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学情信息反馈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2019-05-21姚盼易国栋

现代交际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教学效率生物

姚盼 易国栋

摘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有许多,其中,重视学情信息反馈就是策略之一。本文对生物课堂中学情信息反馈存在的反馈时间不及时、反馈形式单一以及反馈信息可信度不高这三类典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及时处理反馈信息、丰富反馈信息形式、提升可信度的策略,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反馈 生物 课堂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20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对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变化,其中,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学生能够通过在生物课堂的学习,实现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因此,基于教育学理论,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重视学情信息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信息反馈是调节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机制,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1]教师从学生实际的表现捕捉信息,了解自身教学所达到的水平,围绕教学目标,恰当地作出调控和修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实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升。[2]

一、生物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将针对信息反馈时间不及时、形式单一、可信度不高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1.信息反馈的时间不及时

生物课堂中信息反馈的时间不及时是典型的问题。例如,教师如果在生物课堂中花费大量时间讲解某一个知识点,就会导致练习强化的内容往后推,留到了课后,学生在课后练习时遇到问题,往往需要等到下一节课或是其他时间才能得到讲解,而此时对知识的一些错误理解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影响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信息反馈的形式单一

在生物课堂中,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仅仅通过课上的语言交流和课后作业这两种形式,这样获取反馈信息的形式过于单一,不仅使课堂氣氛压抑,还使得教师获得的信息量有限,影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判断。

3.信息反馈的可信度不高

“这个问题大家明白了吗?还有哪位同学不懂?……”我们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这样的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不会提出疑问,教师就会继续讲授下一个知识点。这些问题影响着反馈信息的可信度,影响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进而影响教学效率。

二、解决学情信息反馈带来的问题的策略

1.课前做好准备,课上注意观察学生,课后及时调整

生物课前,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了解学生对生物课程的相关内容的储备情况,这样教师在授课前就对相应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方向。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前,教师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在初中阶段都学习了哪些与细胞相关的知识,目前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的深度,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运用一些学生已知的知识,引出细胞的基本结构。在生物课前做足了信息准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生物课上,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在听课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例如兴奋、沉默、困倦、皱眉、反应慢、焦虑等[3],这些都能表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学生的动作、面部表情、学生的行为以及班级整体的氛围,都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信息反馈[4],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进行调整和改进,多方面优化教学,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在生物课后,教师要注意学生作业质量,避免抄袭。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对教师教学结果最直接的反馈,能够反映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期中期末检测、月考这样的测试获得反馈信息。除此之外,生物教师还可以根据生物内容的特点设计学案或是课后试卷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生物这门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多,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知识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辅助教师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提问和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因材施教。通过这些方式都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增加获取反馈信息的形式

信息反馈有言语反馈、文字反馈、体态反馈三个方面[5]。生物课堂中我们经常运用的是言语反馈和文字反馈,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是教师留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教师批改,这样的形式较单一和片面。有许多方法可以增加获取反馈信息的形式,例如生物课前发给学生新课的学案,学生完成学案,可以对知识进行预习,教师通过学生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水平,进而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和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学生上课时东张西望或是睡觉,往往是由于教学内容太简单或太枯燥无味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动作作出判断;如果学生皱眉,抓头发,往往是所学内容有难度,学生接受困难;如果学生表现很积极,主动回答问题,配合教师教学,往往是所学知识学生可以接受,容易理解。像这些动作和表情都是获取信息的形式,教师需要注意观察,这样可以收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然后调整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

3.改革信息反馈的手段,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反馈信息的可信度不高也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教师可以课上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或是同学之间比赛式练习新学习的知识,通过听取小组汇报或是比赛成绩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增加反馈信息的可信度,而且这样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激发学习动机。此外,在生物课堂上也可以鼓励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共同批改,找出错误,如果存在错误,教师紧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加深记忆,达到强化的效果,教师也可以获得较高可信度的反馈信息。教师利用这些高可信度的信息作为参考,为下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做准备,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信心。

三、结语

信息反馈是一个全面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映模式,教育者应该增加对学情信息反馈的关注,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多种形式信息反馈都可以帮助教师获取信息,其中语言、文字、动作神态方面获得的反馈信息往往可信度高,包含的信息多,经过教师适当的调整,从而使教学效率提高。重视信息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提高教学效率是为了教师与学生更好地合作,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完善教学的方方面面,学生无论是知识、情感还是能力方面都得到提升。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的性格特点、知识的准备程度等方面出发,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翠萍,付安平.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学信息反馈方式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4):40-41.

[2]娜仁其其格.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性[J].林区教学,2003(12):8-9.

[3]杜晓林.对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的几点认识[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2,7(1):114-118.

[4]方柯.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艺术[J].语文学刊,2004(4):60-64.

[5]罗翠萍,付安平.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学信息反馈方式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26(4):40-41.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教学效率生物
基于OBE理念和多元信息反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