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福州的寿山石雕及文化产业发展

2019-05-19黄若然艾苏洁

超硬材料工程 2019年6期
关键词:寿山寿山石石雕

黄若然,艾苏洁

(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湖北 武汉 430034)

提及福建的玉石文化,大多数人想到的便是寿山石。名列四大印章石之一的寿山石因主要产于福州北郊30余千米的寿山而得名。关于寿山石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相传女娲补天余彩石,途经寿山、芙蓉、九峰三山,见这里山峦叠嶂郁郁葱葱,水波清澈潋滟,激动之余,遂将补天余石尽撒在这山山水水之间,于是便有了闻名遐迩的寿山石[1]。清代诗人朱彝尊曾写下诗句“天遗瑰宝生闽中”,便是盛赞寿山石的瑰丽。

1 寿山石雕发展概述

寿山石作为福州特色的玉石品种,其石雕历史悠久。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宋墓出土的寿山石俑可证明寿山石的开采至少发生在1500多年前。唐宋时期,寿山石矿已大规模开采,寿山石雕产业蓬勃发展。后经过元明清三朝累积,寿山石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寿山石材被大量开采并有了独立的雕刻生产行业,在风格上也形成了"东门派"和"西门派"这两大流派。民国时期,寿山石雕产业一度低迷,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恢复生产。其后,以福州工艺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类院校开始培养相关人才,这些带有“学院派”风格的毕业生们为福州的寿山石雕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改革开放后,福建省作为沿海地区省份,与周边国家及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往来贸易及文化交流关系。其中,人称新三宝之一的寿山石雕作为福建工艺美术作品的代表,在市场上颇受大众喜爱。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发展方针,福建省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扶持寿山石雕产业,集中组织石雕艺人切磋生产,不断拓宽对外销售渠道[2]。近年来,寿山石雕产业发展一直稳步向前,生机勃勃。截止到2018年,历经7届评选,业内涌现出了像郭功森、周宝庭、林亨云、冯久和、郭愁介、王祖光、陈礼忠、陈文斌、黄丽娟、潘惊石、林东、郑幼林、黄宝庆等一批又一批的寿山石雕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增强了寿山石雕这一行业的生命力。

2 寿山石雕技法和题材的发展

2.1 寿山石雕技法的发展

历经岁月沉淀和积累,直至明清两朝,寿山石雕刻技法开始有了大跨步的发展,种类更加丰富,雕刻更加细腻。传统的寿山石雕刻技法有圆雕、浮雕、连雕等。清代末年,寿山石雕形成了"东门派"和"西门派"这两大流派,改革开放后,他们摒弃了门派之间的固有观念,双方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个时期的寿山石雕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艺术之长,使得创作题材日益丰富,雕刻技法也得到了创新,出现了将薄意、浅浮雕、高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3]。此后寿山石雕行业高速发展,蒸蒸日上。

圆雕是寿山石雕技法中最传统最常见的一种,因为采用这种方法雕刻的作品从各个方向上观察都更具立体感和整体感,所以又被称为立体雕,常被运用于人物、动物的雕刻中,匠人们通过观察石材的质地和纹理,巧妙运用颜色分布特征,因材施艺,合理布局。由于圆雕要特别注意各个方位统一、和谐和融合,对石材的长宽和厚薄有一定要求,因此诞生了对选材要求相对较低的浮雕。浮雕要求石面大且平整,最好是里外有两层色阶,根据深浅程度不同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浮雕问世时,常出现在印章的四面及石砚的四周,现常被用于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场景中。随着浮雕技艺的不断发展,清朝初年的周尚均首创了“薄意”技法,它比浅浮雕还要“浅”,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清朝末年,“西门”林清卿专攻“薄意”艺术,被称为“西门清”,誉满榕城。而后,东西两派都有人相继学习此法。镂雕是从圆雕中发展出来的技法,它是表现物像立体空间层次的寿山石雕刻技法,要求石质细腻纯净,镂空部分不能有裂纹。代表作品有1955年福州寿山石雕名艺人陈敬祥创作的《求偶鸡》。链雕在镂空雕的基础上发展,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该法难度较大,代表作品有清代乾隆皇帝的“三链章”,这件作品由整块原石雕刻而成,巧夺天工,现代素有“鬼工”之称的林延良创作了链雕作品《九宝链环章》,难度之大,作品之精美让人震撼。除此之外,还有微雕、屏雕、透雕、篆刻等雕刻技法。

2.2 寿山石雕题材的发展

2.2.1 市面出售普通石雕题材

目前市面上价格相对实惠的石雕题材较为大众化,这也契合老百姓的审美需求。居民及游客普遍消费的寿山石产品主要集中在半成品印章、小型摆件、手串、挂件等方面,最常见的挂件题材有诸如生肖动物、花卉(其中玉兰花造型极受欢迎)与其他植物等。

2.2.2 名家石雕题材

在寿山石雕刻的过程中有一句俗语叫“一相抵九工”,每个石雕艺人都要根据原石的形状、色彩分布、裂纹特征等因素进行构思创作。潘惊石尤为擅长随色赋形,雕刻俏色作品,如《石破天惊》、《王者风范》、《天风海涛》。由于玉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优质的寿山石材逐渐变少。如何在已有的石材资源中寻找新的创作契机已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利用形状硕大,材质细腻,通体洁白,中间还夹杂些许红色的焓红石雕刻“熊”,将熊身上不同部位毛发的方向、疏密雕刻得恰到好处,让焓红石的身价水涨船高。具有类似经历的还有陈礼忠先生。回顾多年来福建寿山石雕的发展,陈礼忠对其前景及个人作品展望也有独到见解。正所谓“从石生,从心生”[1],创新这一理念一直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认为若始终将雕刻重点放在材质上则不利于石雕发展,因此提出了“石应尽其美”、“石无贵贱”[4]这一说法。他将目光转向了焓红石、老岭石、山秀园石等被他人弃而不用的高山石种,根据材料的颜色、质地特点,放大自己的创作巧思和雕刻特色,真正做到了“重艺轻材”,跳出了“重石轻艺”的固有思维。

时代的变迁赋予了寿山石雕刻艺术新的生命和灵魂。在古人的思想中,花鸟虫鱼、飞禽鸟兽、山水人物是传达人类情感的必要因素。传统题材不可抛弃,但若不创新,势必不能创造极致的美。浸染于传统艺术文化中又具有学院派背景的工艺大师林飞将寿山石雕和西方美学做了混搭。有别于石雕传统的古典淑女形象,他刀下的女性形象非常西化,不仅温柔含蓄而且潇洒奔放,将西方雕塑的韵味富含其中,为寿山石雕题材开创了新领域。陈礼忠也是在跳出材质的条条框框后,在自然之美中找寻全新的灵感,因此他的一部分寿山石雕刻作品反映的是生活中的美学感悟,通过自己饲养鹰、鹅等动物,种植荷叶等植物,捕捉他们的灵动秀美,感知描绘大自然之美和生活的悠然自得,实现自己“志归完璞”的艺术理想与“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的出世情怀[5]。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部分反映波澜壮阔时代精神的作品,例如《啸震沧海》——雄鹰展翅于波涛之上,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人们奋斗拼搏、锐意进取、不惧艰险的优秀品格。石雕不仅仅是温柔小意的,更应有磅礴大气。面对当代人们愈加挑剔的艺术审美,将老一辈寿山石雕刻家的高超技法和现代意识观念结合起来,融入时代背景,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伟大民族精神,这样的蹈越常规让他的作品颇具独特风格。

3 寿山石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道:挖掘寿山石文化优势,做好寿山石文章,推进寿山石产业发展,一直是我在福州工作期间的一大心愿[6]。作为福建福州的特色玉石,近几年来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晋安区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寿山石的知名度,为大力促进寿山石产业,推进寿山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诸多努力。

3.1 进一步提升寿山石的地位

因为硬度低,寿山石在古时就是雕刻印章的上好材料,有着重要的文化艺术地位。2001年福建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省石的议案》,寿山石被定为福建省“省石”,从1999年到2002年,经过四届国石评选,寿山石最终正式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中国国石”。2006年,寿山石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福建省12件寿山石珍品正式入选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藏品,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故宫博物院首次收藏寿山石作品。

3.2 建设教育宣传根据地

2000年,在寿山石的故乡——福州市晋安区,习近平同志亲自为“中国寿山石馆”选址并规划设计,这座集展览、宣传、文化于一身的全国唯一全面介绍寿山石的专业性博物馆于2002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多年来,该馆为众多的参观群众详细介绍了寿山石的形成、开采、雕刻、文化特点,是展示寿山石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这个教育基地,先后承办了“福建省寿山石地质成因及宝玉石特性学术研讨会”、“寿山石文化旅游节”、“传承与革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寿山石行业发展成果展”等活动,为寿山石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以展示原产地特征的寿山石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的福州寿山国家矿山公园被评定为全国首批、福州唯一的国家级矿山公园。为吸引更多游客,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变废为宝”,为矿山公园加入了更多的旅游文化元素,例如举办国石大讲坛、“世界国石博览会”等活动,进行了寿山石矿脉发现与矿洞体验、寿山石印章DIY作坊等旅游产品策划。

除此以外,位于三坊七巷的寿山会馆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三坊七巷是福州近年来打造的旅游景区,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寿山会馆中展出了许多雕刻精美的寿山石雕,在让游客驻足观赏的同时,辅以工作人员讲解的一些寿山石知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借助这个平台,有关部门先后举办了“古今巨匠——寿山石雕传承展”、“凤山雅集作品展暨创作研讨会”等活动,不仅弘扬了师承的传统美德,又推广了寿山石的文化与艺术。

3.3 保护传承雕刻技术

寿山石雕刻技艺最初是以“师带徒”的方式,即民间匠人传授给徒弟的方式代代传承。目前福建地区寿山石雕的从业者并不稀缺,但其中一大部分缺乏艺术修养和现代审美,从而使得产品质量不高,造成原石资源的浪费,因此加大培训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传承寿山石文化,探讨以寿山石为首的福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提升创新,福建省政府及各级组织先后举办了“寿山石雕研习班”[7]、“福州市工艺美术专业技术培训班”、“寿山石雕刻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高级研修班”等。这些培训旨在培养寿山石雕高级人才,特别是面向青年一代的石雕匠人,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设计理念和技艺水平。许多培训都采取了“大师+教授”的培养模式,将学院派教学与古有的“师带徒”模式相结合,使得课堂教学与大师工作室实践有序进行[8]。另外,一些职业艺术院校及培训学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或课程,如福建商贸学校、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福州第一技师学院、福州市希艾寿山石艺职业培训学校、福州市聚匠寿山石雕刻职业培训学校等,他们或单独或联合开班招收学生,工学交替,促进了民间玉石雕刻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加强了应用型寿山石雕技能人才培养。

3.4 创新文化传承方式

扩大寿山石雕技艺及文化传播层面,不局限于从业者。福州寿山石界有句俗语:石出寿山,艺出樟林。樟林村是“东门派”的发源地之一,樟林小学按照晋安区教育局提出的“一校一特”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以“传承寿山石悠久文化,感受寿山石雕刻艺术”为主题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9]。学校开设了寿山石雕刻作品欣赏课程、寿山石篆刻课程,突出特色的“寿山石文化”,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寿山石历史和加工过程,掌握了更具体的寿山石相关知识[10]。

3.5 规范开采,做好市场建设

过去寿山村因为私挖滥采,不少珍贵的寿山原矿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矿洞也遭到破坏,对寿山石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近年来,政府逐渐规范开采,专门出台了《寿山石资源管理办法》,在保护性开采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品牌,综合体现其艺术价值和魅力。目前,福州的寿山石交易市场众多,规模不一,经过多年来的优胜劣汰,目前较为活跃的市场有寿山石交易中心、藏天园早市,特艺城早市、樟林鬼市等。在拍卖渠道上,福建东南拍卖有限公司多次举办拍卖展,并推出石雕精品专场,其成交率一直居高不下(见表1)。

表1 近年寿山石拍卖详情

Table 1 Details of shoushan stone auction in recent years

3.6 推进寿山国石文化研究

改革开放后,有关寿山石雕的学术研究、交流活动也在政府支持下百花齐放,极大地推动了寿山石文化的发展。寿山国石文化研究会、福州寿山石鉴定中心、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福建雕刻艺术中心等机构也相继成立。而对于寿山石地质矿产资源的分析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后宝石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也逐步迈入科学轨道。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宝石特性、地矿成因、宣传交流等研讨会(如“对话古今——‘寿山石回故乡’展览学术研讨会”、寿山石市场未来发展与走向专题研讨会、寿山石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寿山石文化新常态研讨会、寿山石雕刻技艺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也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举行。在媒体宣传方面,《寿山石》杂志、“福建寿山石网”、“寿山石文化网”等网站也一一成长起来。这一切,都极大地促进了福建寿山石雕文化艺术的发展。

4 总结

4.1 福州寿山石雕行业发展浅析

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省会城市福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有悠久的城市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珠宝玉石及其工艺美术加工史上,福州的寿山石雕有着重要地位。寿山石雕行业从古时的辉煌到民国时期的黯淡,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再度振兴,已获批成为国家级、福建省、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名在外。作为福州的标志产品,寿山石应当成为福州的一张名片。然而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在寿山石热潮的背后,一些问题矛盾接踵而来。首先便是石材的渐渐枯竭,目前矿洞的开采已受限制,存储量并不乐观,而人们的需求却还在攀升,因此资源断流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其市场发展。但我们可以看到,哪怕受到外来品种的影响,精品寿山石的稀缺性依旧无法取代。其次是创作题材千篇一律,目前市面上的工艺品,尤其是用作首饰的作品创作形象比较单一。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精品寿山石雕不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而无明显新意的首饰则激不起他们的购买欲。最后是学院化教育无法跟上。福州地区的宝石学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而一些手工业从艺者的综合素质又无法跟上。

4.2 未来发展的思考及方向

除了加强教育,丰富创作题材外,对于如何在现有状态下提升寿山石的文化魅力,扩大影响力,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例如与文创、旅游、非遗传承等方面进行结合。利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探索福州寿山石雕的发展新模式,通过创新扩大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及相关活动,利用三坊七巷等地点及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为提升福州的文化软实力、打造福州的特色品牌项目、加强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合作、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的时代历史机遇。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寿山寿山石石雕
中国寿山石馆简介
不灭的初心(节选)
寿山石的自动化拖拽抛光研究*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廖德良的寿山石缘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赵寿山三次进谏杨虎城
兽医也能做“御医”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