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说阅读的答题要领
2019-05-21唐惠忠
唐惠忠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往往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反映现实生活的目的。下面,我们结合《一种美味》一文,简要说明阅读小说文本时的答题要领。
一种美味
文/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一、认识环境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指环境。环境是小说结构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在短小的微型小说中,场面以单一为主,场面的自然或社会内容大都简明扼要,不充分展开。它把生活事件浓缩在时空坐标的某一特定点上,进行点式反映。阅读鉴赏时,应从点到面,从小处看到大问题。
一般说来,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外乎以下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某种气氛;⑤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比如《一种美味》着力表现一条鱼、一碗鱼汤是稀罕之物,可见相关故事发生在一个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再依据原文的“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以及“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等信息,可以看出在平时,这个家庭因生活艰辛而充溢着一种苦涩沉闷的气氛。
二、梳理情节
如果说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背景,那么情节就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情节”,就是小说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小说多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为情节主体——虽然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段也是在矛盾冲突中表现的,也有矛盾的前因后果,但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不一定像普通小说那样完整,也不一定像普通小说那样情节曲折。
比如《一种美味》,情节很简单:六岁的三子捉到一条巴掌大的鱼,全家人一起烹制“鱼汤”、享受美味“鱼汤”;此时,父亲提到让三子去上学,而两个哥哥并没有这样的待遇,这让初涉人世的三子于懵懂中对那天的“美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结尾是“他”发现鱼未入锅,一家人喝的竟然是豆腐汤。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很能引发读者深思回味。
三、感知形象
说到底,小说是“人的艺术”,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小小说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大多通过某一动作或行为片段,“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细微特征;往往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微部,使其充分“曝光”,给我们留下鲜明突出的印象。
对于人物形象,可从以下方面揣摩: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把握其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如《一种美味》对母亲的刻画,有一笔神态描写是“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在这里,“示意”“卸”等神态细节,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而“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之中。
四、分析主题
“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指文艺作品中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基本思想和核心。或许是因为篇幅短小,小小说主题必须十分鲜明。所以,它写的是小题材,撷取的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它集中反映生活的矛盾和冲突,触及生活的本质,迸发出绚丽的思想火花。它常常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的或感人的主题。阅读小小说时,必须准确概括作品的主题。
具体而言,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有: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对典型环境的精当描写;③有时,还须联系创作的時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动机;④留意小说标题,体会作者拟题的用意。比如《一种美味》,题目具有多重意蕴: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②“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如果我们读明白了标题内蕴,也就把握准了小说主题。而用本文作者巩高峰的话来说,作品所写“美味是反讽,因为写的是苦难。兄弟三人中有两个不能上学;一家人好不容易有条巴掌大的鱼可以熬一锅汤喝,却因为三子可以上学而各有心事,最后鱼也没吃成,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五、鉴赏技巧
小说写得好,重要因素在于构思精巧别致。巧妙的构思,表现为设计与安排新颖、独特,写法上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阅读小说时,必须注意鉴赏其表达技巧。
可从以下方面体会小小说的新巧构思与精妙技巧: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倒叙、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先抑后扬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起到了什么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等)是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③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形象,修辞丰富多样),给读者怎样的艺术审美情趣,等等。如《一种美味》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令人读后回味的余地更大。另一方面,末段用了一个欧·亨利式的反转,揭示这家人其实没喝到鱼汤,而是喝的豆腐汤的现实,于是文中弥漫的苦难和悲伤的气息更加浓郁,悲剧是把现实撕开给人看,而作者在结尾处才撕开真相,这就让故事更有冲击力,也更具力量感。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5题。
桥
文/谈歌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势不可当。
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消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有人响应:“这不是拍电影。”
老汉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他和那个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之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儿子。
(选自《保定日报》)
1.这篇小小说的环境描写很特别,你觉得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漢”的形象在开初可能会惹人发笑,当我们读完全文后却不由得由衷敬佩。结合原文,对这一形象加以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老汉”之外插入“小伙子”的形象看似多余,但悬念揭开后人们又为此击节赞叹。你觉得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个性化的语言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追求目标。请你简要分析本文的个性化语言,概括其特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为什么以“桥”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以及“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都是环境描写。这些描写强化了紧张、悲壮的气氛,为生死关头老共产党员的出场和表现作铺垫,为表现主人公的大公无私和强烈的责任意识进行了映衬。
2.“老汉”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出场的,他利用自己的威严和党的纪律控制了局面,随后安排一百多号人紧急撤离。其形象是高大的,其精神是大公无私的。
3.“小伙子”的形象看起来有点“节外生枝”,其实是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作品结尾交代他就是老汉的儿子,增添了小说的张力,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4.答题要点:主人公的语言简短有力,具有斩钉截铁、不容置辩的力量。作者正是以这种语言,才使主人公的形象饱满、生动,从而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并激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5.本文以“桥”作为线索,故事情节围绕“桥”展开;此外,“桥”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默默奉献,便于交通联系,在紧要时刻起关键作用(像战时的人桥、桥梁争夺战等)。(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