说到做到,所以就愿意遵循这个规则。
很多父母会说我们这样会有损孩子的天性。但我觉得,这并没有影响到天性。他在家里,可以在沙发上蹦跳,没问题。在床上打滚,也没事。在广场上开始撒野也可以。但是不能打扰到别人。
这是必须树立的一个规矩。如今他在电影院、餐厅,有时也会兴奋。但是只要我提醒,就能控制自己的音量,也不会再去打扰别人。他自己也觉得这是对的事,那就更会去主动遵守了。
如果我们不去引导,他们的行为不仅仅会打扰别人,也可能伤害到自己。比如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这是危及生命的行为。
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思想进一步独立起来,特别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们,此时已经有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于是行动也开始独立。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
于是这个“小大人儿”就会极力地去挣脱父母的掌控,希望凡事自己说了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
既然孩子成长变化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得跟着变!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很多孩子一到了这个阶段就变得“不听话”,而且学习也提不起劲儿。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缺少真正的陪伴。
很多人的观念认为只要给予小宝贝亲密的爱与陪伴,等孩子上学了就可以放松一下了。
于是父母开始把重心又转移到事业上去了。所以留守儿童的问题以这个阶段的为主。父母的缺位,导致了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把精力都用来对抗父母了。
不要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孩子,要先从自己身上,从家庭找原因。有一句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非常有道理。
在孩子最初的成长阶段,父母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所以要抓紧这做父母的有效期。越用心的父母养育的孩子,叛逆的问题会越少,而孩子的叛逆期,就是父母最好的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