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05-21韩雪
韩雪
[摘要]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其中37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另外37例接受全程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遵医嘱行为规范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52±1.24)mmol/L、餐后2 h血糖(10.26±2.01)mmol/L低于对照组[(7.59±1.35)mmol/L,(11.38±2.17)mmol/L],其遵医嘱行为规范度(34.26±4.52)分和护理满意度(97.30%)均高于对照组[(28.85±5.37)分,(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规范度,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实践。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冠心病;糖尿病;空腹血糖;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3(a)-0142-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极易对血管、神经、肾脏等造成慢性损害,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概率[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的病症,临床上以综合疗法为主,需要患者长期服药的同时,规范日常行为,才能保证其血糖指标的稳定性[2]。在治疗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临床疗效,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该文以该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经相关临床检查,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为51~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2.84±5.37)岁。观察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为52~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3.18±5.63)岁。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同意,排除精神疾病、严重高血压、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不完整、全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含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康复训练、临床指标监测、注意事项指导、生活护理、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患者病情确定后,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全程护理计划并实施:在住院期间,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指标监测、用药指导、生活干预等护理措施,并向患者讲述遵医嘱行为的重要性,使其能够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患者出院前,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和遵医嘱行为表格,让患者每天填写遵医嘱行为表格,以提高其日常行为规范性;并与其家属沟通,让家属对患者病情重视起来,督促患者日常行为。出院后,建立微信平台,定期分享有关健康知识,并解决患者的疑问;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其病情康复情况,并指导患者定期来医院检查各项指标,以保证各项指标的稳定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遵医嘱行为规范度和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数据,并加以比较分析。
遵医嘱行为规范度:采用我院自制的遵医嘱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其包含有戒烟戒酒、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情绪控制、注意事项、适量运动以及自我监控8个方面,满分为4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规范度越好。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开展调查,有25个评分项目,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37×100.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7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输入SPSS 20.0統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血糖指标以及遵医嘱行为规范度以(x±s)描述,t检验;护理满意度以[n(%)]表达,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
干预前,观察组空腹血糖为(8.64±1.43)mmol/L,对照组为(8.72±1.32)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0,P=0.402>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52±1.24)mmol/L,对照组为(7.59±1.35)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1,P=0.00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0,P=0.000<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3,P=0.000<0.05)。
干预前,观察组餐后2 h血糖为(13.54±2.43)mmol/L,对照组为(13.68±2.52)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3,P=0.404>0.05);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为(10.26±2.01)mmol/L,对照组为(11.38±2.17)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P=0.012<0.05)。对照组干预前后餐后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4,P=0.000<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餐后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7,P=0.000<0.05)。
2.2 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规范度
干预前,观察组遵医嘱行为规范度为(21.14±4.23)分,对照组为(20.94±4.6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3,P=0.424>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嘱行为规范度为(34.26±4.52)分,对照组为(28.85±5.37)分,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8,P=0.00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遵医嘱行为规范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61,P=0.000<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嘱行为规范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1,P=0.000<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对照组非常满意者15例,基本满意者14例,不满意者8例,总体满意率为78.38%;观察组非常满意者23例,基本满意者13例,不满意者1例,总体满意率为97.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0.032<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受损等因素引起血糖超过正常范围,进而对其各种组织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3]。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治疗中,患者由于长期糖代谢紊乱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对其血液循环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合理安排日常饮食,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性[4]。全程护理干预是针对临床治疗过程进行护理的一种模式,其能够有效辅助临床治疗,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5]。由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且患者的日常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对并影响较大,对其使用全程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增加,还有利于规范患者的治疗期间的行为[6],对其预后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在该研究中,对观察组3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干预护理,其能够在住院期间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针对出院前及出院后制定护理方案,使患者能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接受相应的护理,通过遵医嘱行为表格和健康知识手册,加强患者出院后的遵医嘱行为规范性,使其出院后能够配合治疗方案,进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对照组低,其遵医嘱行为规范度和护理满意度则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程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将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加强其遵医嘱行为的规范性,有利于保证血糖指标的稳定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34-135.
[2] 林云.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80-181.
[3] 郭艳灵.全程护理在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5):1858-1859.
[4] 蔡燕,马建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6):2531-2533.
[5] 林金华.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6):675-677.
[6] 闻迪.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1):1162-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