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共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浙江杭州西湖区对口帮扶湖北宣恩县纪实
2019-05-21宣恩县民宗局
文/宣恩县民宗局
宣恩,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神秘北纬30°黄金分割线穿境而过,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以上,处于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是天然的大氧吧和避暑养生胜地。
宣恩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革命老区,全县国土面积2737平方公里,辖279个村、5个城市社区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总人口36.2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66.7%。境内特色村寨集中,高罗镇小茅坡营村有湖北省唯一保留完整的苗语苗俗文化;彭家寨吊脚楼群被中国古建筑专家张良皋先生盛赞为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作为中国土家族建筑文化首次向世界揭开神秘面纱。
近年来,宣恩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据统计,2014年宣恩建档立卡贫困户27552户87489人、重点贫困村70个。
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目前宣恩县重点贫困村出列53个,已脱贫18782户64668人,未脱贫8872户26267人,贫困发生率从28.69%下降到8.53%。宣恩县脱贫实绩的取得,离不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倾心倾力的帮扶。
精心搭建两个平台,东西协作高效推进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由杭州市对口帮扶恩施州,经过沟通交流后,确定由西湖区对口帮扶宣恩县。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西湖、宣恩两地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建立沟通交流机制,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东西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富裕、共赢发展。
搭建两地互访平台,确保高层充分交流互动。建立西湖区与宣恩县两地党政代表团互访制度,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互访考察、交流学习,确保两地高层互动频繁、沟通充分。
2017年2月14日,宣恩县党政主要领导率考察团赴西湖区上门“认亲”;3月31日,西湖区茶企组团参加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开园节,双贡“联姻”;5月27日,西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到宣恩土苗山乡“走亲”;9月17日,宣恩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44名少数民族学员走进西湖区现场学习。据统计,2017年两地互访12次,为双方协作“定盘子、搭架子”打下坚实基础,使民族地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脱贫摘帽,更加饱满的激情迸发内力,更加务实的作风砥砺前行。
搭建“两专一会”组织保障平台,确保东西协作有序有力。一是杭州市设立对口帮扶恩施州联络处,安排专人赴恩施州挂职承担对口帮扶工作。2018年4月19日,西湖区选派两名青年干部赴宣恩展开为期3年的交流挂职,并直接分管、从事东西协作工作,搭建起两地互联互通的桥梁。二是宣恩县委、县政府把东西协作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全局,成立东西协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在县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牵头、督促、落实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三是建立东西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讨论研究东西协作工作,截至目前已召开联席会9次、协调会12次,解决对口支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0余件。
精准聚焦六项任务,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自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启动以来,西湖区、宣恩县两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核心要务,聚力脱贫攻坚重大政治任务,立足西湖所能、宣恩所需,在资金、项目、产业、人才、公共服务、经济协作等方面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帮扶合作,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科学谋划项目,激发脱贫活力。双方在充分沟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文化旅游、特色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找准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难点,依据《杭州市对口帮扶湖北省恩施州“十三五”规划》,编制了《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宣恩县人民政府“十三五”携手奔小康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书》,明确了精准扶贫、农业产业、文化旅游、经贸合作、公共服务能力、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的帮扶任务目标,并建立项目库。根据框架协议,2018年,西湖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将对口帮扶资金由300万元增加到2500万元,围绕影响2018年宣恩脱贫摘帽的短板,点对点精准制定帮扶项目,真正把宣恩如期脱贫摘帽当成两地的共同任务,体现“西湖宣恩一家亲”。
紧盯目标任务,补齐脱贫短板。两地立足补齐影响2018年宣恩脱贫摘帽的短板,科学精准谋划扶贫项目,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帮扶的针对性。西湖区帮扶宣恩县项目14个,累计投入资金380万元,成效显著。修建贫困村安全饮水池,解决了21个村645户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建设硬化路、组级砂石路54公里,解决了14个村734户群众行路难题;改造长潭河侗族乡大湾村小学运动场840平方米,让乡村小学教学条件大为改善。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两地联合举办了劳务协作专项招聘会,西湖区面向宣恩县提供劳动岗位1000余个。
做强特色产业,筑牢脱贫根基。茶叶作为宣恩县优势传统产业,品牌溢价不高是最大的短板。2017年,西湖区茶企率团参加湖北茶文化旅游启动仪式暨宣恩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推广活动,两块“贡”字招牌同台亮相,相得益彰。2018年,伍家台贡茶文化节,伍家台贡茶和西湖龙井“双贡合璧”,共商茶文化传承,共谋茶产业发展,在西湖龙井品牌影响力带动下,伍家台贡茶产销两旺。西湖区帮扶的伍家台贡茶产业升级项目稳步推进,先进生产线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第一批茶叶加工生产线机器(色选机)已购置投入使用、网上销售平台审办成功,该项目可带动120户贫困户增收,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强化理念创新,激发文旅活力。按照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品牌共建、宣传互换的思路,加大旅游扶贫协作力度,合力打响“仙山贡水、浪漫宣恩”的旅游文化知名度。由浙江大学旅游学院周玲强院长领衔编制宣恩县“仙山贡水”4A级旅游区项目规划设计初稿已经完成,该规划吸收了杭州这样的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结合宣恩实际,整个规划站位高、理念新、特色明,为宣恩县县城成功创建4A级景区夯实了基础。未来三年,宣恩将在西湖区开展系列旅游推介活动,并设立特色富硒农产品展销中心和营销专柜,推介销售宣恩特色富硒农产品。
注重平台搭建,加强经贸合作。以“优势互补、培育特色”为方向,以平台共建为重点,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两地经贸合作。合力建设特色小镇,依托西湖区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结合宣恩特色,共同打造椒园镇水田坝村集民族文化特色、户外运动、观光旅游、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目前投资190万元建设的旅游栈道已接近尾声。协助开展招商推介,宣恩县将派驻专业招商团队,定期在西湖区举办招商推介会,大力推动两地产业对接,引导在杭企业合作开发硒、旅游、矿产等特色资源。
强调智力帮扶,培养带不走的队伍。按照“走出来,请进去”培训模式,拓宽干部交流、人才培育帮扶渠道,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带不走的人才队伍。2017年,通过西湖区委组织部的协调已完成青年干部党政班、电子商务研修班的培训任务,培训了100人次相关业务骨干,其中少数民族干部94人次。未来3年内,宣恩县计划选派各类人才到西湖区学习交流,开办党政、电商、旅游、党建、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12期培训,力求培养一批有眼光、有能力、有素质、有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宣恩脱贫攻坚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同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教育、医疗等薄弱领域,2018年上半年,宣恩选派城区和农村学校校长或副校长3至5名到西湖区同类学校挂职,选派60名左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暑假期间到西湖区参加为期一周的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实践专题培训,选派10至15名有潜力的年轻医务人员到西湖区中长期(半年左右)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宣恩公共服务能力。
健全完善三项机制,合作共赢纵深发展
脱贫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更关键的是脱贫以后如何实现长远发展的问题。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中,双方既注重共同完成当前脱贫攻坚首要政治任务,又着力把西湖区作为发达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宣恩作为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完善帮扶合作长效机制,巩固帮扶成果,提升帮扶合作水平,推动两地帮扶协作、共同繁荣发展纵深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帮扶合作取得实效。帮扶协作必须要有具体的项目来承载。为确保帮扶项目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一是建立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将西湖区对口帮扶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列入当年同级财政支出,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同时,严格项目质量把关,注重项目建设全过程绩效管理,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和厉行节约的同时,促进项目建设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建立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定期对帮扶项目资金进行核查与审计,加强决算审计,建立第三方绩效评估机制和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公告制度,实现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动态监管。三是建立考核机制。结合年度实际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研究制定对口帮扶工作年度计划及帮扶考核办法,用好用活考核的指挥棒。
深化交流合作,构建多元帮扶机制。建立西湖区与宣恩县两地党政代表团定期互访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签订帮扶协议,确保高位推动、高端谋划、高效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以谋划落实帮扶项目、细化帮扶措施为切入点,推动两地对口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加强点对点无缝精准对接,在合作中逐步实现交流互动常态化,为帮扶合作深入开展提供重要支撑;认真总结“硒品入杭”“双西(硒)旅游活动”“仙山贡水”4A景区规划、特色旅游小镇规划等帮扶合作活动的成功经验,鼓励西湖区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民间组织以投资兴业、志愿服务、扶贫捐赠等多种方式参与结对帮扶,探索学校、医院之间组团式帮扶模式,为两地深入持久开展交流合作提供广泛基础、注入不竭动力。
推动理念创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注重发展理念创新。坚持扶贫先扶智导向,建立党政干部、紧缺型专业人才、乡土人才交流培训长效机制,帮助宣恩各级干部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思想与时俱进,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创业,全面增强内生动力。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西湖区作为杭州市首善之区、电子商务领域业态氛围浓厚的优势,积极参加云栖大会等高端论坛、峰会,引进双创带动作用强的电商企业,打破宣恩特色产业传统销售模式,扩大销售市场,推动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宣恩产业的增长点。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和衍生产品开发。以“东西连心·双贡合璧”为契机,推动宣恩贡茶和西湖龙井在手工艺传承保护、茶文化品牌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为宣恩贡茶提供良好的西湖市场,共同做大做强“双贡”品牌。依托资源共享、科技共享,延伸茶叶产业链条,提高茶叶相关产品附加值,增加两地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