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遗产儿童画信社团的教育视界探索

2019-05-18刘凌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世界遗产儿童教育

摘 要:本文从学习论的广域视野,论述了世界遗产儿童画信社团活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提供了可操作范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索出了一条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的新路子,可供中小学教师借鉴。论文分三部分:一是理性思考,二是实践探索,三是现状反思。儿童画信活动是一种教育载体;世界遗产的文化内涵是教育内容和核心。两者结合,就会产生新的教育效果,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世界遗产;儿童;画信;教育

审视走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并不仅仅满足于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学业成绩,而是让学生在人类多元文化的浸润中获得道德、情感和智力技能的综合性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笔者致力于画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期望通过教育儿童,构建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化认知结构,成为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一、 世界遗产儿童画信活动的理论思考

任何一种理论探索和理论建构,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世界遗产儿童画信活动的理论思考从世界遗产的文化内涵和画信的心理过程两个视角进行探讨。

(一) 世界遗产是人类进化的百库全书

保护世界遗产必须关注世界遗产的青少年教育。让下一代在人类多元文化的浸润下,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承接前辈的智慧和信念,赋予未来社会新的意义,促进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世界遗产是人类多元文化的百库全书,也是儿童非指导教育的唯一最佳课程。

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是一种社会性大教育。既要依靠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又要依靠学校、家庭、社区相互合作。政府应该培育一批文化传播的中介组织,鼓励广大群众成为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志愿者。廣泛开展社会性主题活动,使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变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二) 画信是儿童接受世界遗产教育的特殊形式

儿童由于年龄特征的制约,形象思维占优势。当个体接受某个事物以后,很难抽象成符号概念,更不容易用文字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画信是一种基于形象思维的智力活动形式,通过美术语言,让个体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画信并不是追求绘画技术的完美,追求的是个人对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以世界遗产为核心主题的画信活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需求,是儿童接受世界遗产教育的最好形式。

儿童的世界遗产教育不是强制儿童背诵什么文章,熟记什么条文,而是让儿童积极参与世界遗产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世界遗产的文化内涵,顺应文化遗产的道德价值观。画信活动是一种儿童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极佳方式,是一种构建主义非指导教育的实证性模式。

二、 世界遗产儿童画信活动的实践探索

“印心画信社”组织儿童参加了艺圃写生、水墨山塘、长卷画信等多次大型社会活动。通过“世界遗产在我手中”、苏州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西安你好,奈良你好”等一系列以世界遗产为主题的儿童画信活动,画信社的每一个学员都成了宣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志愿者。他们都能从世界文化的视野,领悟世界遗产的精华,吸纳多元文化精髓,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一) 儿童世界遗产画信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画信活动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师要设计和组织好活动方案。我一般把方案分成以下几部分:活动的目标与要求、活动的步骤和方法、活动的情景和条件提供、活动的时序和注意事项。在活动设计中充分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积极主动要求家长配合,同时提供各种展示儿童绘画才能的机会,提升每个学员的综合素养。

在组织儿童世界遗产画信活动时,做到“一个原则”“两个保障”“三个结合”:一个原则是:坚持“自愿、平等、民主”原则。“印心画信社”是儿童自治性学术团体,学员完全在自愿的状态下,自己管理自己;两个保障是:绝对保障儿童活动的安全,决不加重儿童的学业负担。活动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各个活动环节设计得周到一些,安全是有保障的。三个结合是:结合学校教育的课程,结合社会教育的主题,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使学生的画信活动变成一种自主性学习。

(二) 儿童世界遗产画信活动的交流与评价

儿童世界遗产画信活动是一种合作型学习,交流与评价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采取两种评价方式,获得了极好的效果。一是鼓励学员参加各种社会比赛和展览。获奖是一种最好的鼓励方式,儿童在获奖以后,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凸现出来,学习就会主动和自律。“印心画信社”在山塘街开展活动时,我们的作品被索取一空,这使每个学员都感受到画信艺术的魅力,体验到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另一个是积极鼓励儿童对外交流。画信是书信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一定得寄出去和人交流。我们每一次画信活动都要进行校际交流,有的寄往外省市,有的寄往国外。通过交流和评价,逐渐使儿童的思想情感丰富和成熟起来。

(三) 世界遗产儿童画信活动的现状反思

尽管世界遗产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但是跟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就我们“印心画信社”来说,今后开展世界遗产儿童画信活动,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画信活动的社团基础建设。虽然我们“印心画信社”已经有了专用室场,活动时间也得到了保障,但是社会现状仍然处于升学压力的环境下,“印心画信社”生存和发展处于十分艰难的困境。第二画信活动的基地建设。我校尝试与博物馆建立合作基地。我们学校是博物馆开展大众教育的基地;博物馆是我们“印心画信社”开展世界遗产教育的活动基地,相互合作,共建文明。第三画信活动的课程建设。既然画信活动是一种学习,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那么一定要研究课程问题。课程是教育的轨道,没有目标的教育一定是低效的或无效的教育。我建议相关领导部门组织专家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在理论和操作的结合点上,提升我们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的实效。

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是一种广域的非指导性体验教育,有形式社会性、知识综合性特征。儿童画信活动是学校学科教育的课外延伸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儿童画信活动与世界遗产教育主题相结合,一定会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M].郑州:海燕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凌,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儿童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中国的“世界遗产”
题解教育『三问』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留守儿童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