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创板二级市场捏把汗
2019-05-20张立栋
张立栋
4月26日,首只科创主题基金上架,销售火爆,截至当天下午4点认购结束,该基金已超过100亿元,是上限的10倍。
这是市场热情近期第三次被燃动。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被刻意低调的消息是:新三板单月摘牌公司创出新高。
时移世易,拿新三板的虎头蛇尾对比科创板有失偏颇,但市场的一些共性还是值得思考的,否则何谈进步。
科创板的推出是典型的“中国速度”。
从2018年11月5日宣布试点开始,这个市场快速越过预热期而直接进入开板冲刺阶段,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19年初連续发布6项配套规则和6项指引,一路疾驰,换马不换人。
科创板的诸多创新制度力度空前甚至算革命性突破。例如不盈利可上市、确定六大产业、50万元入场门槛、5天不设涨跌停、T+5后20%涨跌停、引入询价制度、引入退市机制等等。
尤其是,作为注册制的试验田,科创板将改变一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无法解决的上市主体结构失衡问题,也就是近十年来最赚钱的新兴行业创新企业严重不足,国内投资者眼睁睁看着优质上市资源长期流失海外,无法享受应有红利。
但是,一个市场的产生乃至成熟需要经历很多考验。成长中的“摩擦成本”甚至“跌跤成本”是不可避免的,看到巨大收益时也应看到同级别风险。
有人说,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练兵场”,这个比喻没错。但练的是哪些兵?成本由谁承担?
市场的本质是交易,交易的前提是合理的价格。核心就是定价能力问题,这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今年早些时候,“穷查理”芒格也就是巴菲特的最佳拍档提起过中国,大意是说,如果错过中国市场你将后悔一辈子。这句话让国内投资者很兴奋。我想,他的原意或许是,这个市场的非理性让它充满交易机会,这和公司价值无关。所以听到查理这句话的正确反应是反躬自问,我们的市场究竟还有哪些问题?
看看一级市场满天飞的估值你就知道了。很多投资界专业人士私下坦言,看了很多科创板企业,确实有好企业,但估值拿不准,一级市场把红利都吃尽,留给二级市场的空间很小。当然,还有很多企业完全看不懂,简单套用现金流折现法、可比参数估值法来定价,很难做到准确合理。
当然,成熟市场在这方面不一定比咱做得更好,但基于更成熟和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的市场中介往往更谨慎,付出的努力要更多一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这个迅速长大的市场所欠缺的。
公平地说,这种欠缺有历史原因,监管部门一度承担了对公司估值、商业模式判断、市场机会乃至风险点的第一责任,最该负责任的人反倒乐得曲意配合,更有甚者和上市公司合谋欺骗大众。
当这种长期养成的行为模式遇到新市场“革命性”的规则变化时,着时让人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