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尼辛葡甲胺对患呼吸道疾病奶牛的解热效果

2019-05-21王宏磊刘义明吴连勇亢继俊陈孝杰李秀波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土霉素奶牛显著性

王宏磊,刘义明,吴连勇,徐 飞,亢继俊,陈孝杰,李秀波

(1.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饲料药物基准实验室,北京 海淀 100081;2.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在北京市郊3个规模化奶牛场中,选择75头患有急性呼吸道炎症的泌乳期黑白花病牛开展试验。病牛选入标准:病牛表现出急性呼吸道炎症的一般症状,如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流出粘液状或脓性鼻涕,直肠温度≥40℃,呼吸频率≥45次/min。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或者动物在试验前一周之内接受过类固醇类激素或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将被剔除出本试验。

1.2 试验药物 受试药物: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规格:100 mL含5 g,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1402001。土霉素注射液,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1401001,规格:50 mL含10 g。对照药物: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福乃达),由先灵葆雅动物保健品公司(法国)提供,批号为CNXC 4598,规格:100 mL 含 5 g。

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注射器、医用棉拭子,均购自上海康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营养肉汤、营养琼脂、麦康凯培养基和革兰染料,均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棉签和医用酒精,均购自上海治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4 给药 高、中、低受试药物组分别经颈静脉注射 4.4 mg/kg·bw、2.2 mg/kg·bw、1.1 mg/kg·bw的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每日1次,连用5 d,并单次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20 mg/kg·bw,连用5 d;土霉素注射液组,单次肌肉注射20 mg/kg·bw,连用5 d;药物对照组颈静脉注射福乃达2.2 mg/kg·bw,连用不超过5 d,并单次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20 mg/kg·bw,连用 5 d。

1.5 临床症状观察评分 在整个试验期间对患病奶牛进行详细观察,记录给药前和最后一次给药后各组奶牛一般临床症状的表现以及症状的发展和转归情况。在给药前0 d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2、3、7、14天,记录各试验组奶牛的直肠温度以及呼吸频率、食欲、呼吸困难以及咳嗽情况等临床症状。在本试验中,参考Friton G M[20-21]和Bednarek[22]报道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了奶牛临床症状评分表。根据临床症状评分表对各个时间点试验奶牛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根据该评分表,临床症状最严重得分为20分,而临床得分6分意味着奶牛临床健康。

1.6 细菌分离 在给药前0 d,每个试验组抽取5头牛,采集1次鼻腔分泌物样本,用多种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分离病原菌。将鼻腔分泌物接种至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各种病原菌,分离菌株经纯化培养后,依据菌落形态、染色特征、生化特点鉴定其种类。主要分离巴氏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表1 奶牛临床症状评分

1.7 临床效果判定

1.7.1 显著性检验 在给药前0 d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1、2、3、7、14 d 对奶牛进行临床检查并记录各试验组奶牛的直肠温度以及呼吸频率、食欲、呼吸困难以及咳嗽情况等,根据临床症状评分表对各个时间点试验奶牛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SPSS 18.0软件对各试验组得分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比较各试验组临床症状得分的差异显著性。

1.7.2 治愈率 (1)治愈:症状得分=6分治愈率:给药后奶牛呼吸道疾病的治愈动物数占组内给药动物数的百分比,按下列公式计算治愈率。治愈率=(组内治愈动物数/组内给药动物数)×100%(2)有效率:给药后奶牛呼吸道疾病病例的有效动物数(包括治愈动物数和有效但未治愈的动物数)占组内给药动物数的百分比,按下列公式计算有效率。有效率=(组内有效动物数/组内给药动物数)×100%;(3)无效率:给药后奶牛呼吸道疾病病例的无效动物数(治疗无效的动物数)占组内给药动物数的百分比,按下列公式计算无效率。无效率=(组内无效动物数/组内给药动物数)×100%;(4)死亡率:给药后奶牛呼吸道疾病病例的死亡动物数占组内给药动物数的百分比,按下列公式计算死亡率。死亡率=(组内死亡动物数/组内给药动物数)×100%。

新型集成管块的特点:①将分散凌乱的各个管线和所有零部件全部集中在管块内;②集成化水平高,提升了防盗和防损功能;③标准化程度高,模块化产品,可实现快速安装,方便后期维修更换;④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更好,更美观。

1.8 数据分析 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结果,差异显著性结果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奶牛的直肠温度 由表2可知,经过药物治疗后,各组试验牛的体温均由40℃以上降到40℃以下,各时间点奶牛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天,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和土霉素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及土霉素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2、3、7天和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之间,直肠温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4天,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土霉素组相比,直肠温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剂量组与土霉素组相比,直肠温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药物对照组之间,直肠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均比土霉素组在降低动物直肠温度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效果(P≤0.05)。而药物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P>0.05)。各试验组奶牛的直肠温度随着最后一次给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且在停止给药后的第1天,奶牛的直肠温度下降的最快,下降到40℃以下。在试验结束时,高、中剂量组与药物对照组的试验奶牛体温均低于低剂量组以及土霉素组,而此时土霉素组的奶牛直肠温度最高。

2.2 奶牛的呼吸频率 由表3可知,在给药前各试验组奶牛呼吸频率均在50次/min以上。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天,各组试验牛的呼吸频率均由50次/min以上降到50次/min以下。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2、3、7、14天,各时间点奶牛呼吸频率逐渐恢复正常。

2.3 奶牛用药前鼻腔分泌物病原菌检测结果 本次试验中,试验前0 d各组奶牛所采集鼻腔分泌物样品中均分离出了巴氏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及链球菌属的细菌。各试验组之间在所分离细菌的种类上并无明显的种属差异,说明本次试验结果不受各试验组之间病牛所感染的呼吸道疾病致病菌种类的影响。

表2 各组试验奶牛给药前后直肠温度结果 (℃)

表3 各组试验奶牛给药前后呼吸频率结果 (次/min)

2.4 奶牛临床症状评分 由表4可知,给药前各试验组奶牛临床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试验组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天,与本组给药前相比,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高剂量组与土霉素组相比,临床症状改善更显著(P≤0.05)。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2、3天和7天,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和土霉素组之间相比,临床症状评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4天,高、中剂量组与土霉素组相比,临床症状得分降低更显著(P≤0.05);高、中、低剂量组与药物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得分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临床症状得分数值上,高、中剂量组均略低于药物对照组。

表4 各组试验奶牛给药前后症状评分显著性检验结果 (平均值)

由表5可知,各试验组均可以改善奶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其中高剂量组对奶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中、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相比,对奶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较接近,介于高剂量组和土霉素组之间,而土霉素组在奶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效果不理想。

表5 各组试验奶牛给药前后症状评分结果 (总分)

2.5 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的临床效果 高、中、低剂量组、土霉素组和药物对照组的有效率都是100%,死亡率都是0。由表6可知,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对奶牛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高、中、低剂量组对奶牛呼吸道疾病第7天的治愈率分别为66.67%、60.00%和46.67%,药物对照组为60.00%,而土霉素组的治愈率为40.00%。高、中、低剂量组对奶牛呼吸道疾病第14天的治愈率分别为80.00%、73.33%和60.00%,药物对照组为66.67%,土霉素组为53.33%。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7天和第14天,各试验组之间的治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6 受试药物和对照药物对奶牛呼吸道疾病的治愈率

3 讨论

氟尼辛葡甲胺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COX-2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从而阻止PGs炎症因子的合成,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效果,能够改善动物的疾病症状[23-24]。本试验中患病奶牛在给予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和土霉素注射液后,患病奶牛的呼吸、咳嗽、直肠温度和食欲等症状都有明显的好转,说明氟尼辛葡甲胺对患呼吸道疾病的奶牛具有良好的药效。

陈大健[25]等通过家兔蛋白胨致热法研究了氟尼辛葡甲胺的解热作用。高剂量组(4 mg/kg·bw)的解热效果强于安乃近和氨基比林组。中剂量组(2 mg/kg·bw)比安乃近组稍差,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1 mg/kg·bw)和氨基比林的效果相当。丁焕中[2]等对人工感染猪肺炎链球菌的猪进行氟尼辛葡甲胺的解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氟尼辛葡甲胺比复方氨基比林的解热效果好,肌肉注射比口服给药的效果显著。表明氟尼辛葡甲胺具有解热效果,这和本试验对患呼吸道疾病牛的研究结果一致。李世江[14]等对人工感染巴氏杆菌的猪的试验表明,在给药后的24 h,高(2.2 mg/kg·bw)中(1.1 mg/kg·bw)、低(0.55 mg/kg·bw)的氟尼辛葡甲胺和氟苯尼考注射液联合用药,能够使猪的体温由开始的41℃以上下降到正常体温38.0℃~39.5℃,氟尼辛葡甲胺和氟苯尼考联合用药能够降低巴氏杆菌感染的猪的体温。而本试验使用高(4.4 mg/kg·bw)、中(2.2 mg/kg·bw)、低(1.1 mg/kg·bw)剂量的氟尼辛葡甲胺和土霉素联合用药,在给药后第3天,能够使患呼吸道疾病的牛的体温降到正常温度。这说明氟尼辛葡甲胺分别和抗生素氟苯尼考或土霉素联合用药都能够降低患病动物的体温。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临床症状评分都低于低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说明高、中剂量组的临床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这与本试验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一致。Friton G M[21]等研究了氟尼辛葡甲胺和美洛昔康治疗患急性呼吸道疾病牛的效果。将201头患呼吸道疾病的牛均注射土霉素(20 mg/kg·bw),并将分为氟尼辛葡甲胺(101)和美洛昔康(100)两组,氟尼辛葡甲胺组按2.2 mg/kg·bw,静脉注射,美洛昔康组按0.5 mg/kg·bw,皮下注射。试验对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食欲、呼吸困难、咳嗽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氟尼辛葡甲胺和美洛昔康作为牛呼吸道疾病抗菌治疗中的辅助药物,具有明显的效果。这与本试验得出的结果一致,并推荐的氟尼辛葡甲胺的使用剂量也是2.2 mg/kg·bw。

在给药后的14 d,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00%、73.33%、60%,氟尼辛葡甲胺在不同的给药剂量上存在量效关系,并且中剂量组的药效与高剂量组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这与陈大健[25]等在家兔上的研究结果一致。Odensvik K[27]等在家兔上的试验表明:氟尼辛葡甲胺以2 mg/kg·bw的给药剂量与安乃近以0.2 mg/kg bw的解热效果一致,而且药效优于氨基比林。本试验氟尼辛葡甲胺(2.2 mg/kg·bw)与福乃达(2.2mg/kg·bw)的药效接近,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7 d和14 d,两组动物的治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氟尼辛葡甲胺以2.0 mg/kg·bw左右的给药剂量与安乃近以0.2 mg/kg·bw和福乃达以2.2 mg/kg·bw的给药剂量具有相近的药效。Pairis-Garcia M D[28]等对氟尼辛葡甲胺在成年猪上以静脉给药、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3种形式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在Cmax(最大血药浓度)和F(生物利用率)等方面,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优于口服给药,表明口服给药没有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的效果好。

4 结论

与中剂量(推荐剂量)组相比,2倍推荐剂量的高剂量组在降低呼吸道疾病奶牛的高热和其他症状时并无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增加一倍的用药支出并无显著意义,而中剂量组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建议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控制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奶牛高热时,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2.2 mg/kg·bw,每日1次,连用5 d,并单次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20 mg/kg·bw,连用 5 d。

猜你喜欢

土霉素奶牛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山大一成果再登传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1 株耐铜、锌离子土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奶牛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