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托啡诺在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应用价值

2019-05-22张顺才黄志良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布托牵拉瘢痕

陈 孟,张顺才,黄志良

揭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揭阳 522000

随着全面“二胎”的开放,瘢痕子宫孕妇越来越常见。瘢痕子宫孕妇多有盆腔粘连,术中操作难度增加,清理腹腔范围较大,可能有牵拉反应出现,导致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降低手术安全性,不利于产妇预后[2]。布托啡诺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人体的中、重度痛感产生缓解作用,镇静效果良好,患者应用后较少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感觉,应用后,无欣快感,躯体依赖性极低,肠胃不适较少[3]。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采用布托啡诺对于术中腹膜牵拉反应中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治疗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有40例。纳入标准:(1)符合瘢痕子宫诊断标准;(2)腹部超声检查均未见盆腔粘连;(3)对患者的麻醉、手术均在医嘱下完成。排除标准:(1)术前有药物镇痛、催眠史,或有精神系统疾病史;(2)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或伴有严重精神异常者;(3)术中大出血必须行子宫切除或其他介入治疗者。本研究过程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药物与仪器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6,规格:每支1 mL:1 mg);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AstraZeneca AB,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104,规格:100 mg/10 mL);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412,规格:每支1 mL:30 mg);飞利浦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型号:M8002A);一次性麻醉穿刺联合六件套(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型号·规格:AS_E/S)。

1.2.2 麻醉方法

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情况,并开放上肢静脉通路,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 L/min。穿刺点选取L3~L4,见脑脊液流出后,脊椎麻醉药物采用罗哌卡因2 mL(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并依据麻解平面对硬膜外用药量进行调整,硬膜外注射2%利多卡因3 mL,控制麻醉平面在T6以下。患者血压若低于参考值20%,则采用麻黄碱注射液5~10 mg静脉注射。胎儿娩出后,观察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对照组不应用静脉辅助药物。

1.3 观察指标

(1)血流动力学水平。统计并记录四组手术操作缝合子宫时(T1),用纱布清理腹腔时(T2),缝合腹膜时(T3),手术结束按压子宫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体有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2)VAS评分。采用VAS量表对四组T1、T2、T3、T4时间点疼痛进行评估,量表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3)牵拉反应。分别从0~2级对四组围手术期牵拉反应进行统计。0级:无牵拉痛、无鼓肠、恶心、胃部不适、呕吐;1级:无牵拉反应,围手术期伴有轻微胃肠道症状;2级:存在明显的牵拉反应[4]。(4)不良反应。统计并记录四组围手术期恶心、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HR、MSP、SP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HR/minMAP/kPaSPO2/%观察组88.5±3.211.4±1.396.5±0.6对照组112.5±2.413.8±1.597.4±0.5t值14.533.482.89P值<0.05<0.05<0.05

2.2 两组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T1T2T3T4观察组1.5±0.12.2±0.91.3±0.41.1±0.3对照组1.7±0.53.2±0.72.1±0.21.9±0.5t值2.312.153.924.79P值<0.05<0.05<0.05<0.05

2.3 两组术中牵拉反应对比

观察组牵拉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55%,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中牵拉反应对比[n=40,n(%)]

Tab.4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traction re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n=40,n(%)]

组别0级1级2级反应率观察组36(90.0)4(10.0)0(0.0)4(10.0)对照组18(45.00)12(30.0)10(25.0)22(55.0)t值18.55.011.418.5P值<0.05<0.05<0.05<0.05

2.4 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未见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对比χ2=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剖宫产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麻醉方式,该方式能够为手术的开展提供良好的阻滞神经的效果,但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中因手术而导致的腹膜牵拉、腹腔清洗、提拉子宫至切口缝合等手术方式引发的内脏牵拉反应改善较差,部分瘢痕子宫产妇可能出现严重牵拉反应,如胸闷、胸痛、恶心、胃部不适、呕吐、鼓肠等,部分产妇可能出现焦躁难安、血压降低等情况,影响手术顺利性[5]。若单纯提升麻醉平面,对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不足,同时还可能引发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等并发症,对瘢痕子宫产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6]。

阿片类药物是手术常用的镇痛药物,有研究证实,将阿片类药物应用到剖宫产麻醉中,能够降低产妇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升镇痛效果[7]。布托啡诺是一种新型阿片类药物,应用后,能够对κ、μ受体产生作用,提升镇痛、镇静效果,降低成瘾、呼吸抑制出现的概率。将其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能够强化麻醉效果,提升维持时间。

经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HR、MSP、SP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牵拉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55%,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未见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数据表明,将布托啡诺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麻醉效果较好,患者术中痛感较低,术中牵拉反应较少,且不良反应较低。有临床文献指出,为剖宫产产妇应用布托啡诺注射液,术后检测产妇乳汁中未见较多布托啡诺,提示其对新生儿影响较小[8]。

综上所述,采用布托啡诺能够稳定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产妇疼痛,改善牵拉反应,且用药较为安全。

猜你喜欢

布托牵拉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热身中不同牵拉方式对高校网球运动员灵敏能力的影响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最佳引产方法的探讨
不同组合动态牵拉方式对起跳高度的影响及其对比分析①
贝·布托之父被“自己人”送上绞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