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19-05-20黄金珠
黄金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城东分院 (福建泉州 362000)
镇静护理是通过中枢神经类药物抑制人类神经,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依从性的一种护理模式。因儿科患者年龄较小,沟通能力及控制能力差,故在为其开展呼吸机治疗时患儿无法配合,可予以镇静护理,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1]。镇静护理是近几年新提出的护理模式,其实际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旨在探讨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采用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8岁,平均(5.3±3.9)岁。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1.5~8.5岁,平均(5.7±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肺炎、湿肺、心肌炎并休克患儿;符合《现代呼吸病学》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对研究相关事项有全面了解,系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患儿;存在呼吸机禁忌证患儿;家属精神障碍不能理性判断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告知其治疗相关内容,提升患儿家属配合度。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呼吸机使用方式及相关禁忌,消除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抵抗心理。密切关注患儿治疗期间的精神状态及缺氧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师。患儿治疗期间严格为其开展医嘱护理并定期检查患儿心率、体温等常规项目。做好环境清洁工作及室温控制工作,防治患儿病房内感染。日常护理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耐心、周到地为患儿开展护理,并积极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镇静护理。(1)生命体征护理。告知患儿家属镇静前注意事项,叮嘱患儿家属严格遵守禁食禁水要求。记录患儿食物和液体最后的摄入量,观察患儿有无异常。镇静前需对患儿药物禁忌及过敏源情况进行了解,规避治疗、护理风险。(2)镇静前护理。镇静护理前需检查患儿气道是否通畅,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为患儿实施镇静护理时需给患儿喂服水合氯醛。为患儿喂药时护理人员需将患儿抱起,使患儿头部微微后仰,护理人员将药液缓缓从患儿口角处喂入,待患儿完全咽下后再喂下一口,避免喂服过多引起患儿呛咳、呕吐。如患儿吞咽困难,可以一次性注射器代替。护理人员喂药过程中需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观察,如患儿出现异常需及时停止药物喂服。服药后30 min内患儿将会进入镇静状态,此时护理人员需详细检查患儿的代谢情况及氧合情况。(3)镇静中护理。患儿处于镇静状态时需检查患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脉搏及呼吸等体征。如患儿出现异常可及时予以对症护理。待患儿平缓进入镇静状态需密切关注患儿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4)镇静后护理。镇静结束后由护理人员详细检查患儿的具体情况。从意识、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方面评估患儿身体恢复情况。并将其由镇静室送入恢复室。本次护理中患儿未出现跌倒、呛咳等不良事件。(5)呼吸机常规护理。呼吸机配有气道湿化装置,每2~4小时进行1次。故需及时为患儿吸痰,保证其气道通畅。吸痰前先给氧(高浓度)2 min,并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1 ml。吸痰不可超过15 min,吸痰后可再给氧(高浓度)2 min。先吸气管后吸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吸痰需用专用机器并佩戴无菌手套,防止继发感染。呼吸机治疗72 h以上需予以常规痰培养。因小儿气道较短,故导管固定不牢固。内脱管不易察觉,且患儿可自行拔出。故需加强对患儿导管的护理,保证导管稳定性的同时,告知患儿家属看管患儿,切勿自行拔出导管。(6)并发症护理。呼吸机治疗患儿易并发气压伤,如病情严重还会造成气漏。指导患儿依照呼吸机频度调节呼吸频度,防止气道压过高影响心肺功能,增加并发症。告知患儿拔管前4 h内不进食,除去患儿胃内容物。拔罐后立刻给氧,氧气以高浓度为佳。拔管后禁食12 h,定时以超声雾化吸入、吸痰。
1.3 临床评价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1)两组均经1年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每隔3个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2)预后效果分为治愈、放弃治疗和病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22,χ2=5.258
2.2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9,P=0.307>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呼吸机治疗是呼吸衰竭患儿常用的治疗方式,其可纠正患儿血液内二氧化碳过高,改善患儿呼吸效率。但患儿年龄较小,其对于呼吸机存在本能抵抗,不利于呼吸机治疗的开展。故临床常需辅助镇痛护理提升患儿治疗配合度,保证临床治疗顺利开展[2]。
镇静护理可通过药物辅助使患儿安静下来,积极配合治疗。呼吸机治疗可改善患儿衰竭的生理呼吸,增加患儿的肺活量,治疗效果较好,可提升患儿通气和换气功能,缓解患儿呼吸肌过度疲劳及血液二氧化碳过高[3]。但呼吸机限制患儿活动能力,也会使患儿感到不安与恐惧,故需辅助临床护理模式提升患儿配合度。以镇静护理对呼吸机治疗患儿进行护理,可缓解患儿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也可降低患儿气管壁损伤程度。此外,镇静护理可提升患儿的治疗舒适度,保证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故镇静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性较好。而常规护理侧重于患儿住院日常的护理,其可协助患儿家属完成对患儿日常行为的护理,但其对疾病治疗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
在镇静前为患儿实施常规检查,了解患儿的身体情况,降低镇静风险。镇静前护理可通过规范性患儿镇静药物喂服,提升镇静效果,防止患儿发生呛咳等不良事件。镇静中护理可保证患儿镇静期间的生命体征稳定,对于降低镇静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促进患儿身体恢复。镇静后护理可降低镇静药物对患儿身体的损害,为患儿后续治疗提供保证。呼吸机常规护理可提升呼吸治疗效果,保证患儿心肺功能的改善,而并发症护理有助于降低呼吸机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4]。
本研究镇静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效果理想。究其根本,日常护理、并发症护理降低了治疗期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而呼吸机护理、生命体征、镇静护理等多种护理模式联合有效改善了患儿呼吸衰竭的状况,提升了患儿的血氧饱和度,降低了患儿的病死率。
临床以镇静护理为患儿开展呼吸机治疗时,需注重以下几点:(1)护理前需对护理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在本研究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常规镇静认知,不重视镇静前的生命体征护理。建议广大同行如开展同类命题的探究,需在护理前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2)对患儿家属的教育力度有待提升。因呼吸机治疗时患儿家属对其认知不够导致自行拔管现象屡禁不止。建议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患儿家属开展呼吸机教育,提升患儿家属的认知及治疗配合度。另需指导护理人员以规范化语言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拉近彼此距离,缓解患儿家属治疗抵触情绪,降低护理期间纠纷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镇静护理应用于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效果明显,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