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辐射探伤事故中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医学观察

2019-05-20王敏刘玉龙卞华慧王优优王睿昊侯雨含崔冉杜云姚振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畸变染色体淋巴细胞

王敏 刘玉龙 卞华慧 王优优 王睿昊 侯雨含 崔冉 杜云 姚振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215004

工业辐射探伤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受压容器、锅炉、船体、汽车零件、管道等的无损检测。据数据统计,我国使用X射线探伤机的企业约有1960家,数量约14000台[1],使用的放射源主要包括192Ir、75Se、60Co等核素。辐射探伤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事故也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甚至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一起X射线辐射探伤事故中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临床表现、外照射剂量估算及医学处理的总结,探讨事故成因及后果,为今后类似实践提供技术参考。现将有关医学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8年11月22日早晨,某公司6名工人陆续进入车间上班,途经探伤现场后,怀疑探伤现场工作尚未结束,自己受到射线照射。工厂探伤工表示在工人进入车间时探伤工作已结束,探伤设备处于冷却状态,并没有工作。双方各执一词。遂于2018年12月初,该公司请求我院对6名误入探伤工作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诊治,评估是否受到放射性损伤。我院医疗团队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检查计划,安排专业医师对来院6名疑似受照人员进行临床处理,并赴现场调研。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具体信息见表1。

1.2 临床处理方法

1.2.1 一般处理

安排专业医师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仔细询问了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病史,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和记录了临床症状和特征,然后辅以甲状腺、肝脏、子宫等部位的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生化、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性激素、淋巴细胞免疫分析、肿瘤指标、精液常规分析等9项检查。此外,还对疑似受照人员的视力进行了检查。

表1 6名疑似受照人员基本个人信息Table1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the 6 suspected irradiated staff members

1.2.2 生物剂量估算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双着丝粒+环”畸变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方法。

(1)染色体畸变正常参考值(畸变率=畸变数/分析细胞数×析细胞数):双着丝粒体(dic)、着丝粒环(r)畸变率<1%。

(2)微核(培养法)正常参考值:微核率≤6‰。

1.3 现场调查

1.3.1 现场情况

所涉两台探伤机型号为XXQ-3505,当时工作电压为250 kV,所涉人员为6名,模拟现场建造物理剂量估算模型,如图1所示,A、B代表两台探伤机,红点1、2、3、4代表4个剂量估算位置。人员由东门进入,循内部通道依次经过A、B两台探伤机,A探伤机距离走道中部的最近距离为6 m,B探伤机距离走道中部的最近距离为9 m。

1.3.2 物理剂量估算

图1 某公司探伤误入事故现场探伤机分布及相关人员通道图中,A、B代表两台探伤机,红点1、2、3、4代表4个剂量估算位置。6名疑似受照人员由东门进入,循内部通道依次经过A、B两台探伤机。Fig.1 Distribution of flaw detector and relevant personnel channel of a company that strayed into the accident site

采用剂量实际测量法,仪器显示读数为空气吸收剂量率(nGy/h)和周围剂量当量率(μSv/h)。在探伤机开机前用仪器测量A、B两点(即2、4测量点)的环境本底水平剂量,探伤机开机预热后(未出束)在探伤机旁(2、4测量点)及1、3位置测量点进行辐射吸收剂量率本底测量,均值在30~60 nGy/h之间[2],清场后再按实际探伤要求出束(250 kV),在1、3位置实测剂量率,并将该实测值作为人员在内部走道行走时实际剂量率的保守估计值,并按该值计算累积剂量。其中应注意,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所有位置点均需要用仪器重复测量6次并记录6次数据。对于A、B两台探伤机在开机前的测量数据,因为此时内部通道并无剂量吸收,故只需要测量探伤机所在位置即2、4位置点的环境本底剂量水平;对于探伤机在开机预热状态下的测量数据,因为此时机体及走道位置均有剂量吸收,故测量1、2、3、4位置点的剂量水平;对于探伤机按实际探伤情况出束时,因为两台探伤机的位置点即2、4位置点有射线辐射,且辐射剂量较大,故未在探伤机旁2、4位置点进行测量,只测量内部走道1、3位置点的出束剂量水平与1、3位置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作比较。

1.4 心理测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量表对6名疑似受照人员进行心理测试以评估其心理综合素质[3]。按照中国常模结果,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41分,0~4分为没有抑郁症,5~10分为偶尔有抑郁情绪,11~20分为有轻度抑郁症,21~30分为有中度抑郁症,31~45分为有严重抑郁症;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量表使用1~10的标准分,1~3分为低分,4~7分为平均分,8~10分为高分。

2 结果

2.1 临床处理结果

专业医师对6名疑似受照人员进行各种检查,结果发现他们在临床表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主诉,此外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影像学检查发现几项异常结果,但与辐射损伤无明显相关。所有阳性结果归纳详见表2。

2.2 生物剂量估算结果

根据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分析的结果,6人中有1人染色体分析时,1400个染色体分析细胞中可见1个双着丝粒体(dic),未见其他明显异常畸变。6名受照人员的具体结果见图2、表3。

2.3 物理剂量估算结果

物理剂量实际测量时,位置1实测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值为20.15 mSv/h,位置3测量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值为2.52 mSv/h,这里偏保守选择20.15 mSv/h作为人员剂量的估计值。通过现场调研和过程回顾,偏保守假定人员在剂量最大位置持续停留 2 min,则对应累积剂量为:E(0~2 min)=20.15 mSv/h × 2 min=0.67 mSv。探伤机开机前测量A、B两点(即2、4测量点)的环境本底水平剂量,探伤机开机预热后(未出束)测量探伤机旁(2、4测量点)及1、3位置的辐射吸收剂量率,清场后按实际探伤情况出束时测量1、3位置的剂量水平的具体测量值见表4、表5、表6。

表2 6例疑似受照人员临床结果汇总Table2 Summary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6 suspected irradiated staff members

图2 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报告 图中,箭头示1个双着丝粒体。Fig.2 Analysis report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 of the irradiated staff members

表3 6名受照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分析的结果Table3 Results of chromosome and micronucleus analysi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from the 6 suspected irradiated staff members

2.4 心理测评结果

心理测评结果表明3名受照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状态,具体结果见表7(鉴于参评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测评题目不能充分理解,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量表评分结果仅作为参考)。

表4 不同位置的环境本底水平的6次重复测量结果(探伤机关闭状态)Table4 The dose of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level(closed state of flaw detector)

表5 距离探伤机不同位置的剂量水平的6次重复测量结果(探伤机预热状态)Table5 The dose of pre-heating state of flaw detector

表6 按实际探伤情况出束(250 kV)不同位置的剂量水平的6次重复测量结果(探伤机输出状态)Table6 The dose of beam (250 kV) of flaw detector

3 讨论

6名疑似受照人员误入探伤工作现场导致事故发生,我们通过对其临床表现、外照射剂量估算及心理测评的总结,可以看到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临床表现有脱发、乏力、纳差等,心理测评结果提示轻度焦虑抑郁倾向,从生物剂量、物理剂量估算及其他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分析,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各项结果与电离辐射无关,可以肯定未受到急性大剂量电离辐射外照射;但不能除外可能受到低剂量射线照射。本次事件中,即使这6人受到最大可能的照射,辐射剂量也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照射剂量限值,不会产生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效应。该6名员工可以继续从事当前工作,同时建议他们每年继续实施放射性工作健康监护检查。

表7 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3种评量表的测评结果Table7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nxiety self-assessment scale,depression self-assessment scale,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of the 6 suspected irradiated staff members

目前我国辐射作业中,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不少是单位疏于管理,如放射源保管不善致其丢失、被盗[4];其次,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淡薄,违章作业也是重要原因,如本例事故中工人对探伤工作的具体时间不明确,因而误入探伤作业现场;另外,工作人员作业失误等情况也屡见不鲜。辐射事故发生后不仅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健康损害,甚至还会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也给单位及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发后,我们常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极力挽救损失,但是如果能够早预防,防微杜渐,免于危难会更有价值。因此,相关单位应努力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在通往探伤现场的通道附近设立醒目明确的辐射警示牌,并加强对放射源管理,定期检查排除隐患,尽最大力量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同时,相关单位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教育,定期邀请专家指导,让放射工作人员知悉辐射危害,懂得自我防护并严格遵守放射作业章程。

在放射损伤医学应急救治中,迅速对受照人员做出早期分类诊断,是明确人员是否受到大剂量照射、辐射损伤程度和采取早期分类治疗工作的重要依据[5]。而剂量是根本,进行生物剂量及物理剂量的测量,是排查辐射事故后期效应的主要手段。

生物剂量估算技术的作用主要为分类诊断治疗和评价远后效应。受照的早期反应指征通常包括呕吐[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给出判断标准][6]、淋巴细胞数与白细胞数快速减少(电离辐射是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有害的组织反应之一[7])、染色体畸变等。其中染色体畸变分析被认为是生物剂量估算的金标准[8]。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dic+r”畸变分析、核质桥+马蹄靴+融合+环(NPB+FHC)、细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等分析法均是有效的生物剂量估算手段[9]。在大规模核与辐射事故医学救援中,利用生物剂量估算技术对伤员进行快速分类诊断和剂量估算是医学救援的关键环节,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大大提高救援能力[10]。如何选取分析方式也很重要,其中核型自动分析装置(Cytoscan)可加速分析大量血标本的工作效率;淋巴细胞微核率法较为简便;药物诱导的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CC)法可应用于大剂量照射后的生物的血标本。早期分析与临床诊断相符,时间越长,辐射剂量衰减越明显,约40 d后不能准确分析受照剂量,抓住时间窗在救援工作中尤其重要。

在物理剂量估算方面,有资料表明,照射后3~4 d内可得到物理剂量初步估算结果[11]。在获取放射源的型号、参数、照射时间、照射距离、受照方式等基础上,基于东亚人体素体模和受照者主要生理特征,通常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软件包建立模型并估算受照剂量,判断有无超过本底水平,达到放射性损伤划定范围。

在心理测评方面,受照人员经历事故,必然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应评估受照人员的综合心理素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合理干预,缓解其心理压力,调节其心理状态[12],预防二次事故发生。心理测评也是从辐射事故的救治走向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一步,安排心理保健,划定职业红线,分流适岗人群,进一步保证辐射探伤工作的安全开展。放射损伤的远后效应一直是放射医学临床诊治所关注的热点,建议从事放射行业的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放射性工作健康监护检查。

本研究成功对一起辐射探伤事故进行了医学观察,探讨事故成因并分析了事故的关键技术,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临床资料。由于目前严重辐射探伤事故的医学处理经验相对比较欠缺,无法形成标准统一的模式,如何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还有待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猜你喜欢

畸变染色体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几何特性对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影响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基于纯平移两视图几何的镜头畸变参数标定
能忍的人寿命长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