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

2019-05-18岳艳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适应性意识

摘 要: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大学英语教师创设了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为了适应这一新范式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努力探寻其实现的路径,这个路径依次为理解、顺应、融合和创新。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适应性;意识;能力

在任何时候,大学英语教师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文化范式下进行的,这种范式的建立依据不仅来自于英语学科以及相关学科教育教学专家长期的理论研究,还来自于基于上述专家研究成果凝练而成的国家政策性文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就是在顺应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的背景下为大学英语教师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制定的具有宏观指导性的政策性文件。它从大学英语课程的各个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师开展英语课程教学创设了全新的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增强一种意识、提高基本素养,三种能力分别是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一种意识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基本素养是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通用英语,其教学内容涵盖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基本知识三个部分,其中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英语知识包括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基本知识涵盖社会、文化和科学等;专门用途英语,其教学目的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开展与专业和学术交流相关的工作,以发展学生的学术和职业素养。跨文化交际,其教学目的旨在通过给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认知、了解、对比中外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之差异性,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评价和测试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之后学习效果如何,教师需要评价和测试,教学管理部门如何评价教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部门和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评价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发展效果等。《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规定建立科学的评价与测试体系;系统地采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信息,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辦法与途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有CLT、TBLT、合作式、探究式、项目式、交互式等,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上述任何一种或者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务必考虑英语学习规律、英语教学特点、英语学习者个体差异、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和教学理念;务必实现两大转变,即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教学过程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的转变;务必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是大学英语教师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必备手段。它既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可以创新学生外语学习方式,提供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施翻转课堂模式,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趋于主动化、自主化、个性化;“建立网上交互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涵盖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教师辅导、学生练习、作业反馈、学习评估等环节的完整教学体系”。

为适应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大学英语教师最少需要历经理解、顺应、融合和创新四个阶段。理解是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核心内涵的了解或者剖析。包括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的各个级别的教学要求、创建的三大课程模块、构建的综合化课程评价体系和提出的教师适应性发展要求等。理解方式有自主式和合作式,前者是教师的个人认知,后者是教师参与同事讨论、倾听专家报告等方式产生的合作认知。顺应是大学英语教师以《指南》为标准,通过调适自我教学心理和教学行为,竭力与新的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相吻合,教师首先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其次要以积极的心态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学行为是指,教师的教学设计行为、教学实施行为、教学评价行为、学生学习效果预判行为和教学反思行为等,要符合要求。反思是大学英语教师唯有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参照,在实施了各种教学行为之后,开展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发现教学理念或者教学行为之缺陷,进而采取行动改进。融合是教师教学行动的付出,大学英语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按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设定的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实施教学行为,具体包括:理解并细化教学目标,创设并实施与本校教学实情相符合的基于课堂和在线网上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程序化的教学程序,收集“教”和“学”信息数据,科学分析数据,准确研判教学效果等。

任何政策性文件所勾画的教育教学文化范式都是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认知局限性。每一次大学英语教育政策性文件都会呈现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都会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提出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理论既源于教学理论研究者,还源于教学一线广大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师理解、顺应和融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并不是机械式或者被动式的接受,而是要以其为科学依据,结合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即提出新的教学理论、拓展新的教学路径。创新是教师适应的必经阶段,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适应并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国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J].外语界,2016(3).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作者简介:岳艳,陕西省宝鸡市,宝鸡文理学院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适应性意识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