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探析

2019-05-18庄燕菲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大数据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摘 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重点。本文主要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数据特点分析,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两方面来探析如何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 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和信息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主要的信息数据特点:(1)数据量大(Volume)。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B(1PB=1024TB)、EB(1EB=1024PB)或ZB(1ZB=1024EB);(2)类型繁多(Variety)。大数据的信息数据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信息,还包括了图片、视频、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数据类型。(3)信息增值(Value)。利用机器学習算法,对数据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就可以使数据信息产生新的价值。(4)信息处理速度快、时效高(Velocity)。大数据分析,现在大部分采用分布式的计算,速度快,时效高。

二、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个根本标准,指向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和能力。新课标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实践能力、信息社会责任等四方面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超越我们传统“基础素质教育”的一种“高级素养教育”,是一种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的综合素养。

三、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教学同步提升

大数据时代对社会信息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这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顺应大数据新时代新发展的潮流,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要有所创新和提升,而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自主意识也要同步跟进与提升。

(一) 要努力从教授信息技术的层次向培养信息意识的更高层次提升

思想胜于技术,在信息技术中,编程思想胜于编程技术,编程其实最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而不是某种具体编程语言或工具。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这种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做预测,对不同事物之间相关性做分析的思维,就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所说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

现实信息技术授课中,我们应该努力在教授某一些具体软件操作技术等传统基础上,更多地向教授学生大数据思维等信息意识的更高层次提升。可以将生活中一些运用到大数据的场景,引入到课堂生活化的例子中,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体验到大数据的含义和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大数据的兴趣。例如现在大部分学生应该都有网购的经历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认真观察一下他们到淘宝网购物登录的界面是否不一样。现在的许多大型电商网站,都是根据用户的购物浏览记录,给客户推荐不一样的商品界面,做到“千人千面”,这个推荐系统背后采用的就是大数据的技术,即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预测客户可能需要什么东西,进行推荐。再例如,可以应用沃尔玛“啤酒与尿布”故事,来给学生做些大数据思维的启发。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销量特别好,啤酒和尿布这两个本来不相关的东西,怎么出现了相关性,这就是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所带来的好处。

(二) 要努力让课堂主体从“老师”的层次向“学生”的层次提升

传统的课堂,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内容,这种形式的课堂授课,收效往往不理想,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在大数据的时代,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搜索信息、挖掘信息,让学生变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体,分享自己对于信息数据的学习和利用经验,这样既能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主动性,又能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等多方面素养的目的。

例如,笔者曾开设一场市级公开课,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给学生一个半开放式的主题《致我们的青春》,学生在一周时间内,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互联网搜索素材,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主题作品,然后到课堂上进行自评互评,老师帮助学生一起对制作过程中的亮点、难点以及一些困惑进行总结。整堂课老师主导一个主题,而课堂真正地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这种课堂主体的转换形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搜索信息、加工信息、归纳表达、团队配合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的授课中,应该精选一些好的信息主题,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自主地去搜索信息、加工利用信息,充实信息课堂的内容,锻炼信息综合处理能力以及与他人分享、团队配合的能力。

(三) 要努力从教室课堂的层次向数字化课堂的更高层次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种学习平台在WEB、移动App、电视和广播等各种渠道都有开发出各种的应用入口,学生的学习在时间和空间都大大地得到了拓展,比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网易云课堂等都免费向学习者提供网上课程。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探索多种教育手段,开展多种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课上传到一些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或是开通博客撰写教学课程,为学生在业余时间的自学、复习或做练习等提供在线学习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福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事先准备好的导学案,微视频,及有分层次的学习任务清单(其中还包括必做和选做两部分)等上传到平台上,学生课堂上直接登入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课堂上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许多网红教授、网红老师都是在这种网络课堂上产生的,讲得好的课程,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学习,学生收获知识。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下,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以一个更加开放的视野或思维,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和相关资讯,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松爱,董玉琦.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

[2]张翔,樊富珉.大数据时代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现代化教学,2016.

作者简介:

庄燕菲,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内坑中学。

猜你喜欢

大数据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